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升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3篇引流
  • 2篇乳房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脓肿
  • 2篇乳腺肿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脓肿
  • 2篇腺癌
  • 2篇超声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多发
  • 1篇多发结节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腋窝
  • 1篇溢液
  • 1篇引流术

机构

  • 13篇佛山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周志升
  • 11篇朱大江
  • 9篇陈金桃
  • 6篇植飞雁
  • 5篇郭钊轩
  • 5篇朱婧
  • 4篇马诺
  • 3篇周东华
  • 2篇刘丹
  • 2篇宋锦文
  • 2篇梁颖
  • 2篇吴越
  • 2篇张莉
  • 2篇李秋燕
  • 1篇冯敏清
  • 1篇玛诺
  • 1篇程超
  • 1篇成宇璐
  • 1篇许雪梅
  • 1篇韦德湛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刺抽脓与置管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穿刺抽脓与置管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探讨最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抽脓组(38例)和置管引流组(38例),分别接受穿刺抽脓与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脓肿痊愈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结果穿刺抽脓组与置管引流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94.7%(36/38)与97.4%(37/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穿刺抽脓组患者的脓肿痊愈时间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置管引流组(均P=0.000);穿刺抽脓组和置管引流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7.4%(37/38)和84.2%(3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穿刺抽脓与置管引流术2种微创手术方法对于哺乳期乳腺脓肿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于置管引流术,穿刺抽脓能够显著缩短痊愈所需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
周志升朱大江陈金桃植飞雁
关键词:穿刺抽脓置管引流术哺乳期乳腺脓肿
肿胀麻醉脂肪抽吸配合乳腔镜技术治疗腋窝副乳腺被引量:3
2013年
副乳腺(多乳房症)是乳腺科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亚洲人多发,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发病率为1%~5%,往往伴有局部脂肪组织增生。可以发生在两侧原始乳腺发生线(即Schultze线)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腋窝前缘或正常乳腺的尾部。表现为腋窝前的半球形或不规则隆起。患者多因外观畸形或疼痛就诊。
朱婧郭钊轩周志升宋锦文陈金桃马诺朱大江
关键词:副乳腺腋窝脂肪抽吸肿胀麻醉脂肪组织增生
腔镜手术取乳房注射隆胸材料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腔镜辅助下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9例共17只乳腺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腔镜辅助下行取出术,对切口选择、手术效果及手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只乳房注射式隆胸填充物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腔镜辅助下绝大部分被取出,术中镜下观察创腔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术后3~6月随访,B超检查14只乳腺未发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2只乳房外下象限见少量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1只乳房腺体内见低回声结节。结论:微创腔镜辅助下注射隆胸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可去除大部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术后切口美观,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大江周志升郭钊轩朱婧陈金桃玛诺宋锦文刘丹吴越梁颖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精准型乳腺标本收集器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制精准型乳腺标本收集器,提高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标本收集效果。方法将乳腺中心行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的精准型乳腺标本收集器收集术中乳腺肿物标本,对照组使用普通弯盘收集乳腺肿物标本,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标本核对次数、术后标本处理时间及标本点位对应位置错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标本核对次数及术后标本处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术后标本点位对应位置错误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型标本收集器能精准收集乳腺标本组织,减少术后标本处理时间及标本点位对应放置的错误率,帮助术者便利、安全地处理手术标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张莉植飞雁李秋燕韦慧玲朱大江周志升周东华冯志敏
关键词:乳腺肿块
哺乳期乳腺脓肿腔镜下的分型及处理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脓肿腔镜下分型及相应手术方法。方法 71例乳腺脓肿患者在腔镜辅助下行脓肿引流术,对镜下脓肿的类型及相应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71例患者中,68例引流术后脓液引流彻底,术后(13.3±3.8)d伤口愈合。1例术后堵管改开放式引流,2例术中转开放式引流,术后(31.6±7.2)d伤口愈合。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脓肿引流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护理容易,恢复时间短。根据脓肿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在有选择的病例可以替代传统手术,治疗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大江郭钊轩朱婧周志升陈金桃马诺刘丹吴越梁颖
关键词:乳腺脓肿负压引流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与常规超声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常规超声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ABVS及常规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检出率、部位、类型、病灶大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病灶检出率为62.50%(20/32),ABVS病灶检出率为93.75%(30/32)。ABVS对于病灶的整体检出率以及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直径较小(d<3 mm)的病灶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ABVS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ABVS可从三维多层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及分型,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临床医生评估病情及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宁浩杰韦德湛陈洁莹周志升成宇璐程超罗慧
关键词:乳腺炎
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2月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97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术后切口感染,46例)和未感染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451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可疑危险因素,分析影响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是否化疗、手术时间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乳腺全切(OR=3.164,95%CI为1.214~16.214,P<0.05)、浸润癌(OR=2.614,95%CI为1.064~13.214,P<0.05)、术前白细胞计数(OR=2.221,95%CI为1.221~12.541,P<0.05)、手术时间(OR=3.614,95%CI为1.351~15.154,P<0.05)为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感染,以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周志升朱大江陈金桃植飞雁
关键词:乳腺癌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无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无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loma , 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130个病灶)无乳头溢液症状的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共130个病灶,年龄段主要分布于30~50岁,病灶长径≤10 mm 113个(86.92%),病灶位置距离乳头≤20 mm 84个(64.42%);病理诊断IP合并腺病57个,IP合并纤维囊性腺病43个,IP合并纤维腺瘤48个,IP伴导管上皮增生14个,IP伴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个。随访3~36个月,复发5例,其中4例为IP,1例为导管原位癌。结论无乳头溢液的IP多无典型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可有不典型阳性发现,术前诊断符合率低,可积极手术活检。多发性及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IP患者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应密切随访。
朱婧朱大江周东华郭钊轩陈金桃马诺周志升张颖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超声检查
局部晚期乳腺浸润性筛状癌一例被引量:3
2013年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cribriformcarcinoma,ICC)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8%~3.5%。最早于1983年由Page等提出该病,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加以描述。至2003年WHO新版《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才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予以确认。目前浸滑性筛状癌相关研究及报道较少,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
朱婧朱大江周东华周志升郭钊轩马诺陈金桃许雪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新辅助化疗
妊娠期糖尿病胎死宫内2例临床分析
2011年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23岁,G1P0,以停经6月,多尿3月,头晕眼花,腹痛1天于2010年8月2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LMP:2010年2月8日。既往无特殊病史,配偶体健。查体:体温37.0℃,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mmHg。神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稍干燥,弹性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宫底脐上1横指,扪及频发宫缩,无规律,持续时间长,无阴道流血。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徐智立周志升冯敏清李妙根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胎死宫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