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4篇皮肤病
  • 4篇中医
  • 3篇治未病
  • 3篇治未病思想
  • 3篇皮肤病防治
  • 3篇未病
  • 3篇黄褐斑
  • 2篇祛斑
  • 2篇疗效
  • 1篇性激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IGE
  • 1篇医药研究
  • 1篇俞穴
  • 1篇育龄
  • 1篇育龄期女性
  • 1篇真菌病
  • 1篇色素性
  • 1篇色素性皮肤病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尕丽娜
  • 7篇刘红霞
  • 5篇罗小军
  • 2篇郭菲
  • 1篇施建明
  • 1篇张成会
  • 1篇纪宁
  • 1篇王淑娟
  • 1篇熊文君
  • 1篇景芸

传媒

  • 3篇新疆中医药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试论“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皮肤病防治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0年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其在中医皮肤科中的防治意义进行概述。
罗小军尕丽娜郭菲刘红霞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皮肤病
中药肤癣洗剂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肤癣洗剂治疗手足癣、股癣、花斑癣、体癣浅部真菌相关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手足癣、股癣、花斑癣、体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洗剂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肤癣洗剂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95例患者,第1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第2、3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第3周真菌学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角化过度及瘙痒等症状均有改善(P<0.01),治疗结束时痊愈96例,显效4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67%。结论:肤癣洗剂治疗各种浅表性皮肤真菌病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罗小军尕丽娜刘红霞景芸王淑娟熊文君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安全性
背俞穴拔罐对慢性荨麻疹血清总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背俞穴拔罐对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患者予以中药(多皮饮)口服联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中药(多皮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观察皮损等治疗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总IgE水平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疗效更优;(2)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皮损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背俞穴拔罐可调节机体免疫失衡,缓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程度、减少风团数目及大小、缩短发病持续时间,且可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
罗小军尕丽娜郭菲刘红霞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背俞穴拔罐血清总IGE
“治未病”思想在皮肤病中医防治中的运用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主要思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以防传变,贯穿于中医皮肤病的防治...
罗小军刘红霞尕丽娜
关键词:治未病
试论“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皮肤病防治中的运用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其主要思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以防传变,贯穿于中医皮肤病的防治...
罗小军尕丽娜刘红霞
文献传递
浅谈中医院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2002年
尕丽娜纪宁
关键词:情报服务工作
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刘红霞尕丽娜张成会
关键词:祛斑胶囊黄褐斑色素性皮肤病中青年女性维生素E胶丸育龄期女性
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红玉祛斑胶囊对黄褐斑患者症状、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雄激素(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37例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型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10...
尕丽娜
关键词:黄褐斑性激素SODMDA
文献传递
黄褐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尕丽娜施建明刘红霞张峻黄文溪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研究现代医学研究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