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容志惠

作品数:84 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1篇高氧
  • 29篇早产
  • 23篇蛋白
  • 18篇维甲酸
  • 17篇新生儿
  • 17篇肺发育
  • 16篇细胞
  • 15篇肺损伤
  • 14篇氧暴露
  • 14篇早产大鼠
  • 14篇高氧暴露
  • 13篇新生大鼠
  • 13篇高氧肺损伤
  • 12篇早产儿
  • 12篇支气管
  • 12篇产儿
  • 9篇胰岛
  • 9篇胰岛素
  • 9篇胰岛素样
  • 9篇胰岛素样生长...

机构

  • 80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84篇容志惠
  • 70篇常立文
  • 38篇李文斌
  • 28篇张谦慎
  • 25篇刘伟
  • 18篇祝华平
  • 17篇刘汉楚
  • 14篇陈红兵
  • 14篇李文斌
  • 7篇卢红艳
  • 6篇钱莉玲
  • 6篇汪鸿
  • 6篇蔡保欢
  • 5篇陈燕
  • 5篇王华
  • 4篇陈玲
  • 4篇王利玲
  • 4篇陈玲
  • 3篇潘睿
  • 2篇刘东

传媒

  • 12篇中华围产医学...
  • 10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六届围产医...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后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和意义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及其Ⅰ、Ⅱ型受体 (TβRⅠ、TβRⅡ )与高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象分析处理系统研究TGFβ1 、TβRⅠ、TβRⅡ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中的免疫表达。结果 TGFβ1 、TβRⅠ、TβRⅡ广泛分布于空气组早产大鼠肺组织 ,而在高氧组中表达明显增加。早产大鼠高氧后病理改变呈轻~中度肺纤维化和明显的肺泡发育阻滞。结论 TGFβ1 、TβRⅠ、TβRⅡ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过度表达的TGFβ1 可能通过其受体TβRⅠ。
张谦慎常立文容志惠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早产高氧肺损伤免疫组化法
组合抗体检测法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情况。方法对住院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159例患儿,留取其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一次性同步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1~4型),柯萨奇病毒B1型、A7型,埃可病毒7型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及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12型共18种病原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159例中1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总阳性例数为103例(64.78%),检出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流感病毒A型66例(64.08%)、流感病毒B型49例(47.57%)、肠道病毒26例(25.24%)、呼吸道合胞病毒18例(17.48%)、副流感病毒11例(10.68%);混合感染66例(64.08%),其中1/3为流感病毒A型和B型混合感染。结论病毒依然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中流感病毒居首位。
容志惠张建毅董永绥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
循证医学教学与儿科临床实习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和2009级医学德语班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2008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09级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循证医学(EBM)授课理念],比较两组学生的实习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入科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出科成绩均高于入科考试成绩,且观察组的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分析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EBM教学模式对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外文资料阅读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学生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容志惠方峰罗小平
关键词:循证医学儿科教学模式
86例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参照柏林会议标准探讨新生儿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重度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患儿治愈55...
李文斌常立文刘伟容志惠蔡保欢
维甲酸通过MAPKs信号通路调控高氧暴露下早产大鼠AECⅡ增殖与凋亡
目的:探讨高氧暴露对原代培养的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维甲酸(RA)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的早产大鼠高氧暴露AECⅡ模型,以RA作为干预方式,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
李文斌常立文容志惠卢红艳王华汪鸿刘伟
文献传递
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肺灌洗液中内皮素与细胞外基质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CLD)肺灌洗液中内皮素(ET1)与细胞外基质(ECM)增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4年11月本院NICU需机械通气的62例早产儿每日行肺灌洗,检测肺炎组、肺透明膜病组、CLD组及对照组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分类、ET1、PCⅢ、HA及Hyp水平。结果CLD组肺灌洗液中各项指标随日龄增加而增加,ET1水平明显增加并与PCⅢ、HA、Hyp呈显著正相关(P<0.01);肺炎组和HMD组肺灌洗液中各项指标均在出生后第2~4天达峰值,第5天下降。对照组出生后5天内上述参数始终维持低水平。结论出生后第5天肺灌洗液中ET1与PCⅢ、HA、Hyp含量增高可作为CLD的早期诊断指标。CLD的形成与ET1升高及诱导肺组织ECM中PCⅢ、HA、Hyp增生有关。
张谦慎常立文容志惠
关键词: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肺灌洗液内皮素细胞外基质
苦杏仁甙对高氧暴露早产鼠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B、C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氧暴露对体外培养的早产鼠肺泡Ⅱ型细胞 (AECⅡ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protein ,SP)A、B、CmRNA表达的影响及苦杏仁甙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19d早产鼠AECⅡ ,经贴壁纯化后随机分为四组 :空气组 (Ⅰ组 )、高氧组 (Ⅱ组 )、空气 +苦杏仁甙组(Ⅲ组 )、高氧 +苦杏仁甙组 (Ⅳ组 )。Ⅱ、Ⅳ组在更换培养液后按 3L/min通入 95 %氧、5 %二氧化碳高纯混合气 ,10min后密封。Ⅲ、Ⅳ组在更换培养液时加入 2 0 0 μmol/L苦杏仁甙 ,培养 2 4h后 ,收获各组细胞 ,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半定量分析各组培养细胞中SP A、SP B、SP CmRNA表达强度。 结果 Ⅱ组SP A、SP B、SP CmRNA表达强度均较Ⅰ组弱 (P <0 .0 1) ,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Ⅳ组较Ⅱ组表达强度明显增加 (P <0 .0 5 )。 结论 高氧暴露导致早产鼠AECⅡSP A、SP B、SP CmRNA表达降低 ,这种改变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苦杏仁甙可抑制这种变化 ,提示苦杏仁甙对高氧肺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祝华平常立文李文斌刘汉楚容志惠
关键词:苦杏仁甙高氧症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苦杏仁甙早产婴儿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内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变化。方法以生后24h内和7日龄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及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乳酸脱氢酶(1actic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神经元损伤程度,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l检测细胞活力;于OGD及HIE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提取组织或细胞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AMPK、磷酸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kt)/Akt、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OGD组LDH水平在2、4、8和24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MTT吸光度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2)与对照组比较,OGD组P—AMPK水平明显增高,OGD组P—AMPK浓度在30min及2、4、8和24h呈时间依赖性增加,2组上述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IE组脑组织P—AMPK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IE组1、3和7d分别为0.345±0.038、0.387±0.112和0.618±0.075,对照组为0.132±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OGD组P—Akt水平在损伤初期(30min)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991±0.134与0.304±0.050),于2h达峰值(1.183±0.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后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OGD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值均〈0.05)。结论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内AMPK活性增高,�
容志惠刘伟李文斌蔡保欢常立文
关键词:动物
苦杏仁甙对体外高氧暴露早产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D1及p^21CIP1表达的影响
2007年
肺泡Ⅱ型细胞(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AECⅡ)在生后肺发育和肺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氧暴露导致肺组织损伤,其修复有赖于AECⅡ的正常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细胞周期G1期即开始表达,S期达高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CIP1是主要的G1/S转换点调控蛋白。
祝华平常立文李文斌刘汉楚容志惠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增殖细胞核抗原高氧暴露早产大鼠苦杏仁甙
慢性肺部疾病患儿肺灌洗液中内皮素-1及细胞因子、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随着机械通气和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 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虽然CLD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但有研究表明,激活的白细胞及其释放的氧自由基在其发病中起关键...
容志惠常立文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