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国松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蛛网膜
  • 3篇网膜
  • 3篇脊髓
  • 3篇脊髓空洞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蛛网膜炎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膜炎
  • 2篇畸形
  • 2篇脊髓蛛网膜炎
  • 2篇脊柱
  • 2篇CHIARI...
  • 1篇导水管
  • 1篇第四脑室
  • 1篇性病
  • 1篇源性

机构

  • 6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范涛
  • 6篇尚国松
  • 5篇赵新岗
  • 5篇孙鹏
  • 4篇侯哲
  • 3篇王向辉
  • 2篇邱军
  • 1篇王寅千
  • 1篇盖起飞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5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2013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1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术前确诊16例;2例术中高度怀疑。18例患者中显微镜下全切囊肿17例,1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切除囊肿后行椎体固定融合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磁共振特点。显微外科技术下手术切除囊壁是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最有效且有望治愈的手段。对于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受累椎间关节超过2个节段以上的病例,在全切除病变后,应行相应椎体固定手术,以维持脊柱稳定性。
孙鹏范多娇范涛赵新岗尚国松侯哲
关键词:椎管囊肿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手术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于其他疾病,如Chiari畸形、颅底凹陷、脊髓肿瘤、脊髓栓系、脊髓创伤后粘连、脊柱侧弯畸形以及脊髓蛛网膜炎等,但是SM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相关理论学说较为繁多,这就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尚国松范涛赵新岗王寅千孙鹏王向辉侯哲
关键词:脊髓空洞分流手术CHIARI畸形脊髓蛛网膜炎脊柱侧弯畸形退行性病变
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脑脊液流体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3年
脑脊液主要是由脑室内的脉络组织分泌,自两侧脑室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再通过中脑导水管至第四脑室,由第四脑室下端的正中孔和外侧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腔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透入到上矢状窦内,再回流入血液,脑脊液的产生和吸入保持动态平衡。由于脑脊液流速较慢,流向不定且流动方式复杂,
尚国松范涛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第四脑室中脑导水管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
Chiari畸形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I期后路寰枕减压结合寰枢椎复位;枕颈固定融合手术治疗Chari’s畸形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枕减压结合寰枢椎复位;枕颈固定融合手术治疗Chari’s畸形合并颅底凹陷59例。男性31例,女性2...
范涛赵新岗盖起飞孙鹏尚国松
关键词:脊髓空洞颅底凹陷枕颈融合术
文献传递
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脊髓蛛网膜炎症黏连的特点分为3型:I型(弥漫黏连型)10例,Ⅱ型(局限黏连型)3例,Ⅲ型(囊肿型)2例。I型行脊髓空洞一胸腔分流术,Ⅱ型行脊髓黏连松解术,Ⅲ型行囊肿探查切除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3例,同术前2例。MRJ复查显示:脊髓空洞缩小12例,消失1例,同术前2例。13例术后随访8个月~3年,症状改善9例,同术前3例,加重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蛛网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根据分型选择合适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侯哲范涛赵新岗孙鹏尚国松王向辉邱军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蛛网膜炎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附129例报告)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椎问关节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相应节段椎体重建和(或)椎弓根固定融合手术。结果手术全切123例,近全切除6例;切除肿瘤后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手术47例,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重建及固定融合术,44例行经椎弓根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神经鞘瘤9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9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畸胎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7例。术后2周原术前神经功能改善122例,症状同术前6例,加重1例。无手术感染、瘫痪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2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加重及复发病例。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行相应的椎体重建和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范涛赵新岗孙鹏尚国松王向辉侯哲邱军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脊柱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