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西林

作品数:87 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哲学宗教
  • 19篇文化科学
  • 15篇社会学
  • 13篇文学
  • 6篇艺术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人文
  • 18篇文学
  • 11篇美学
  • 10篇学科
  • 10篇人文学
  • 10篇人文学科
  • 9篇文化
  • 9篇教育
  • 8篇伦理
  • 7篇审美
  • 7篇主义
  • 6篇学术
  • 6篇艺术
  • 6篇哲学
  • 6篇提纲
  • 6篇通识
  • 6篇文学理论
  • 5篇人文科学
  • 5篇通识教育
  • 5篇文科

机构

  • 85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文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商洛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作者

  • 87篇尤西林
  • 1篇徐碧辉
  • 1篇章辉
  • 1篇彭修银
  • 1篇潘知常
  • 1篇李龙强
  • 1篇黄保罗
  • 1篇孙建乐
  • 1篇张玉能
  • 1篇宋伟
  • 1篇袁济喜
  • 1篇刘悦笛
  • 1篇刘成纪
  • 1篇姚文放
  • 1篇张晶
  • 1篇杨春时
  • 1篇代迅
  • 1篇王杰
  • 1篇吴炫

传媒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人文杂志
  • 5篇学术月刊
  • 4篇文艺研究
  • 4篇文学评论
  • 4篇高等教育研究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中国高校社会...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北美术(西...
  • 2篇美与时代(美...
  • 2篇上海文化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新东方
  • 1篇文史哲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 5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术的源与流
2020年
广义的学术,根源于以劳动为主干的人类生存活动所必需的自觉意识机制。从巫术开始,人类即以符号系统收集、整理并运用相关的生存经验,这一过程是符号系统亦即学术形成与发展的根源。符号系统将生存经验保留并抽象为具有普遍性的符号规则,这些符号规则作为学术之“流”,以知识形态传递给未曾直接参与源初实践的其他人,人类的生存经验由此获得继承。
尤西林
关键词:知识形态
“知识分子”:专业与超专业矛盾及其改善之道被引量:4
2019年
阶层角色名词的"知识分子"正在演化为动词特性的活动机制和功能场域。康德关于个体建构超专业公共领域并实现人格自由的"公开运用理性"活动,不仅奠基了现代知识分子哲学,也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专业与超专业互动机制,同时预示了作为专业化前沿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界限。高度专业化的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分子超专业批判必须具有专业分析能力,但自然-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学者均受到专业主义片面性限制,而无力获得超专业整合性视野与批判性立场。知识分子的当代边缘化,源自专业知识生产方式及信息传播交往方式的当代转型。直接可行的改善之道,是以超专业通识教育内在沟通专业,它成为知识分子超专业活动应用于自身生产机制的变革。
尤西林
关键词:知识分子通识教育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被引量:25
2005年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念同时,让自己走出受支配状态(此即康德所谓启蒙)。
尤西林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文艺思潮文学启蒙文化嬗变重写
中国当代通识教育的起源背景与现状问题--兼论通识教育“评估−调整”机制的意义被引量:6
2022年
随着近现代大学的深度变革,通识教育也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因此对其不仅需要有观念先行的指导,而且需要进行常态性的评估与调整。2015年兴起的中国当代通识教育迄今已出现了有待反思的问题。中国当代通识教育具有移植性,因而有必要追溯自身背景,以自觉时代必然性与社会需要并获得确切定位。中国通识教育具有三重背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对创新人才的急迫需求,知识经济与人工智能时代对知识生产及教育方式的变革,以及对现代化的人文反思。目前主要的问题及要求是:需要在与诸种相沿成习模式的区别中,明确通识教育特有的教育目标;需要收敛与恰当定位推崇性的经典阅读模式及其文化守成理念;需要区别学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以调整脱离本科课时条件与教学目标泛化的巨量学术型核心课程群。更为长远的目标是,需要建设中国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常态性“评估-调整”机制。
尤西林
学术与思想(提纲)
<正>1.学术是关于世界规律的知识体系,近代学术分化为专业学科,因而近现代学术通常被理解为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及其研究。思想则是关于世界规律的思考。"世界规律"及"知识"也包括价值观。
尤西林
文献传递
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被引量:25
2004年
审美时尚夸示阶级荣耀的西方消费文化研究模式轻视了审美独立于阶级之上的公共资源性质。在传统共同体信仰衰落的现代社会 ,审美共通感成为天然正当的沟通中介与公共精神重要的象征代表 ,从而成为中国新资产阶级争取社会认同感的无形资源。这也是审美时尚在现代化转型期中国特殊的政治哲学涵义。财富经由审美时尚风格悦服人心并同化民众感知方式 ,遂在消费主义幸福感与现代进步主义历史观中淡化了社会正义。现代审美的危机在于 ,唯形式扮饰的审美时尚受制于金钱支配下的商品消费并极易蜕变为富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当富人以审美时尚厌恶穷人的丑陋外表时 。
尤西林
关键词:审美共通感社会认同感审美时尚公共精神
对人文学术行政化之批评
2007年
尤西林
关键词:人文学科学术行政化人文科学人文精神学术界
对《费尔巴哈论纲》第6条的再思考——关于人的本质被引量:2
1989年
人的本质不是科学的对象而属于哲学——美学范畴。流行的“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观在方法论上渊源于传统自然哲学和现代唯科学主义。恢复人的本质的主体性和价值性,不仅是重建当代实践论的人类学本体论的关键前提,也是现代哲学明确自身独特性质功能以摆脱尾随科学的贫困状态的一个途径。
尤西林
关键词: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学本体论人道主义客体实践论
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被引量:18
2008年
与体现现代性分化性的审美独立方向相反,"审美共通感"代表着后宗教—伦理时代更为重大而稀缺的整合功能。美感的天然亲和性甚至渊源于人类自身与宇宙演化所拥有的共同初始条件,当代美学在批判现代性中已开始回溯古代自然本体观的"天—人"元始关联。这一元始关联为美学作为"第一哲学"提供自然本体论基础,它同时深化了审美与自然规律及人伦的内在关联。美学的本体论意义乃是以"情"感通真善的感通学。这一思路为反思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美学与支撑生态美学提供了基点。公共性与个体性张力是审美共通感现代性的核心矛盾。作为前现代共属感的现代性转化,审美共通感并非蒙昧崇拜或等级归属,但也不仅仅基于原子自由主义的个体想象,而具有不可归约为个体活动的公共先在性,由此成为孵育现代社会共同体的人文素质与普泛天然的公共心理纽带。审美共通感亦因此而成为现代社会利用争夺的资源。大众审美团契作为当代社会拥有重大影响力却包含危机的迷狂群体,表明单凭审美自身不足以担当现代社会的意义本体,现代唯美主义崇拜须要重返真善美的关联,这意味着在根本上整合分裂的现代精神。
尤西林
关键词:审美共通感现代社会现代性转化人类学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社会共同体
意识形态与政教合一被引量:1
1996年
广义意识形态指作为人类实践普遍必须的社会观念中介。狭义意识形态则是为专制统治集团私利作超越性论证的虚假观念体系,它意味着将“观念”(idea)形上化为神圣理念并与形下法则的logic扭结为政教合一的精神专制王国。20世纪法西斯主义与“文革”运动所遗留的惨痛教训之一是,必须实现一个世纪前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教分离原则的展望,意识形态应从专制型转变为社会教化的精神规范。
尤西林
关键词:意识形态政教合一政教社会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