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敏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4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电针
  • 31篇纳甲
  • 31篇纳甲法
  • 30篇徐凤纳甲法
  • 16篇时间间期
  • 16篇收缩时间间期
  • 16篇间期
  • 15篇正常人
  • 15篇常人
  • 3篇电针效应
  • 3篇电针镇痛
  • 3篇阴经
  • 3篇针法
  • 3篇针效
  • 3篇时间针法
  • 3篇输穴
  • 3篇褪黑素
  • 3篇五输
  • 3篇五输穴
  • 3篇孤啡肽

机构

  • 33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38篇周敏明
  • 33篇李磊
  • 32篇任璐蓓
  • 30篇刘世敏
  • 30篇李屹
  • 29篇舒勤
  • 29篇王静
  • 7篇李洁
  • 4篇吴根诚
  • 4篇曹小定
  • 3篇李洁
  • 2篇张秀琳
  • 2篇王彦青
  • 2篇余上才
  • 2篇俞昌喜
  • 2篇杨芝兰
  • 2篇朱崇斌
  • 2篇王金兰
  • 1篇王妙珍
  • 1篇郑晓红

传媒

  • 9篇湖南中医药导...
  • 2篇针刺研究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北京中医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2
  • 9篇2001
  • 19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徐凤纳甲法阴时开穴电针的效应差异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不同时辰针灸的效应差异。方法 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 ,按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了不同日期电针阴时开穴对心收缩时间间期 (STI)的效应差异。结果与结论 按照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电针 。
李磊任璐蓓刘世敏王静舒勤周敏明李屹
关键词:徐凤纳甲法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阴时开穴和阳时开穴电针的比较观察
2001年
本工作以在校正常大学生为实验对象 ,按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了阴时开穴和阳时开穴电针对心收缩时间间期 (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 ,①在各日阴时开穴和阳时开穴组中 ,除了丁日阴时组织和阳时组的PEPI、甲日阴时组和阳时组的PEPI/LVETI比值外 ,其余各日阴时组和阳时组的STI各指标电针前后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各合日阴时开穴和阳时开穴组中 ,除了丁壬日阴时组和阳时组的LVETI外 ,其余各日阴时组和阳进组的STI各指标电针前后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在十日所有阴时开穴和阳时开穴组中 ,除阴时开穴组的LVETI外 ,阴时开穴组、阳时开穴组的其余STI各指标在电针前后之间的差别都有着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0 1)。但经统计学处理 ,阴时开穴组、阳时开穴组的Q -S2 I、LVETI、PEPI、PEPI/LVETI比值电针前后差值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本实验结果表明 ,按照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电针 。
李磊任璐蓓王静刘世敏舒勤周敏明李屹
关键词:徐凤纳甲法电针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电针阳经开穴的效应差异被引量:1
1999年
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 ,按徐凤纳甲法的 10日开穴按时取穴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了电针阳经开穴对心收缩时间间期 (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 ,按时电针后 ,六条阳经的开穴对STI各指标的影响均有所不同。其中大肠经组开穴的PEPI电针前后差值间的差异有着显著意义 (P <0 0 5 ) ,三焦经组开穴的LVETI电针前后差值间的差别有着显著意义 (P <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按照徐凤纳甲法的 10日开穴按时取穴电针 ,各阳经开穴的电针效应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李磊王静刘世敏任璐蓓周敏明
关键词:电针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电针开穴的效应差异
1999年
本工作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在相同条件下观察了电针开穴对正常人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在66个开穴中,只有23个穴位的STI在电针前后的差别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本实验结果表明,按照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电针,不同穴位之间有着效应差异。
李磊周敏明
关键词:正常人收缩时间间期时间针法
徐凤纳甲法阳经开穴电针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为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合理内核 ,按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电针各阳经同一五输穴开穴对正常人心收缩时间间期 (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 ,按时电针后 ,六条阳经的同一五输穴开穴对STI各指标的影响有所不同 ,其中各井穴组的电机械收缩总时间指数值 (Q -S2 I)电针前后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表明按照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电针 ,各阳经同一五输穴开穴的电针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
李磊王静刘世敏任璐蓓舒勤周敏明李屹
关键词:电针心缩期针灸效应五输穴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阴经开穴电针的比较观察
徐凤纳甲法是传统的时间针法之一,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为其颇具特色和自成系统,一直被认为是传统针灸时间治疗学的缩影。本工作从其合理内核——不同时辰针灸具有不同效应着手,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心收缩时间间期(...
李磊刘世敏任璐蓓王静周敏明舒勤李屹
文献传递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相合两日同一开穴时辰电针的效应差异被引量:1
2000年
李磊王静刘世敏任璐蓓舒勤周敏明李屹
关键词:徐凤纳甲法收缩时间间期
徐凤纳甲法的实验研究—合日互用后阴时开穴电针的效应差异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各合日阴时开穴电针的效应差异。方法 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 ,按徐凤纳甲法的 1 0日开穴按时取穴 ,分析电针对心收缩时间间期 ( STI)的即刻效应。结果 甲己日组、丙辛日组、戊癸日组的 Q S2 I、PEPI、PEPI/LVETI,乙庚日组、丁壬日组的 PEPI、PEPI/LEVTI,在电针前后的差别都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P <0 .0 1、 P <0 .0 0 1 )。但组间比较 ,各合日组的 Q S2 I、LVETI、PEPI、PEPI/LVETI电针前后差值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照徐凤纳甲法的 1 0日开穴合日互用后按时取穴电针 。
李磊王静刘世敏任璐蓓周敏明李屹舒勤
关键词:电针徐凤纳甲法
徐凤纳甲法补穴的实验研究——闭穴时辰按纳子法取穴电针的效应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李磊任璐蓓王静刘世敏李洁李屹周敏明舒勤
关键词:正常人电针徐凤纳甲法
电针内关与五输穴对正常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7年
将十二经脉分为12个实验组,采用同一的6×6拉丁方实验设计,在同等条件下观察电针五输穴和内关穴对正常大学生免疫功能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合穴组的红细胞粘附促进因子(RFER)以及井穴组的 E 花环掏抑制因子在电针前后的差别都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关穴和五输穴的电针效应仍存在着一定的相对特异性。
李磊任璐蓓余上才郑晓红周敏明
关键词:电针内关穴五输穴免疫功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