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亦悦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表
  • 2篇眼病
  • 1篇雄二烯类
  • 1篇眼表改变
  • 1篇眼表损害
  • 1篇翼状胬肉
  • 1篇印迹
  • 1篇印迹细胞学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糖皮质激素类
  • 1篇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类
  • 1篇胬肉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相关眼病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氯替泼诺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3篇宋亦悦
  • 2篇黄丹平
  • 2篇许诺
  • 2篇赖兆光
  • 1篇段虎成
  • 1篇王智崇
  • 1篇刘钊
  • 1篇万鹏霞
  • 1篇杨华胜
  • 1篇李朝阳
  • 1篇王晓然
  • 1篇张伟
  • 1篇徐冰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表损害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的眼表临床症状、泪膜功能与印迹细胞学改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9例(78眼)TAO患者与30例(60眼)正常人,记录眼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膜印迹细胞学光镜检查分级,TAO患者记录疾病病程、临床活动性评分,计算眼表损害分值,测量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上睑迟落、眼睑闭合不全程度。【结果】35例TAO患者出现眼表损害相关症状,病例组较正常对照组眼表症状评分增高(TAO:3.0±1.8,对照组:0.2±0.4,P<0.01),泪膜破裂时间(s)缩短(TAO:5.7±2.8,对照组:11.8±2.9,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TAO:1.9±1.6,对照组:0.4±0.5,P<0.01),基础泪液分泌(mm/5min)减少(TAO:6±3,对照组:14.1±2.8,P<0.01)。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病例组中28眼(35.9%)为0级,26眼(33.3%)为1级,18眼(23.1%)为2级,6眼(7.69%)为3级;对照组22眼(73.3%)为0级,6眼(20.0%)为1级,2眼(6.67%)为2级(P<0.01)。TAO患者眼表损害分值与泪液基础分泌量呈负相关(r=-0.29,P=0.04),与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呈正相关(r1=0.67,P1<0.01;r2=0.41,P1<0.01;r3=0.35,P3=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与睑裂高度是TAO患者眼表损害的危险因素(Rad2=0.928,P<0.01)。【结论】TAO患者眼表损害不但与眼球暴露因素增多、基础泪液分泌减少有关,炎症本身也参与了TAO的眼表损害。TAO临床活动性、睑裂高度和眼球突出度是导致TAO患者眼表损害的危险因素。
许诺黄丹平宋亦悦赖兆光徐冰杨华胜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眼表泪膜印迹细胞学
翼状胬肉临床评估指标与其眼表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大小、透明性等常用临床评估指标,分析其与翼状胬肉眼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5-7月,在中山眼科中心门诊就诊的初发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5例(71眼),其中男性26例(32眼),女性29例(39眼);记录翼状胬肉的大小(mm2)、生长时间(年)、透明性(T1~3级)。行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记录翼状胬肉患者的结膜杯状细胞计数(个/视野)及上皮形态改变级别(0~3级),计算各临床评估指标与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结果的相关系数。【结果】55例患者的翼状胬肉大小为12.25~29.75 mm2,平均(20±4)mm2;胬肉生长时间3~13年,平均(8±3)年;胬肉透明性T1级4只眼,T2级37只眼,T3级30只眼;杯状细胞密度计数24.57~55.80个/视野,平均(40±8)个/视野;结膜上皮细胞形态0级14只眼,1级29只眼,2级28只眼分别计算各临床评估指标与翼状胬肉患者眼表损害程度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翼状胬肉大小与结膜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分级均未呈现相关性(r=-0.006,0.129;P>0.05);翼状胬肉透明性与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改变呈现有相关性(r=-0.706,0.782;P<0.01);翼状胬肉生长时间与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176,0.119;P>0.05)。【结论】翼状胬肉透明性与其眼表损害呈现相关性,透明性越差,患者的眼表损害程度越大。可通过观察翼状胬肉的透明性,估计患者的眼表损害情况。
赖兆光黄丹平宋亦悦许诺
关键词:翼状胬肉杯状细胞
氯替泼诺治疗干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在治疗中度干眼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按照国际干眼症研究组(DEWS)标准分级为2及3级干眼病患者34例(68只眼),按级分层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只眼(氯替泼诺组)、对照组30只眼(环孢素A组),分别予以0.5%氯替泼诺滴眼液或1%环孢素A滴眼液(2次/d)以及0.2%卡波姆眼用凝胶(4~6次/d)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眼表炎症体征、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Ⅰt)及眼压,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行结膜印迹细胞检测.各项指标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治疗2周后,氯替泼诺组与环孢素A组患者症状评分均值明显降低(14.7±3.4、21.9 ±5.2),较治疗前(37.2±5.6、3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3.63; P<0.01).治疗4周后两组眼表炎症体征均减轻,FL评分均值为4.5±1.6和4.8±1.7、较治疗前(6.9±3.2、7.6±2.4)明显降低.治疗8周后氯替泼诺组与环孢霉素组的杯状细胞平均密度分别由(181.2±16.1)和(179.4±17.5)个/mm2增至(348.6±22.5)和(360.4±27.8)个/mm2,平均BUT均较治疗前延长(t=16.9,16.3;P <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Ⅰt及NCT均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6,P>0.05).结论 局部使用0.5%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干眼病安全有效.
万鹏霞王晓然宋亦悦李朝阳段虎成张伟刘钊王智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雄二烯类干眼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