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娟娟

作品数:78 被引量:55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青贮
  • 32篇苜蓿
  • 23篇发酵品质
  • 15篇饲料
  • 15篇青贮品质
  • 12篇添加剂
  • 11篇青贮饲料
  • 9篇紫花
  • 8篇纤维素
  • 8篇纤维素酶
  • 7篇紫花苜蓿
  • 5篇羊草
  • 5篇营养
  • 5篇乳酸
  • 5篇乳酸菌
  • 5篇乳酸菌制剂
  • 5篇菌制剂
  • 5篇黄酮
  • 4篇叶斑
  • 4篇叶斑病

机构

  • 62篇中国农业科学...
  • 3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7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张家口学院
  • 1篇巴彦淖尔市农...
  • 1篇张家口市农业...

作者

  • 77篇孙娟娟
  • 32篇玉柱
  • 19篇赵金梅
  • 17篇白春生
  • 13篇李薇
  • 12篇刘洪林
  • 11篇阿拉木斯
  • 10篇于林清
  • 10篇薛艳林
  • 9篇戴雅婷
  • 8篇常春
  • 8篇孙启忠
  • 8篇单战
  • 7篇吴洪新
  • 7篇张英俊
  • 5篇许庆方
  • 5篇姜义宝
  • 5篇陶雅
  • 5篇赵海霞
  • 4篇万其号

传媒

  • 12篇草地学报
  • 10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草业学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奶牛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2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草学会青...
  • 1篇中国草学会饲...
  • 1篇中国草学会青...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个紫花苜蓿品种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被引量:71
2019年
【目的】选择我国培育的中草3号、甘农1号、龙牧806、中苜2号、新疆大叶、公农1号等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及含量的测定,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紫花苜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于不同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重复3次。试验样品为当年种植的第一茬于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每个小区随机选3行,刈割后105℃杀青20 min,65℃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通过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和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通过计算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比值(RAA)、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RC)、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我国培育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6个紫花苜蓿品种除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鲜味氨基酸(F)的含量以及酸鲜甜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比值((S+F)/B)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为14.85%—19.48%、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35%—6.9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0%—12.55%,其中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紫花苜蓿含有9种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甘农1号、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药效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紫花苜蓿酸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大于1.8。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6个紫花苜蓿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在35%—36%之间,�
孙娟娟阿拉木斯赵金梅薛艳林于林清玉柱张英俊
关键词: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
一种胡枝子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枝子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萃取步骤:取胡枝子粉末,以超临界流体CO<Sub>2</Sub>为萃取剂,以有机溶剂为夹带剂,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进行萃取,得到胡枝子萃取物;纯化步骤:采用吸附色谱法...
阿拉木斯吴洪新常春戴雅婷张小庆赵金梅乌兰巴特儿孙娟娟刘洪林
一种烧瓶用试管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瓶用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管状的刷杆,在所述刷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刷毛,在所述刷杆的内部设置有一小口径的第一腔体和一大口径的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在第...
高凤芹孙启忠陶雅孙娟娟刘斌李峰
文献传递
抗寒锻炼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和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模拟秋季温度和光照变化,对2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降温-低温处理的抗寒锻炼,研究抗寒锻炼后苜蓿半致死低温、生物量、含水量、根冠比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抗寒锻炼可降低苜蓿根、叶的半致死低温,并增加根、叶半致死低温的差异。抗寒性强的肇东根、叶的半致死低温对降温处理的响应大于抗寒性弱的赛迪10。抗寒锻炼过程中,肇东表现为持续一致的变化,降温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增加减缓,地下生物量逐步增加,含水量降低,根冠比降低减缓,低温处理加速以上变化;赛迪10表现为起落式变化,降温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大幅增加,地下生物量降低减缓,含水量降低,低温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停止增加,地下生物量缓慢降低,含水量增加。苜蓿生长性状与半致死低温的相关性顺序是:地上部含水量>地下生物量>地下部含水量>根冠比>地上生物量,其中地上部含水量、地下生物量、地下部含水量与半致死低温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可为苜蓿抗寒性鉴定的候选指标。
赵金梅阿拉木斯梁燕孙娟娟常春刘洪林李薇卫媛
关键词:紫花苜蓿生长性状
一种苜蓿育苗托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化育苗设施,特别公开了一种苜蓿育苗托盘。该苜蓿育苗托盘,包括一方形的围栏和均匀分布于围栏内侧的若干个育苗杯,每个育苗杯包括通过若干根侧筋连接在一起的上圆环、中圆环、下圆环以及活动设于中圆环与下圆环之...
孙启忠徐丽君柳茜陶雅李峰孙娟娟王波齐晓
文献传递
紫花苜蓿幼苗对盐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响应机制
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的盐分在空间上呈异质性分布,关于甜土植物对异质性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了解较少。本论文将紫花苜蓿幼苗的根均匀分为两部分置于分根系统中,通过水培方法给予两部分根相同(均匀盐胁迫)或不同(异质性盐胁迫)浓度的盐分胁...
孙娟娟
关键词:水分吸收根系构型
文献传递
一种防缠绕的草地试验用小型割草测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的草地试验用小型割草测产装置,涉及割草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扶手、电机、驱动装置、收割装置、调节装置、收集装置和重力传感器,所述机架的背面固定设置有扶手,机架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电机,机架的内壁固定设置...
赵金梅殷国梅孙娟娟刘洪林卫媛李薇
文献传递
退化羊草草原改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2年
分析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退化的原因,概述了常用的农艺、化学和生物措施,如浅耕翻、松土、火烧、施肥、灌溉,补播、施枯草或秸秆、石膏改良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与改良机制。通过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明显改善,羊草根茎得到充分发展、占据了较大的生态位且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地上植被的恢复速度显著加快,地上和地下产生了积极的正向耦合效应。最后提出了重度、中度和轻度退化羊草草原的3种综合治理模式。
张文军张英俊孙娟娟杨高文
一种用于分根实验的幼苗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根实验的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支架,固定板放置在支架上,固定板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有管口朝上的离心管,离心管内盛有营养液,管口上端固定有管盖,管盖中央开有通孔。进行分根实验时,分根装置的...
孙娟娟赵金梅
文献传递
玉米与花生秧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评定被引量:8
2018年
本试验以花生秧和全株玉米为原料,研究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将全株玉米与花生秧按10:0、4:1、3:2、1:1、2:3、1:4、0:10的重量比混合,即Ⅰ、Ⅱ、Ⅲ、Ⅳ、Ⅴ、Ⅵ和Ⅶ共7组,每组三个重复,贮藏60d进行感官评定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Ⅰ、Ⅱ、Ⅲ和Ⅳ组感官评分最优,Ⅴ和Ⅵ组次之,Ⅶ组最低。Ⅰ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Ⅶ组最高,并明显高于除Ⅵ组以外的其他组(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玉米比例的减少,各组混合青贮饲料p H值、乙酸含量逐渐增高;乳酸含量Ⅰ组最高、Ⅶ组最低,各组间除Ⅲ、Ⅳ组外,差异显著(P<0.05);Ⅰ、Ⅱ、Ⅳ组未检测出丁酸,其余各组丁酸含量随着玉米比例的减少显著升高(P<0.05)。Ⅵ、Ⅶ组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秧与全株玉米以适宜比例混合青贮可以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王洋姚权孙娟娟张明胤梁瑞茹姜义宝
关键词:花生秧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