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诚
- 作品数:218 被引量:93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组装式社会应激笼
- 本实用新型属实验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装式社会应激笼;其由应激源鼠笼和多个实验鼠笼组成;应激源鼠笼由应激源鼠笼盖、应激源鼠笼身和应激源鼠笼身连接槽组成;实验鼠笼由实验鼠笼盖、实验鼠笼身和实验鼠笼身连接槽组成;应激源鼠笼...
- 杨柳张玉秋俞瑾吴根诚
- 文献传递
- 褪黑素的镇痛作用及其中枢机制分析
- 俞昌喜吴根诚朱崇斌许绍芬曹小定
- 该项目深入探讨褪黑素镇痛作用及其中枢机制、采用多种动物痛阈测定法,探明褪黑素的镇痛作用,分析了褪黑素身体依赖性及镇痛作用耐受性的特定,为褪黑素及其同系为作为镇痛药应用于临床提供有力的动物实验依据;进而采用多学科技术手段,...
- 关键词:
- 关键词:褪黑素镇痛作用镇痛药
- 电针对慢性炎症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环氧合酶表达的影响
- 当前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主要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是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合酶(COXs)而起作用的。关于脊髓 COX-1和 COX-2在慢性痛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确切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课题选用了大鼠...
- 徐红王彦青吴根诚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及围化疗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电针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及围化疗期 T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或手术加化疗及针刺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同时用 MT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 手术后第 3日 ,患者 CD3+ 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明显低于手术前 (P<0 .0 5 ,P<0 .0 1) ,而电针治疗组患者 CD3+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则未见降低 ,与手术组病人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手术后第 10日 ,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基本恢复至手术前水平 ,电针组患者 CD8+ 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5 ) ,CD4 + / CD8+ 比值明显升高 (P <0 .0 5 )。手术并化疗后第 3日 ,CD3+细胞百分率 ,CD4 + / CD8+比值较手术前有降低 ,但统计学上无差异 ,电针能明显提高手术加化疗后第 3日患者的 CD4 + 细胞百分率 (P<0 .0 5 )以及 CD4 + / CD8+ 比值 (P<0 .0 5 ) ,与手术前自身比较 ,电针治疗能提高手术并化疗后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P<0 .0 1,P<0 .0 0 1)。
- 汪军姜建伟蔡三军彭惠婷高艳琴曹小定吴根诚
- 关键词:电针围化疗期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
- 环氧合酶-3:一个新的镇痛靶点?被引量:4
- 2006年
- 环氧合酶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也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靶酶。环氧合酶-3是环氧合酶家族新发现的成员,在犬、人、大鼠及小鼠中的结构、分布和活性不尽相同。环氧合酶-3的功能作用还存在不同观点,但有关它在疼痛发生和镇痛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环氧合酶-3将可能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米文丽王彦青吴根诚
- 关键词:前列腺素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
- 孤啡肽——影响针刺镇痛的一种新因素
- 自从1994年发现阿片受体家族的新成员ORLI受体,1995年底寻找到该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OFQ)以来,现就我所近年来有关孤啡肽参与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的研究作一小结。(1)OFQ在脑内对抗阿片镇痛和针刺镇痛:侧脑室...
- 吴根诚王彦青曹小定
- 针刺研究的世界性影响
- 针刺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源头创新.本文介绍了自20世纪70年代起针刺疗法走向世界的过程,着重提及我国针刺磨醉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世界针联的成立和发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如开的针刺疗法听证会等重要事件.还分析了...
- 曹小定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上海)吴根诚
- 关键词:针刺针灸疗法针刺麻醉
- 文献传递
- β-内啡肽在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采用淋巴细胞转化(淋转)试验法观察到β-内啡肽在浓度为0.3,3,30nmol/L时,可增强亚适量刀豆蛋白A(ConA)(0.625mg/L)诱导的小鼠脾淋转反应,而对未经活化的静止淋巴细胞未见致分裂作用。作者又观察到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可阻断β-内啡肽对小鼠脾淋转反应的增强作用。另外,发现在ConA诱导淋转过程中不同时间加入β-内啡肽,其协同效应从培养起始后24h内最为明显。
- 沈奕姜建伟吴根诚何球藻曹小定
- 关键词:内啡肽淋巴细胞
- 孤啡肽(OFQ)参与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及其中枢机制被引量:6
- 2002年
- 1994年在克隆阿片受体cDNA的过程中,发现一种与阿片受体有较高同源性的受体-孤儿阿片受体(orphan opioid receptor),1995年找到了它的内源性配体-Nociceptin,即Orphanin FQ(OFQ,我国学者将其译为孤啡肽).由于OFQ与经典的阿片肽的氨基酸序列较为接近,而且也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与痛觉密切相关的区域,这提示OFQ参与伤害性感觉的传递和调制.因此,孤啡肽及其受体一经发现,就受到痛觉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我们课题组在这项前沿研究中,在多种动物实验模型上如:电刺激甩尾、热水刺激甩尾、福尔马林炎症疼痛,采用行为学、电生理学(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放电)、免疫组化、推挽灌流、放射免疫、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EC)等多种方法,探索了OFQ在痛觉调制及电针镇痛中的作用.现就我室近年来有关孤啡肽在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 吴根诚王彦青朱崇斌王金兰杨芝兰周敏明曹小定张秀琳
- 关键词:孤啡肽痛觉调制针刺镇痛
- 脂氧素在制备治疗疼痛制剂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镇痛药物技术领域,涉及脂氧素及其类似物在制备治疗疼痛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脂氧素及其类似物可缓解胫骨癌痛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能够抑制脊髓背角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的上调,通过与其...
- 胡珊王彦青王志福吴根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