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维

作品数:22 被引量:248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草原
  • 9篇典型草原
  • 7篇生物量
  • 6篇物量
  • 6篇割草
  • 5篇羊草
  • 5篇种子
  • 4篇植物
  • 4篇土壤
  • 4篇土壤种子库
  • 4篇种子库
  • 4篇种子数
  • 4篇种子数量
  • 4篇稀土
  • 3篇地上生物量
  • 3篇植物营养
  • 3篇生物量研究
  • 3篇群落
  • 3篇刈割
  • 2篇喷施

机构

  • 22篇内蒙古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22篇孙维
  • 17篇仲延凯
  • 15篇包青海
  • 5篇孙卫国
  • 4篇张海燕
  • 3篇赵吉
  • 1篇刘新民
  • 1篇柳海鹰
  • 1篇宝音陶格涛
  • 1篇仝川
  • 1篇朱旭
  • 1篇刘美玲
  • 1篇陈海燕
  • 1篇廖仰南
  • 1篇张海燕
  • 1篇孙维

传媒

  • 12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草地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5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动态的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对人工羊草草地产量的季节动态和年动态以及植物含氮量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动态产量的高峰期在8月中旬,也是最适的割草时期;年动态产量的高峰期是在种草后的第5年。植物含氮量的高峰期是在羊草的抽穗至开花期。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
关键词:羊草人工羊草草地
干草调制及其提高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14
1997年
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群落植物体含水量随刈割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少;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调制干草需2~3天,其时间长短是由气候因子而定,牧草体内与空气中的水势差影响更大;用民间传统方法堆草,其堆内、外牧草的含N量,较正规堆草分别降低6.60%和6.02%;用铡碎的干草喂羊较用整株干草饲喂提高利用率25.41%。用羊采食后剩余的干草粉碎加工成草粉再喂牛,食入量占总量的91.80%,其总利用率由45.81%提高到92.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
关键词:牧草干草调制利用率饲养饲料
稀土与1,1′——二茂铁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002年
 本文合成了1,1′———二茂铁二甲酸的15种稀土配合物,并进行了组成、IR、MS、DTA-TG、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由元素分析,DTA-TG、MS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2[Fc(COO)2]3·6H2O(Ln=La-Lu、Y除Pm外);IR研究表明—COO-是以对称螯合双齿进行配位的;X—射线粉末衍射说明除La外,其它配合物具有相同晶型。
孙维朱旭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
割草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与组成的影响 Ⅳ群落生物量的组成与种子数量组成的比较被引量:28
2001年
对典型草原群落生物量的组成与种子数量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 :在割草干扰下 ,割一年休一年和一年割一次的群落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 1 5 .5 8%和 2 5 .31 %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 1 1 .35 %和 2 7.33% .种群相对生物量与相对种子数量没有一致的关系 ,表现为 5种形式 ,即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 ;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 ;生物量与种子数量相近 ;有生物量而无种子数量和无生物量而有种子数量 .不同科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有一定的差异 .禾本科植物生物量较高 ,而种子数量较低 ;菊科植物生物量较低 ,而种子数量较高 ,豆科植物生物量一般高于种子数量 ;其余科植物均有各自的特点 .不同生活型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也有差异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最高 ,而种子数量较低 ;一年生、二年生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较低 ,而种子数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 ;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张海燕
关键词: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群落生物量种子数量
草原蘑菇圈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1999年
蒙古口蘑(TricholomamongolicumImai.)菌丝生长对草原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蘑菇圈枯草环和绿草环中的土壤转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下降.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在有菌丝生长的枯草环中较高.不同环带中的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差异显著.从垂直分布上看,表层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高于下层土壤.
赵吉孙维柳海鹰廖仰南
关键词:口蘑草原蒙古口蘑土壤
稀土元素在羊草(Leymus chinensis)体内的富集、分布及对种子萌发的效应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羊草(Leymuschinensis)体内的富集、分布和对几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稀土溶液不同喷施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羊草根、茎、叶内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稀土溶液喷施次数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多年喷施稀土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羊草体内的富集作用不明显.稀土溶液对羊草等六种牧草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浓度为600μg/ml时,种子发芽率最高,浓度为800μg/ml以上时。
包青海孙维仲延凯赵吉
关键词:稀土元素喷施种子萌发羊草
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割草地干、鲜地上生物量研究──Ⅱ不同轮割群落与种群干、鲜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被引量:3
1996年
在不同轮割处理中,群落干、鲜比值实有年平均值如下:一年割两次为0.4077±0.0428、一年割一次为0.3947±0.0572、割一年休一年为0.4219±0.0545、割二年休一年为0.4157±0.0613和对照为0.4728±0.0531.在同期刈割的处理中,其比值有随割草次数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种群干、鲜比值的变化有各自的特点,一般在同期刈割处理中,随着割草次数增多而下降;一年割两次和对照较高;相互之间没有明显趋势.依割一年休一年排列的顺序中,Stipagrandis最高(0.5294±0.0366)、Orostachysmalacophyllus最低(0.1259±0.0571),其余种群介于两者之间.对群落和种群干、鲜比值的影响因素与前文类似.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
关键词:割草群落种群生物量
割草对典型草原植物营养元素贮量及分配的影响 Ⅱ.地上生物量的营养元素贮量及分配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割草地 9 种营养元素的贮量及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对羊草、洽草、其它草种和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贮量有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年内,营养元素的高值期在 8 月 30日前后。割草区的贮量一般低于对照区,羊草的留茬部分低于割取部分的贮量,洽草则相反。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其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为: N 3. 3557g.m - 2, P 0. 1747g. m - 2, K 2.6203g. m - 2, Ca 1. 0795g. m - 2, M g 0.1278g.m - 2, Fe 0. 0324g.m - 2, Cu 1669. 66μg. m - 2, Mn 10343. 84μg. m - 2, Zn3303.51μg.m - 2。除 Mn 外,其它元素都是对照区高于割草区。上述 9 种营养元素贮量在割取部分中亦随刈割时间而逐渐增加,高峰期也在 8 月 30 日前后,但留茬部分相反。割草区营养元素的贮量多数低于对照区,割取部分多数高于留茬部分。在生物量高峰期 8 月 30 日前后,割草区群落的营养元素贮量分配在割取部分的为: N 60.84% , P 49.06% , K 53.34% , Ca
仲延凯孙卫国孙维
关键词:典型草原营养元素贮量植物
割草对典型草原植物营养元素贮量及分配的影响 Ⅳ.土壤—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2
2000年
内蒙古典型草原割草地的土壤、羊草的根、植物的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 ,其 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各有特点。在割草区和对照区 ,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较小 ;羊草根部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的变化形式更多 ,而且留茬部分的含量多数低于割取部分。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平均值在土壤和羊草的不同部位亦有很大差异。在割草区 ,土壤以Mg的含量最高 ,为 3 .41 63± 0 .6772 % ,以 Cu最低 ,为 2 0 .2 6± 8.43 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K、Ca、Fe、N、P、Mn和 Zn。羊草根部以 N的含量最高 ,为 0 .75 70± 0 .1 40 0 % ,以 Zn最低 ,为 1 6.1 7±4.46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Ca、K、P、Fe、Mg、Mn和 Cu。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亦以 N的含量最高 ,分别为 1 .92 1 0± 1 .0 1 1 0 %和 2 .3 0 40± 0 .8680 % ,以 Cu最低 ,分别为 9.97± 7.7710 - 6和 1 5 .48± 1 5 .8710 - 6 ,其余的顺序相同 ,即 K、Ca、P、Mg、Fe、Mn和 Zn。与对照区相比 ,土壤中 9种元素的含量 ,割草区多数低于对照区 ;羊草根部、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是割草区多数高于对照区。根据 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严重短缺或一般短缺 ,如 N和 P;二类较为丰富 ,如 Ca、Mg、Fe和 Mn;三类为介于一类和二类之间 。
仲延凯孙维孙卫国包青海
关键词:土壤留茬草原植物割草
刈割对典型草原地带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影响被引量:24
1998年
经过11年不同时期刈割和不同轮割研究结果表明:在羊草的抽穗期(6月23日)、开花期(7月8日)、结实期(8月2日)、结实后期(8月16日)和果后营养期(9月12日)刈割,对羊草在群落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羊草生物量、密度、高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地下降.随着刈割时间的后移,羊草生物量的分层结构呈现叶量上移,而茎量下移,对割草有利;它的N、P含量逐渐下降,在生长旺盛期K的含量增加,至后期下降.一年割两次(6月23日和9月12日)、一年割一次、割二年休一年、割一年休一年和对照(均为8月16日)5个处理,羊草在群落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羊草生物量、密度、高度均随刈割次数的增多而有不同程度下降,并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羊草生物量的分层结构,随刈割次数的增多而层次减少.羊草N、P的含量有随刈割次数增多而增加的趋势,K的含量有一定的波动.
仲延凯孙维包青海
关键词:草原羊草刈割生物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