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禾

作品数:258 被引量:2,502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6篇建筑科学
  • 20篇理学
  • 17篇机械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8篇桥梁
  • 76篇列车
  • 52篇动力响应
  • 46篇振动
  • 45篇铁路
  • 33篇铁路桥
  • 30篇荷载
  • 25篇简支
  • 24篇铁路桥梁
  • 24篇车桥耦合
  • 22篇地震
  • 22篇车桥系统
  • 20篇行车
  • 19篇行车安全
  • 18篇动力分析
  • 18篇桥墩
  • 17篇支梁
  • 17篇轨道交通
  • 17篇高速铁路
  • 16篇高架

机构

  • 199篇北京交通大学
  • 50篇北方交通大学
  • 9篇石家庄铁道学...
  • 9篇石家庄铁道大...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比利时鲁汶大...
  • 6篇大连海事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北京建筑大学
  • 5篇中交公路规划...
  • 4篇东南大学
  • 4篇交通大学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 3篇沈阳铁路局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扬州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铁路设计...
  • 2篇中交公路长大...

作者

  • 257篇夏禾
  • 62篇张楠
  • 38篇郭薇薇
  • 34篇战家旺
  • 21篇曹艳梅
  • 21篇杜宪亭
  • 15篇姚锦宝
  • 11篇张楠
  • 11篇张田
  • 11篇阎贵平
  • 11篇钟铁毅
  • 10篇陈建国
  • 9篇夏超逸
  • 9篇李慧乐
  • 9篇张鸿儒
  • 8篇侯忠明
  • 7篇王少钦
  • 7篇安宁
  • 7篇陈上有
  • 6篇顾戌华

传媒

  • 36篇工程力学
  • 34篇振动与冲击
  • 29篇中国铁道科学
  • 18篇北方交通大学...
  • 18篇铁道学报
  • 11篇北京交通大学...
  • 8篇振动工程学报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铁道标准设计
  • 5篇2009土木...
  • 4篇桥梁建设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铁道建筑
  • 2篇物流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都市快轨交通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3篇2015
  • 20篇2014
  • 18篇2013
  • 18篇2012
  • 14篇2011
  • 13篇2010
  • 22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5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制动条件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以CRH2型动车组制动通过铺设无缝线路的10跨简支梁桥为例,运用刚体动力学建立车辆模型,以空间梁单元模拟轨道和桥梁结构,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根据高速列车制动的特点确定列车制动力、轮轨密贴假定求解轮轨力,通过系统间全过程迭代求解系统方程,进行高速列车制动时车辆—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停车瞬间由于制动力的突然消失,车辆、轨道和桥梁结构的纵向均会出现最大振动;桥梁中间墩墩底截面的最大弯矩约为1 800kN.m,小于按我国桥涵设计规范中列车制动附加力静力计算方法得到的最大弯矩4 000kN.m,说明按规范中的静力计算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制动力有一定的冗余度。
程潜张楠夏禾张田
关键词:高速列车制动动力分析
大学生科研技能训练课程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科研技能训练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课程,是实施创新性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并建立了由理论环节和实践教学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介绍了通过具体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多种能力的...
郭薇薇夏禾张楠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
文献传递
铁路桥墩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实验室建立了适用于铁路桥梁低墩的模型桥墩,通过改变墩顶集中质量和基础约束刚度的方法模拟梁重变化和基底损伤。分析了地基约束变化和墩顶质量变化对模型桥墩动力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实测频率和振型为输入,利用优化算法对模型桥墩的损伤进行了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设定损伤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当实际桥梁结构的轨道和支座约束刚度较大时,在简化模型中不可忽略墩顶约束的作用;频率和振型等模态参数对墩顶集中质量、墩顶约束和基础刚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利用基于模态参数的模型修正技术可准确识别桥墩的损伤位置并确定损伤程度。
闫宇智战家旺张楠夏禾
关键词:铁路桥墩模型试验损伤识别
基于模态参数的桥墩结构损伤识别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铁路简支梁桥桥墩横向振动时,可简化为墩顶具有集中质量的悬臂梁模型,地基约束用地基弹簧模拟。研究墩身的结构性损伤时,该模型与基底固结的悬臂梁模型原理相同。利用冲击振动试验法可以准确得到桥墩的一阶振型和一阶频率,利用这两个参数可以构造出一阶振型比、特征参数、一阶曲率模态差三个指标。以一混凝土悬臂梁为例,用一阶振型比、特征参数、一阶曲率模态差指标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研究,总结了特征参数指标在结构损伤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几个指标对损伤比较敏感。
战家旺夏禾姚锦宝
关键词:桥墩悬臂梁损伤识别模态参数
列车对周围地面及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6
2004年
通过铁路桥梁和铁路线路附近的两次现场试验,研究列车对周围地面和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作为桥墩的点振源,还是作为线路的线振源,铁路附近地面环境和建筑物地板的振动均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距线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但在距线路一定的距离存在着一个振动放大区。对于多层建筑物,较高楼层的振动大,轴重大的列车引起的振动较大;实测铁路附近的楼房地板振动很大,已经超过了我国环境振动控制标准的规定。
夏禾张楠曹艳梅
关键词:列车建筑物振动
桥梁抗震分析中的激励输入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研究桥梁抗震分析中激励的输入模式。针对加速度、位移两种输入模式的特点、实现方法以及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积分方法和步长相同,在有限元分析模型中加速度输入模式较位移输入模式容易获得更好的精度;而在模态分析模型中则得到相反的结论。为减小误差,模态模型中位移输入模式的模态力宜由等效分布荷载形式计算。实测地震加速度时程需要修正才能得到一致化的位移时程,在总结各类时域修正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频率内校正方法。
杜宪亭夏禾余竹
关键词:地震模态有限元
动力指纹线方法在车桥共振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铁路桥梁的动力行为(动挠度、动加速度)是桥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基于列车动力指纹线和桥梁动力指纹线的概念,将列车激励简化为一组移动集中力,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列车动力指纹线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简支梁跨中竖向最大加速度的简化计算方法,据此得到车桥发生共振时列车速度,从而可以快速计算简支桥梁的动力行为。通过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车桥共振的发生机理、影响参数,以及桥梁加速度计算时高频成分的影响。
张田夏禾郭薇薇
关键词:高速列车
车桥耦合系统在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51
2003年
通过建立随机激励下的车桥耦合系统的空间动力模型,研究了提速条件下上承式钢板梁的加固问题。根据实测的轮对加速度,由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生成随机激励作为系统的输入,对列车通过桥梁的全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桥梁的动力响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上承式钢板梁桥的加固方案,对实际桥梁进行了加固。在桥梁加固前后分别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夏禾张宏杰曹艳梅G.De Roeck
关键词:车桥耦合系统自回归模型上承式钢板梁桥梁加固
铁路悬索桥纵向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以某三跨铁路悬索桥为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行波输入与多点激励两种非一致地震激励进行铁路悬索桥地震响应计算分析。研究获得大跨度悬索桥在非一致激励输入下响应变化规律,并通过分析桥梁各响应控制振型变化获得非一致激励对桥梁地震响应影响机理,从而揭示两种非一致激励考虑方式对桥梁响应影响的根本区别,为悬索桥非一致激励下地震响应计算分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杨海洋钟铁毅夏禾
关键词:悬索桥非一致激励行波效应多点激励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列车引起建筑物及地面振动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为研究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规律,本文建立列车-轨道-路基-周围地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在模型中,地基土-建筑物基础相互作用分为协调接触变形、弹性接触变形和非线性接触3种状况。计算3种接触状况下,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及地面振动的动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运行列车作用下,3种不同接触状况,货车引起土体及建筑物的振动大于客车引起的振动;考虑弹性接触和非线性接触时,能反映建筑物对振动波的反射,土体的振动比协调变形接触时要大;考虑非线性接触时土体与建筑物会产生能量的消耗,列车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小于弹性接触变形和协调接触变形条件下的振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由运行列车引起的建筑物及地面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
姚锦宝夏禾张楠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列车建筑物振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