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素雄

作品数:49 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权力
  • 7篇政治
  • 7篇自治
  • 6篇民主
  • 6篇村民
  • 6篇村民自治
  • 5篇政府
  • 4篇社会权力
  • 4篇社会整合
  • 4篇社会组织
  • 4篇社区社会
  • 4篇社区社会组织
  • 4篇农村
  • 4篇自治制度
  • 4篇逻辑
  • 4篇公共服务
  • 4篇村民自治制度
  • 3篇医患
  • 3篇医患信任
  • 3篇政党

机构

  • 19篇温州医科大学
  • 13篇温州医学院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贺州学院
  • 1篇温州市委党校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7篇吴素雄
  • 7篇杨华
  • 7篇吴艳
  • 5篇张泽洪
  • 4篇熊晶晶
  • 3篇吴艳
  • 2篇陈洪江
  • 2篇郑卫荣
  • 2篇陈字
  • 2篇周哲
  • 1篇陈洪江
  • 1篇陈勇
  • 1篇朱静辉
  • 1篇吴思红
  • 1篇吴瑶瑶
  • 1篇李德勋
  • 1篇王姝文
  • 1篇黄文城

传媒

  • 4篇湖北行政学院...
  • 3篇浙江学刊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温州论坛
  • 2篇卫生经济研究
  • 2篇中共杭州市委...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探索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成都行政学院...
  • 1篇新闻界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国民党乡村渗透的制度逻辑:从权力结构均衡分析
2009年
早期国民党通过军事手段获得执政地位,且通过保甲制来控制乡村,但并不意味着其获得了对乡村的支配优势,基于此,国民党组织力图向乡村渗透。为避免"党政合一"造成乡村治理的官僚化,国民党在基层推行"党政分开"并倡导"党义治国",但在当时中央权威不足的背景下,"党国体制"的调整导致了国民党基层治理权力的空洞化和劣化,这意味着社会权力的精英化过程中断,分散的社会权力更无力制约政治权力载体的资源汲取,也就不能阻止破产的、原子化的乡村社会权力载体被反体制精英重新组织化为反体制力量。
吴素雄杨华
关键词:国民党
媒介使用对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影响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1年与2012年的数据,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探讨了媒介使用对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人口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他们的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除了传统媒介电视使用会提高医患信任与广播使用会提高社会信任外,其它媒介的使用都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且传统媒介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力要高于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力,需要改变"受难式"医疗报道框架观,应用建设性的传播方式重建医患信任。新媒介相比传统媒介,降低信任的方向与显著性不同,互联网与手机定制信息"线性负向"显著性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传统媒介在降低信任中基本表现为"U型",而且互联网比手机定制的影响力更大,互联网媒介需要从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逻辑转变,达成重叠共识以重建信任。
张泽洪熊晶晶吴素雄
关键词:媒介使用医患信任社会信任
科研人员职业信用档案的信任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国家提出要加强"科研人员"等21类重点人群的职业信用建设,而既往有关"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视角,论述科研诚信复归机制时,研究者都将科研诚信保障的责任主体落在"国家与单位层面";其实,科研诚信建设的所有措施要发挥作用,最终的责任主体都是科研人员。应从科研人员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出发,抓好科研人员职业信用信息的收集、保存、加工与应用等环节工作,以保护科研人员职业信用档案主体的权益,从而赢得其信任。
张泽洪熊晶晶吴素雄
关键词:信任职业信用档案
民生幸福与公共服务治理:一个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综述
2012年
民生幸福是政府善治的价值导向,公共服务承载着民众对幸福的现实诉求。民生幸福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考察,关注幸福感知的综合性内涵,揭示公共服务作用于民生幸福的内在关联机理和方式,为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和幸福社会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围绕不同领域和主题,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在基础理论、学科视野、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还有待改进或有望突破。
郑卫荣吴素雄
关键词:民生幸福公共服务
从精英治理到民主治理——村民自治制度演进分析被引量:40
2004年
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社区嵌入的深度受到权力、利益和文化三元变量的影响。目前,村级的治理水平仍停留在精英治理的层面上。“精英治理”和“民主治理”的差别在于体制内精英的被选择方式及其自我表现方式的不同。消除这种差别需要提高村民自治制度化水平以及农村社区的公民素质。村级民主治理水平能否不断得以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否保持自觉的、内省的状态、坚持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能否保证其成员不断克服狭隘的理性人偏好并逐渐向道德人偏好转变。
吴素雄陈洪江
关键词:精英治理民主治理村民自治制度农村权力
社区公共服务传递的双重碎片化与协同治理:温州案例被引量:7
2017年
温州社区公共服务传递碎片化形成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下沉及服务购买过程中,既表现为部门业务在社区的分割,也表现为社区合同制治理受治理结构与社区服务生产方的资质、专业工作者素质及评估能力的约束。因此,温州通过政府权力下放、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进行了机构、人员、业务及信息的重组与集成,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中心及孵化基地的权力关系需要在治理结构中明确定位,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吴素雄吴艳
关键词:政府碎片化公共服务
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制度结构与政策选择——以浙江省杭州市为表述对象被引量:4
2012年
社区社会组织具有满足非规模化、异质社会需求的优势。杭州市及地方政府通过强化领导、网络结构调整、平台建设以及政策扶持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但仍存投入不足与权责倒置、评估缺失与科层管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管的社会化。
吴素雄杨华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政府
论村民自治的前提被引量:5
2003年
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情况下 ,国家主动导入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实际的运作中受权力和利益两个基本变量的影响 ,这两个变量是村民自治引入和维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 ,这两个变量也是导致自治模式可能“异化”的最大威胁。要抑制这两个变量的负功能 ,保证村民自治在良性轨道上日渐完善 ,依赖于社区民主和政治民主的生成和成熟度。它们分别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前提。这两个前提能否实现 ,取决于党能否保证其成员克服其理性经济人偏好并向道德人偏好转变 。
吴素雄吴思红
关键词: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民主政治民主
温州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问题与对策
2012年
温州城乡要素的交换状况主要体现为城乡土地资源、资本要素及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分析了导致温州城乡要素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吴素雄吴艳
基层秩序何以可能——传统地方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及其评述被引量:2
2014年
近代之前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地方基层的治理形态又是如何。众多的研究关注到中国乡村治理形态的特殊之处,并且主要形成了结构视角下的中间阶层社会整合与国家权力文化网络整合的视角。社会结构整合论侧重中间阶层的权力支配,国家与地方之间通过士绅、地方精英的正式与非正式治理结合方式维系乡村社会秩序。权力文化整合论则认为乡村社会共享的价值符号、象征、礼仪等权力展示造就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一体性,国家正是运用正式权力的文化网络治理基层。传统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是一种融合了结构与文化的认同治理,这种治理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依赖资源。
朱静辉吴素雄
关键词:乡村秩序结构主义文化网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