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耀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镜检查在膀胱癌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之一,目前膀胱镜检查仍然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普通膀胱镜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诊断技术,形成了荧光膀胱镜、窄带成像膀胱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膀胱镜、虚拟膀胱镜以及共聚焦显微膀胱镜等检查手段。这些检查手段提高了膀胱癌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指导膀胱癌的早期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 韦荣超吴承耀张振声许传亮孙颖浩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查
- 肿瘤基底黏膜下水扩张辅助激光切除治疗单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肿瘤基底黏膜下水扩张辅助激光切除治疗单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Cook膀胱黏膜注射针在肿瘤基底周围2cm处黏膜下注射无菌灌注用水,黏膜呈丘状隆起、肿瘤与肌层脱离后,采用钬激光或铥激光沿隆起边缘切除膀胱肿瘤,共治疗12例,常规行肿瘤基底活检,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肿瘤直径0.5~2.3cm。12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术后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3例,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9例;临床分期T19例,T13例。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5ml。12例均未输血,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尿外渗,无电切综合征。基底组织活检阴性。术后持续冲洗1d;留置尿管1~4d,平均3d;术后住院3~6d,平均5d。随访4~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肿瘤基底黏膜下水扩张辅助钬激光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 张振声许传亮孙颖浩杨波王洋沈诞吴承耀徐伟东曾钦松唐亮
- 关键词:激光手术切除黏膜下扩张术
- 超声电子膀胱软镜在泌尿系疾病诊疗中的动物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电子膀胱软镜应用于泌尿系疾病诊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2岁雌性巴马香猪4只为实验模型,以超声支气管镜为雏形,通过B超模式观察不同膀胱充盈量下膀胱各层结构声像图,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模式观察膀胱周围重要血管的声像图,初步总结超声电子膀胱软镜的操作技巧和难点。采用专用一次性抽吸式活检针进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分层定位穿刺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以验证超声分层定位的准确性,探讨超声电子膀胱软镜下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超声膀胱镜可同步显示内镜图像和超声图像。香猪膀胱充盈90m1时,超声内镜下膀胱壁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层次清晰可辨并有助于穿刺针的分层定位,多普勒超声模式下,膀胱周围血管血流信号明显,超声引导穿刺可避免发生血管及周围脏器误伤。16处穿刺点送检组织病理结果与超声分层定位吻合。结论超声电子膀胱软镜诊断治疗泌尿系疾病安全可行,配套器械有待进一步改进。
- 张振声许传亮吴承耀杨波罗睿王海峰王洋邓震唐亮孙颖浩
- 关键词:膀胱动物
- 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报告被引量:4
- 2012年
- 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右腰腹部隐痛不适1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11月10日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扪及大小约15cm×10cm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肾区无叩击痛。B超检查:右侧肝肾间隙处见14.3cm×9.5cm高回声区,边界可辨,内回声不均,可见无回声区。CT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肿块,边界清晰,大小15.1cm×11.3cm×9.6cm,
- 周永强王富博吴承耀景泰乐王洋孙颖浩
- 关键词:腹部隐痛肝肾间隙B超检查肾上腺区侧腹部活动度
- 肾透明细胞癌胃转移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肾癌胃转移临床上相对少见,预后较差。2010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肾癌胃转移患者,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肾癌胃转移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随访,为同行提供参考。
- 吴承耀张振声许传亮王洋曾钦松徐伟东景泰乐沈诞沈剑王富博孙颖浩
- 关键词:肾肿瘤透明细胞癌胃肿瘤肿瘤转移
- “超声膀胱软镜”可辅助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采用超声支气管镜作为"超声膀胱软镜"(超声内镜)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支气管镜(Olympus BF-UC260F-OL8)对22例B超提示膀胱占位的患者行膀胱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初步诊断后改用传统膀胱镜行膀胱镜镜检,对可行活检的19例患者行病变活检术。根据镜检结果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比较超声内镜、传统膀胱镜检查术中的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传统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顺利完成22例超声内镜检查,操作时间4~10 min,平均(6.4±1.2)min,长于传统膀胱镜检时间(5.1±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超声内镜检查VAS为(1.4±0.5)分,低于传统膀胱镜检的(4.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内镜下膀胱壁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层次清晰,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例;左输尿管末段实性占位1例,结合宫颈腺癌术史考虑为局部复发;1例为脐尿管囊肿伴钙化;1例为膀胱肌层平滑肌瘤;1例为腺性膀胱炎。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吻合。结论 "超声膀胱软镜"操作可行,能显示膀胱各层结构及输尿管末端和膀胱外病变,具有痛苦小、无盲区的优点,但在镜头活动度、工作通道设计等方面仍有不足,进一步改进后可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
- 许传亮张振声唐亮吴承耀邓震沈诞王海峰王洋李剑孙颖浩
- 关键词:膀胱疾病膀胱镜检查超声内镜
- “超声膀胱软镜”可辅助用于初发膀胱肿瘤术前分期诊断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采用超声支气管镜作为"超声膀胱软镜"进行膀胱肿瘤分期诊断,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36例初发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术前行"超声膀胱软镜"检查以判断分期。"超声膀胱软镜"镜检后行常规膀胱镜检及活检术,所有患者均行静脉肾盂造影及盆腔CT检查,对于无法确诊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并取肿瘤基底送病理。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传统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比较超声内镜检查及常规膀胱镜检时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结果 "超声膀胱软镜"检查术中VAS明显低于常规膀胱镜检(1.3±0.5 vs 4.3±0.9,P<0.01)。36例初发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经"超声膀胱软镜"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tumor,NMIBT;Ta+T1)2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tumor,MIBT;T2+T3)8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超声膀胱软镜"诊断NMIBT与MIBT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超声膀胱软镜"检查操作可行,痛苦小,能显示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可辅助用于初发膀胱肿瘤术前分期诊断。
- 张振声蔡小兵许传亮邓震吴承耀唐亮王海峰陈俊毅王洋曾钦松徐伟东孙颖浩
- 关键词:膀胱镜检查膀胱软镜内镜超声膀胱肿瘤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肾静脉及属支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 目的探讨后腹腔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及属支损伤的处理对策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4月~2010年5月我科后腹腔镜下行肾癌根治术视频,总结术中肾静脉及属支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手术均采用3个Trocar:第1个Tro...
- 许传亮高旭张振声曹欢侯建国吴震杰吴承耀沈诞孙颖浩
- 关键词:肾静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根治性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高侵袭性膀胱癌细胞系筛选及其裸鼠多器官转移模型的建立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内培养筛选出高恶性度、高转移潜能的膀胱癌细胞系,构建膀胱癌裸鼠多器官转移模型,以期为进一步转移性膀胱癌的研究和诊疗奠定基础。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系原位种植于裸鼠膀胱成瘤后(5周),取出原位瘤进行细胞培养,经胶原酶消化处理后以RPMI1640培养液+10%胎牛血清培养。采用差异性胰酶消化法进行传代以去除间质细胞。细胞系稳定传代(20代)后原位种植于6只裸鼠膀胱。5周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情况。取下原位瘤体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是否为膀胱尿路上皮来源。结果成功筛选出高侵袭性膀胱癌细胞系(T24M细胞系),T24M的细胞形态稳定,已经传至第86代,细胞形态和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变化,且T24M细胞冻存复苏后的生长状态良好。将T24M细胞系稳定传代后(20代)种植于6只雌性裸鼠膀胱,35d后处死,解剖后发现,6只裸鼠均荷瘤成功且发生远处转移,平均每只裸鼠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数为7个(5~9个),包括髂血管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和肝转移等,转移发生率为6/6,成功建立膀胱癌裸鼠多器官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24细胞系和T24M细胞系裸鼠膀胱原位肿瘤均高表达角蛋白CKAE1,可证实裸鼠肿瘤均来源于尿路上皮。结论膀胱癌裸鼠多器官转移模型成功建立。T24M细胞系和裸鼠多器官转移模型可用来进一步研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
- 徐伟东许传亮任善成王富博吴承耀韦荣超孙颖浩
- 关键词:膀胱癌T24
- ImmuKnow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肾移植受者CD4^+T细胞的三磷酸腺苷水平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免疫调节能力,但其对肾移植受者体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ImmuKnow检测技术对肾移植受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监测作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对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并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的受者24例,以各项移植前指标匹配、接受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48例作为对照。两组受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第14,30,60,90,180天,以及在发生急性排斥或感染时抽取静脉血,以ImmuKnow法检测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个月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急性排斥和移植后总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巴利昔单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受者移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12例、巴利昔单抗组26例发生了移植后感染,这些受者发生感染时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病情稳定时(P<0.01)。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可有效降低肾移植受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ImmuKnow法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可有效反映受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 陈书尚蔡锦全吴承耀邓震朱凌峰周浩王庆华谭建明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肾移植巴利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