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连

作品数:83 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示范点”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污染
  • 14篇空气污染
  • 9篇气候
  • 9篇温度
  • 7篇甲醛
  • 6篇气候变化
  • 6篇气温
  • 6篇老年
  • 6篇广义相加模型
  • 6篇PM10
  • 6篇PM2.5
  • 5篇临界温度
  • 5篇公共场所
  • 4篇血管
  • 4篇死亡率
  • 4篇气象
  • 4篇气象因素
  • 4篇污染物
  • 4篇系统疾病
  • 4篇流感

机构

  • 76篇江苏省疾病预...
  • 21篇中国疾病预防...
  • 20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东南大学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南京市栖霞区...
  • 5篇南京市疾病预...
  • 5篇南京市玄武区
  • 3篇济南市疾病预...
  • 3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常州市疾病预...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2篇泰州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 1篇淮安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作者

  • 81篇周连
  • 60篇陈晓东
  • 26篇丁震
  • 15篇汪庆庆
  • 13篇张秀珍
  • 8篇徐斌
  • 8篇徐燕
  • 7篇金银龙
  • 7篇甄世祺
  • 7篇于永
  • 7篇景元书
  • 7篇马小莹
  • 6篇吴俊
  • 6篇林萍
  • 5篇张婧婧
  • 5篇徐东群
  • 4篇甑世祺
  • 4篇杨海兵
  • 4篇吴凡
  • 4篇李雪源

传媒

  • 18篇江苏预防医学
  • 13篇环境卫生学杂...
  • 10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2006年国...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规范 第43部分:客运航班
本文件适用于航空公司运营的客运航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防控;其它传染病流行适用时也可参照执行
周连王志勇吴坚潘辉余永平薛浩孟晓军李成国徐庆徐斌丁震徐燕武鸣朱宝立
淮安市空气PM_(2.5)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了解淮安市空气PM2.5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方法 通过医保信息系统,收集淮安市城区人群2013-2014年呼吸系统逐日发病数据,结合同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M2.5污染水平及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影响。结果2013-2014年淮安市空气PM2.5质量浓度均值为73.7μg/m3,超标252d(占34.5%)。PM2.5质量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有滞后性,滞后效应以第4d最强,PM2.5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增加0.63%(95%CI:0.37%-0.89%)。结论 淮安市空气PM2.5污染较严重,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建议继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居民健康。
张慧东周连陈晓东
关键词:门诊量PM2.5浓度空气污染
军团病流行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军团病(Legionellosis或Legionnaire’s disease,LD)的流行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欧美国家报道的旅行相关型军团病暴发疫情逐年增多,加上其高病死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迫切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该文对国内外军团病的流行概况及感染来源进行综述。
周连崔亮亮陈晓东
关键词:军团菌军团病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 18204.4-2013)修订之探讨
2023年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 18204.4-2013)自2013年12月31日发布以来,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标准中部分设备、试剂、实验过程及结果判定等条款已不能满足公共场所实际工作需求。本文基于标准编制“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原则要求,在分析原标准相关条款基础上,提出修订建议。
马小莹汪庆庆马恺周连徐斌丁震
关键词:卫生检验方法公共用品用具
南京某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认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某2个社区,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居民654人。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热浪风险认知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98.9%。居民对高温的认知为(34.6±2.66)℃,热浪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在一般至比较严重之间,居民热浪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应对意愿较高;感知觉、风险评估、知识水平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人无中暑经历者(OR=1.2×10-7)对热浪风险评估低,慢病人群中步行者(OR=2.763)、无中暑经历者(OR=7.9×10-7)对热浪风险评估低。[结论]南京某社区居民对热浪的风险认知和知识水平较低,个人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是影响热浪风险认知的重要因素。
汪庆庆于永陈晓东周连
关键词:气候变化
南京市52年来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52年来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方法收集整理南京市52年来气温、气压、能见度和风速资料,运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年份段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 1957-2008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最低值为14.73℃(1980年),最高值为17.03℃(2007年),上升幅度为1.10℃;不同年份段能见度呈直线下降趋势(19.78 km下降到5.94 k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呈高度相关(r≥0.7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0.947、0.925、0.776。结论 52年来南京市气候在逐渐变暖,且最近20年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周连陈晓东张秀珍甄世祺纪琴朱宽远程义斌金银龙
关键词:气象气温能见度风速
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生理指标的影响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30对老年夫妻,其中高血压患者男性16人,女性14人,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进行为期1年的血压、脉搏、体温和体重跟踪监测。气象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主要指标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压、日平均风速和日最大风速。结果1年中,非高血压组体重出现低谷的月份为2月,高血压组为9月。两组体温最低出现在2、3月。非高血压组脉搏出现低谷的月份为3、4月,高血压组为9月。两组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年变化曲线均呈"V"分布,1年中低谷均出现在夏季(7、8、9月),高峰均出现在冬季(12、1、2月),冬季血压均高于夏季(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日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P<0.01)和-0.302(P<0.01)。结论人体生理指标存在季节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高血压组人群血压随季节变化更为明显。
周连甄世祺陈晓东王彩生林萍吴爱玲
关键词:气象因素老年人血压体重体温
2021年高邮市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高邮市居民的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评价、确定素养提升目标和提升重点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2—3月对高邮市居民进行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共纳入调查对象265人,采用Logitic回归进行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邮市居民的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为80.75%,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的分别为70.94%、70.57%、67.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中专及以上者[OR(95%CI)=4.391(1.262,15.280),P=0.020];获取环境与健康相关知识3种途径者[OR(95%CI)=4.953(1.304,18.813),P=0.019]和4种途径者[OR(95%CI)=3.700(1.313,10.424),P<0.013]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高于1种途径者,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邮市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高,应针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获取环境与健康相关知识途径较少的居民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制定科学而有效的传播策略。
巫晶晶周连高金彬金武李小琴张开月戴翔宇叶涛赵殿华
关键词:影响因素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联合暴露对人群死亡风险急性效应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大气PM2.5、O3、NO2污染对居民每日非意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江苏省13个设区市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PM2.5、O3、NO2日平均浓度,同期每日非意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死亡例数,以及气象资料,以上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采用基于自然样条平滑函数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不同城市大气污染物与每日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多元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多个城市污染物与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在13个设区市平均水平,PM2.5、O3、NO2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距,引起的居民非意外死亡率超额危险度(ER)分别为1.10%(95%CI:0.66%,1.54%)、0.59%(95%CI:0.18%,1.00%)、2.00%(95%CI:1.29%,2.72%);心血管疾病死亡率ER值分别为1.01%(95%CI:0.63%,1.38%)、0.66%(95%CI:0.02%,1.30%)、1.62%(95%CI:1.00%,2.2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ER值分别为1.09%(95%CI:0.35%,1.82%)、0.44%(95%CI:-0.29%,1.16%)、2.75%(95%CI:1.42%,4.08%);对于非意外死亡,PM2.5在暴露当天效应最强(ER=1.10%,95%CI:0.66%,1.54%),O3在滞后第2天最强(ER=1.82%,95%CI:0.69%,2.97%),NO2在滞后第1天效应最强(ER=2.09%,95%CI:1.34%,2.83%)。结论PM2.5和NO2增加了非意外、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O3污染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非意外死亡风险;对非意外死亡的急性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NO2、PM2.5、O3,PM2.5在污染当天效应最强,NO2和O3有滞后效应。
汪庆庆叶云杰张嘉尧孙宏周连丁震徐燕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死亡率多中心研究生态学研究
工业区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2009年每月7d连续采集PM2.5样品,检测其中铝、钛、钒、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钼、银、镉、锡、锑、钡、铊、铅19种元素质量浓度。结果2008年和2009年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13、76μg/m2。19种金属元素中,锌、铝、铅、锰、铬的质量浓度占所检测金属总质量浓度的95.5%,为PM2.5中富集元素;铝等17种金属呈现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或春季质量浓度升高。钛、钒、锰、铜、锌、砷、硒、银、镉、锡、锑、铊、铅的质量浓度与PM2.5浓度的r值为O.536~0.767(P〈0.01),部分金属元素与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的/r/值为0.185.0.507(P〈0.05),与温度、气压无关。非霾日、轻微霾日、轻度霾日PM2.5中铝、铬、锰、铜、锌、砷、硒、镉、锡、锑、钡、铊、铅等13种金属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226~9.870,P〈O.01),多数金属质量浓度呈现随霾的污染等级(非灰霾~轻度灰霾)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结论PM2.5中金属质量浓度与季节、PM2.5浓度、风速、湿度有关联,灰霾天气时大气金属元素含量较高。
汪庆庆周连陈曦陈晓东
关键词:PM2金属空气污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