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士阳

作品数:4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纳米
  • 7篇第一性原理
  • 6篇第一性原理研...
  • 6篇合金
  • 6篇TI
  • 5篇力学性能
  • 5篇溅射
  • 5篇磁控
  • 5篇力学性
  • 4篇微结构
  • 4篇铝基
  • 4篇金刚石
  • 4篇固溶
  • 4篇刚石
  • 4篇AL
  • 3篇汽车
  • 3篇迁移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复合材料

机构

  • 36篇内蒙古科技大...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北奔重型汽车...

作者

  • 42篇孙士阳
  • 16篇徐平平
  • 16篇刘学杰
  • 13篇谭心
  • 12篇任元
  • 8篇李戈扬
  • 7篇尚海龙
  • 5篇贾慧灵
  • 3篇马冰洋
  • 3篇张安明
  • 2篇杨运高
  • 2篇杨铎
  • 1篇郭金鸽
  • 1篇钟宁
  • 1篇李玉阁
  • 1篇李智
  • 1篇沈洁
  • 1篇姜永军
  • 1篇王昌
  • 1篇叶勇

传媒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物理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模具制造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C超过饱和固溶铝基复合薄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Al和TiC靶通过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Ti:C≈1的不同Ti和C含量的铝基复合薄膜,研究了Ti和C含量对薄膜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和C的共同加入使复合薄膜形成了同时具有置换固溶和间隙固溶特征的"双超"过饱和固溶体,复合薄膜的晶粒尺寸在较低的溶质含量下就迅速减小到100 nm以下,并随溶质含量的增加继续减小.相应地,薄膜的硬度也从纯Al的1.3 GPa迅速提高,在含0.6%(Ti,C)时可达到2.1 GPa,并在含6.4%(Ti,C)时达到最高值7.0 GPa.随溶质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复合薄膜逐渐呈现非晶态,硬度也略有降低.研究结果显示了Ti和C双超过饱和固溶对铝基薄膜具有显著的晶粒细化作用和强化效果.
尚海龙沈洁杨铎孙士阳李戈扬
关键词:微结构力学性能磁控溅射
一种硅基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氧化铝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包括:工艺一,在真空环境下,利用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系统在片状硅上和片状高纯铝箔抛光表面沉积铝膜;工艺二,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钎焊,使得...
孙士阳谭心安泽宇迟中波
文献传递
“汽车电子电器”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被引量:1
2015年
教学资源库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汽车电子电器"课程存在的不足,从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汽车电子电器"课程的资源库的建立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孙士阳徐平平
关键词:资源库
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被引量:4
2019年
培养一批适合社会需求和具备创新能力的汽车专业知识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结合工程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目标,注重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培养目标,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探讨了相应教学思路和考核方式的优化改革。
徐平平孙士阳金华明曹亚楠朱文艳
关键词:车辆工程理实一体化CDIO
铝阳极氧化过程中氢对氧迁移影响的理论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铝阳极氧化过程中离子在阳极反应中的行为,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氢原子对氧原子在铝(111)表面的吸附迁移行为的影响及氧原子向铝晶体内部的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抽象”(abstract)效应,氢原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氧进入铝晶体的能垒.氢原子的引入也影响了氧原子在铝晶体中的扩散,这可以显著降低氧原子在四面体间隙位置之间迁移的活化能(从1.23eV到0.35eV).这些结论助于我们了解阳极氧化过程和离子迁移过程.
谭心安泽宇徐平平任元孙士阳
关键词:阴离子阳极氧化迁移第一性原理
共溅射V-Zr合金薄膜:化合物、微结构和硬度
2016年
为了揭示合金薄膜中金属间化合物对薄膜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双靶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r含量的V-Zr合金薄膜,采用能量分散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纳米力学探针研究了薄膜微结构和硬度随Zr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溅射薄膜生长的高非平衡性,Zr原子可以过饱和地固溶于V的晶格中,并造成晶格的畸变,使薄膜的晶粒在低的Zr含量下就成为纳米晶,随着Zr含量的增加,薄膜形成由V和V_2Zr组成的非晶结构,并且逐步转变为主要由V_2Zr化合物组成的非晶。与微结构的变化相对应,薄膜的硬度在低Zr含量时因过饱和固溶和晶粒的纳米化迅速提高,而形成非晶结构后则因V_2Zr的逐步增加而维持在高值。
齐进艳孙士阳石恺成尚海龙李戈扬
关键词:微结构磁控溅射
Al、Cr、Fe掺杂对KDP(001)晶面力学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22年
本工作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KDP(001)晶面及三价金属Al、Cr、Fe掺杂KDP(001)晶面的拉伸、剪切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对其理想强度、径向分布函数、电子态密度、电荷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Cr、Fe掺杂KDP晶体后晶格常数只略微增大,掺杂后费米能级附近主要由掺杂元素的Al-3s、Cr-3d、Fe-3d电子轨道占据,且O-2p轨道向低能级移动,结构变稳定。三种掺杂体系沿[001]向和[100]向的拉伸、剪切弹性模量、理想强度均高于KDP晶体,而三种掺杂体系的[110]向剪切弹性模量、理想强度几乎不变。在[001]向拉伸应力作用下,理想及掺杂KDP晶体始终保持四方晶系结构不变。KDP晶体的态密度分布几乎不变,Al、Cr、Fe掺杂体系的O-2p轨道由低能级向高能级移动,结构变得不稳定。[100]向和[110]向剪切作用下,理想及掺杂体系均由四方晶系转化为单斜晶系。理想及Cr掺杂KDP晶体的态密度分布几乎不变,Al、Fe掺杂体系的O-2p轨道由高能级向低能级移动,结构变稳定。KDP晶体容易沿[110]向发生剪切变形。
贾慧灵于海滨吴锦绣谭心吴锦绣谭心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态密度电荷密度分布
不基于熔态润湿的Al/Al_2O_3直接钎焊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Al熔液在850℃以下不润湿Al_2O_3而难以直接钎焊的困难,本工作研究了溅射Al对Al_2O_3的'润湿'作用,提出了一种采用溅射Al基薄膜作为钎料直接钎焊Al_2O_3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满足熔态Al润湿条件的680℃实现Al和Al-Cu合金对Al_2O_3的直接真空钎焊,并且仅需0.1 Pa的真空度。所获得的Al/Al_2O_3的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15 MPa,Al-1.6at%Cu合金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可提高到163 MPa,当钎料中的Cu含量提高至14.3at%后,钎焊接头中焊缝与陶瓷界面产生Cu的偏聚,接头的剪切强度因界面断裂降低为127 MPa。并对这种不基于金属熔态润湿钎焊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陈凡石恺成孙士阳赵博文尚海龙李戈扬
关键词:钎焊润湿性AL2O3接头强度AL合金
NaCl结构VC薄膜生长过程中原子迁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4年
为了解VC薄膜生长过程,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对C(和V)原子在VC晶体表面和晶体内部的迁移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C(和V)的单原子在VC晶体表面格点位置具有最低的系统能量,此时,C原子的活动性仍较强,其迁移激活能仅为0.08 eV,而V原子由稳定的格点位置迁移则有较大阻力,激活能为2.48 eV;在VC晶体内部,C和V原子在(111)层面内迁移的激活能分别为3.34和4.30 eV,层间激活能分别为2.93和3.64 eV,表明它们在晶内的迁移极为困难。结合此结果,对VC薄膜的制备参数进行了讨论。
孙士阳徐平平刘学杰尚海龙张安明马冰洋李戈扬
关键词:迁移VC
一种纳米叠层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叠层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设计首先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氩气氛围下磁控共溅射Al和陶瓷材料,在Al合金箔基片双层表面各形成陶瓷颗粒为纳米尺寸的2μm厚复合层;然后再利用...
孙士阳孙守业徐平平丁闯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