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辉 作品数:19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唐山市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症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运用宫腹腔镜在治疗临床输卵管不孕症上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住院部于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输卵管不孕症患者96例,对术后患者进行2年随访,将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跟踪观察患者的输卵管疏通成功率、受孕率、生产率探讨宫腹腔镜在治疗临床输卵管不孕症上面的运用效果。结果输卵管疏通成功率为78.13%,患者2年的受孕率为89.58%,正常生产率为79.2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症,创伤小,成功率还比较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张彦 孙泽辉 李君辉关键词:宫腹腔镜 输卵管不孕症 凉血止血法预防环状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出血体会 2016年 观察十灰散加味方预防环状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5年12月~2016年7月行环状混合痔PPH术病例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十灰散加味方口服,对照组采用止血敏口服,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灰散加味口服可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出血,有推广价值。 李春耕 孙泽辉 刘海云 秦烨 乔磊 张丽丽 宋雷 陆庆革 魏永辉 孟小楷关键词:十灰散 环状混合痔 PPH术 吻合口出血 十灰散加味方预防环状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原发性出血 2016年 目的:观察十灰散加味口服配合可溶性止血纱布伤口压迫预防环状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后吻合口原发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环状混合痔PPH术后病例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PPH术后采用十灰散加味口服配合可溶性止血纱布伤口压迫,对照组100例PPH术后使用太宁栓,观察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止血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PPH术后使用十灰散加味口服和可溶性止血纱布伤口压迫可有效预防吻合口原发性出血,疗效肯定。 李春耕 孙泽辉 刘海云关键词:环状混合痔术后 十灰散 可溶性止血纱布 高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高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01至2015-12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4例(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伤口高负压引流系统及附件引流,外用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将2条多侧孔橡胶引流管置于肋弓及腋窝处接普通负压吸引罐引流,常规换药。观察两组的切口引流情况、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相关费用。结果观察组24 h内平均引流量为(111.09±16.78)ml,多于对照组的(103.13±9.16)ml;观察组的总引流量为(215.78±44.55)ml,少于对照组的(236.72±35.61)ml,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坏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2,P=0.951);观察组拆线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病程缩短,未明显增加费用,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术后引流方法。 李君辉 孙婷博 窦田友 高微 穆志成 孙泽辉 霍焱关键词:乳腺癌 留置引流 康复 营养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营养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期间收治),随机分实验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各项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显著更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营养护理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改善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郝娜 孙泽辉 赵东杰 康世锐关键词:营养护理 肺癌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奈达铂、多西他赛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奈达铂、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9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8,P=0.017)。两组均有较明显的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但均能耐受。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多西他赛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作为有效的临床方案。 张彦 孙泽辉 孙泽林关键词:奈达铂 多西他赛 放射疗法 宫颈癌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管理效果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胰岛素泵联合FT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血糖指标、手术指标、社会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d,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FTS理念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进行管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支出,降低术后并发症。 高微 李君辉 霍焱 穆志成 孙泽辉关键词:乳腺癌 胰岛素泵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41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40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40例,另设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结果 实验组血清瘦素为(15.25±4.70) μg/L,较对照组[(6.15±1.70) g/L]增高,脂联素为(7.39±1.92) mg/L,较对照组[(11.10±1.46) mg/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96、11.216,P均<0.01).无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血清瘦素分别为(10.91±1.21)、(15.22±3.75)、(20.50±3.70)μg/L;脂联素分别为(9.61±1.35)、(7.11±1.18)、(5.34±1.36) m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9.542、291.550,P均<0.05).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662,P.<0.01).结论 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有关,二者可能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戚晓渊 孙泽林 戚素银 王颖 张彦 孙泽辉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瘦素 脂联素 大肠癌组织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111例,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避免在肿瘤中心处的坏死区采集)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采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及PCR技术检测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分析大肠癌组织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83.78%(93/111),癌旁正常组织为7.21%(8/111),两者比较χ2=131.245、P<0.01。不同组织学分类、不同Dukes分期、不同部位大肠癌患者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孙冬生 孙泽辉 郝建清 孙敬国 张凤青关键词:大肠癌 基因甲基化 基因启动子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间对话调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间对话调控(Cross-talk)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设计: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不拘)需进行细胞治疗的患者60例。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化疗前一周实施肿瘤DC疫苗联合CIK、NK细胞方案;试验组,化疗后一周实施肿瘤DC疫苗联合CIK、NK细胞方案。共设置4个测量时间点:治疗前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1W、治疗后4W。使用ELISA法监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包括IL-12、IL-18、IL-15、分泌型TNF-α以及IFN-C。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IL-12、IL-18和IL-15在治疗前均无差异(P<0.05)。实施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DC细胞相关可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较时间点的对照组数据明显增高,IL-12(P<0.05),IL-18(P<0.05),IL-15(P<0.05);其表达在治疗后1W达到峰值,其峰值维持治疗后4 W(P<0.05)。结论在化疗治疗之后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免疫细胞间Cross-talk的调控诱发的DC细胞和NK细胞间的正反馈作用显著增强。 孙泽辉 张彦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