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朝晖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血清
  • 4篇流感
  • 4篇基因
  • 4篇甲型
  • 3篇血清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甲型H1N1...
  • 3篇肠道
  • 3篇肠道病毒
  • 3篇肠道病毒71...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抗体
  • 2篇基因型
  • 2篇基因组
  • 2篇分离株
  • 2篇VP1区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福建省实验动...

作者

  • 10篇陈炜
  • 10篇周朝晖
  • 9篇郑奎城
  • 9篇严延生
  • 8篇谢剑锋
  • 8篇沈晓娜
  • 8篇翁育伟
  • 5篇杨式芹
  • 4篇张拥军
  • 4篇王金章
  • 4篇林元波
  • 3篇吴冰珊
  • 3篇黄萌
  • 1篇王美爱

传媒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及中国登革毒株的来源(英文)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了解目前世界范围存在的各种登革病毒基因型,探索部分中国毒株的可能来源。方法分析GenBank数据库中有完整基因组序列的登革病毒序列,利用NCBI服务器对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进行在线比对,按最小进化法用MEGA5.0软件绘制种系发生树。结果分析了全球范围四种血清型共3000余株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分别将各血清型毒株划分为4-6个基因型。通过对各基因型毒株背景的分析,证明基因型分布与毒株的地理来源存在一定联系。39株中国毒株中,多数能够通过种系发生树确定其来源。结论全球登革病毒的基因型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中国登革毒株的传播来源存在多样性。
张拥军周朝晖黄萌王金章陈炜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因组
福建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及对达菲的耐药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列,分析NA基因序列和重要氨基酸位点特征。结果 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片段基因与A/California/07/2009(H1N1)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高达98.1%以上;23株毒株NA蛋白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结论随机选取的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同源并且对达菲仍然敏感。随着国内外达菲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谢剑锋沈晓娜王美爱杨式芹陈炜林元波周朝晖郑奎城严延生
2010年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分析和探讨该型病毒在我省的地理分布特征及传播特征。方法对2010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50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50株EV71型分离株之间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4%~100%,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7%~100%;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a基因亚型,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福建省及各个地市均分布亲缘关系较近的C4a基因亚型的EV71多传播链病毒,应加强长期动态地监测和分析。
陈炜周朝晖张拥军翁育伟谢剑锋吴冰珊王金章黄萌沈晓娜郑奎城严延生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型特征
甲型H1N1流感疫苗血清抗体消长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28名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究对象在接种后的第3、6、9、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以血凝抑制试验方法(HI)检测血清HI抗体。结果 128名对象在接种疫苗后的第3、6、9、12个月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1.7%和40;47.7%和28.4;40.9%和24.5;35.43%和2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论男女,抗体阳性率和GMT均随时间推移显著降低(P<0.01)。不同年龄组的抗体GMT也显著下降(P<0.01)。79名抗体阳性者在第3、6、9、12个月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100%和104.09;75.95%和58.33;64.56%和45.23;54.43%和41.8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性别或年龄,抗体阳性率和GMT均随时间推移显著降低(P<0.01)。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血清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快速下降,免疫力不持久。
郑奎城沈晓娜杨式芹周朝晖谢剑锋陈炜翁育伟严延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抗体消长
2010年福建省手足口病患者中柯萨奇B5病毒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手足口病患者中CVB5(Coxsackie virus B5)病毒的变异及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福建省手足口病例呼吸道标本,经RD细胞分离肠道病毒。病毒分离上清用于RNA提取并经RT-PCR法鉴定病毒型别。对鉴定为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或CVA16)的病毒,扩增病毒完整VP1区,扩增产物经克隆、筛选后测序。应用Mega软件对病毒VP1序列进行比较和种系进化分析。结果从2010年福建省手足口病患者中扩增得到6株完整的VP1区序列,序列比对证实有4株CVB5病毒,其他2株为Echo9病毒。序列差异比较表明,分离自福建省的CVB5病毒一致性程度较高,在种系进化上处于独立的进化分支,而与国内其他省份或其他国家的CVB5病毒分离株比较则有较大差异。结论 2010年福建省手足口病患者中存在CVB5病毒的感染,病毒与既往其它省份分离株有较大差异,提示CVB5病毒在福建省具有独特的传播链。
翁育伟周朝晖陈炜郑奎城严延生
关键词:手足口病
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是4源重配病毒,由经典猪流感病毒、欧洲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重配而成,人群对甲流病毒普遍易感。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流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
郑奎城沈晓娜杨式芹林元波周朝晖谢剑锋陈炜翁育伟严延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猪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禽流感病毒
福建省2010-2011年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0-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从福建省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到EV71病毒74株(2010年50株,2011年24株),用RT-PCR法扩增VP1区并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4.0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74株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4%~100.0%和97.3%~100.0%;与安徽省阜阳市2008年流行株Fuyang17.08-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99.3%和98.7%~100.0%,在系统进化树上与C4a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C4a基因亚型。2010年分离的4株EV71与阜阳代表株在SP70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而SP55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则完全一致。结论福建省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中EV71的主要流行型别为C4a亚型,处于不同的进化链中,提示福建省可能存在多个传播链及部分EV71分离株具有进化趋势,对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揭示病毒传播及进化规律。
陈炜周朝晖张拥军翁育伟谢剑锋吴冰珊王金章黄萌沈晓娜郑奎城严延生
关键词:手足口病基因型
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追踪EV71流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对2010年福建1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分离到的1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FJLY008株全长7 403bp,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均与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整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氨基酸同源性为99.5%;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EV71型病毒流行株(2010FJLY008)在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等方面,均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关系密切,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
陈炜周朝晖沈晓娜张拥军谢剑锋吴冰珊王金章翁育伟郑奎城严延生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福州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在不同流行时期福州市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甲流)血清抗体水平。方法自2009年11月30日至2010年3月22日,共5次在福州市的4家医院和1家采供血机构随机选择调查对象,每次调查采集400例血清。以血凝抑制试验方法 (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血清HI抗体。结果 5次调查的人群甲流HI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75%、8.00%、11.25%、12.50%和14.2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则分别为5.49、6.81、7.59、8.83和8.54。不同时间段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T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个年龄组中,以6-17岁的抗体阳性率和GMT的增长幅度最大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之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甲流疫苗的人群中,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46.43%和28.99,均显著高于非接种者的7.20%和6.76(P<0.01)。结论至2010年3月20日,福州市人群甲流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已初步形成免疫屏障,但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杨式芹沈晓娜郑奎城林元波周朝晖谢剑锋陈炜翁育伟严延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
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甲流)大流行前后福建省人群甲流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08年甲流流行前血清标本800例和2010年1-4月甲流流行后不同地区血清标本1250例,以血凝抑制试验方法(HI)检测血清HI抗体。结果甲流流行后人群HI抗体≥1∶10和≥1∶40的阳性率分别从流行前的6.5%和0.63%上升为52.72%和36.24%(P<0.01),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5.39上升为18.26(P<0.01)。流行后各年龄组人群HI抗体都显著高于流行前,以6-17岁为最高,HI抗体≥1∶10和≥1∶40的阳性率及GMT分别达到74.02%、57.22%和38.1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男女性之间HI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福州市人群HI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设区市。在接种甲流疫苗的人群中,HI抗体≥1∶10和≥1∶40的阳性率分别为83.84%和64.62%,GMT为46.62,分别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32.72%,18%和7.48(P<0.01)。结论甲流流行后福建省人群HI抗体显著提高,已形成一定的免疫屏障,但应加强重点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防控甲流流行出现反弹。
郑奎城沈晓娜杨式芹林元波周朝晖谢剑锋陈炜翁育伟严延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HI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