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成
-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小儿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附120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本文报告小儿癫痫120例,发病年龄3~8岁占70%;男女比例2∶1;直系亲属有癫痫史者12例,发作类型以大发作和开始局限性发作继以大发作者占6166%;脑电图表现以枕、颞、顶区棘波病灶为多,棘慢综合波及局限性慢波多见。多采用单一抗痫药辅助以维生素B6及脑复康等药物治疗。
- 李伟周惠成黄玉芝谢晓燕魏秋菊
- 关键词:癫痫儿童药物疗法
- 老年心力衰竭6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魏红艳李伟周惠成韩群英
- 关键词:误诊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
- 梗塞前心绞痛112例临床特点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梗塞前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收治的112 例梗塞前心绞痛与同期住院的无心绞痛病史心梗患者的部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或001) ,观察组心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无 Q 波梗塞者较对照组发生率高,差异非常显著( P< 001) 。院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梗塞前心绞痛危险因素及无 Q 波者多,应注意预防。
- 李伟周惠成
- 关键词:心绞痛AMI心肌梗塞Q波
- 83例出血性脑梗塞的CT分析
- 1994年
- 本文分析了经CT证实的83例出血性脑梗塞病例。其与脑血栓形成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u=3.79,P<0.01)。小于25岁年龄组发病率为17.46%呢,60岁以上年龄组次之13.62%,不同年龄组发病申差异非常显著(x2=15.44.P<0.01)。出血性脑梗塞发生部位颞叶最多占27.71%,其次为颞顶叶19.28%,不同部位发病率差异非常显著(x2=29.67.P<0.01),提示好发部位主要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
- 周惠成李伟成义仁于兰
- 关键词:脑梗塞出血性CT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 SCL - 90和 MMPI对 118例TIA患者进行测查 ,并将测查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表明 TIA患者有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多疑、恐怖和记忆、睡眠问题及个性改变。结论 提示
- 周惠成
- 关键词:MMPI心理状态短暂性脑缺血
- 流行性出血热伴发神经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 1995年
- 流行性出血热伴发神经精神障碍临床分析马恩轩,周惠成,陈景清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以流行广、病情重、死亡率高为重要特点.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但对本病伴发神经精神障碍的文献报道甚山东省...
- 马恩轩周惠成陈景清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
- 老年心力衰竭60例误诊分析
- 本文对老年心力衰竭60例误诊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老年心力衰竭的误诊原因,以降低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误诊、误治。文章指出,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试验性治疗,是最大限度降低老年心衰误诊、误治的主...
- 李伟魏红艳周惠成韩群英
-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衰诊断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与有关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障碍与严重心律失常、AMI后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 90和MMPI对 12 4例患者进行测查 ,将测查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 ;并将并发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及AMI后心绞痛患者的测查结果与无并发症患者相比较。结果 表明AMI患者有焦虑、忧郁、多疑、恐怖、躯体症状和记忆、睡眠问题及个性改变。有上述并发症者多数分值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 提示AMI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健康状况 ,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和AMI后心绞痛患者甚于无并发症患者。
- 李伟周惠成高东升谢传革景丽荣
- 关键词:AMIMMPISCL-90心理状态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发的神经精神症状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危重心血管疾病,临床过程中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病例并非少见,但目前国内此类报道较少。我们调查了97例AMI住院病人伴发的神经和精神症状,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观察1995年7月~1998年7月住院治疗的AMI病人...
- 李伟周惠成
- 关键词:心肌梗塞神经精神症状
-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及生活功能变化的随访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的衰退模式。方法 入组时、1年后,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功能量表(ADL)对住院的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出院1 年后对原有样本进行面检随访研究,并同时进行上述量表的测查,并分析对认知功能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年后AD病死率为3.45%(2/58)、VD病死率为12.12%(4/33)。入组时AD与VD组比较,各痴呆严重程度之间、MMSE总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两者均以记忆力的减退最为明显, 1年后AD组MMSE总分及地点定向、图形描述因子分下降较为显著(P<0.05),而VD组MMSE总分及个因子分下降不明显(均P>0.05),AD组ADL总分及躯体生活功能、工具性生活功能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而VD组ADL总分及躯体生活功能、工具性生活功能因子分没有明显的变化(均P>0.05)。MMSE分与年龄、病程、GDS评级正相关,与ADL总分负相关,ADL总分与年龄、病程、GDS评级正相关,与MMSE分负相关。反映VD患者的空间感知能力损害较AD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AD与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各具其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AD和VD的诊断和治疗。
- 周惠成陈景清曹中昌李伟李功迎刘华谢传革
- 关键词:ALZHEIMER病随访研究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功能量表A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