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峻立

作品数:70 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胰腺
  • 23篇切除
  • 17篇切除术
  • 14篇胰十二指肠
  • 14篇胰十二指肠切...
  • 14篇十二指肠
  • 14篇十二指肠切除
  • 14篇肿瘤
  • 12篇胰腺炎
  • 12篇腺炎
  • 1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1篇十二指肠切除...
  • 9篇手术
  • 9篇外科
  • 8篇细胞
  • 8篇急性胰腺炎
  • 7篇诊治
  • 7篇腺癌
  • 7篇壶腹
  • 6篇胰腺癌

机构

  • 66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0篇吴峻立
  • 63篇苗毅
  • 55篇蒋奎荣
  • 55篇戴存才
  • 49篇钱祝银
  • 44篇徐泽宽
  • 32篇陈建敏
  • 30篇高文涛
  • 30篇刘训良
  • 27篇郭峰
  • 24篇李强
  • 19篇奚春华
  • 18篇陆子鹏
  • 17篇卫积书
  • 6篇褚朝顺
  • 4篇杨桂元
  • 4篇谢黎
  • 4篇郭锋
  • 4篇黄东亚
  • 2篇刘小丰

传媒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江苏省第五次...
  • 4篇胰腺病学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35例Whipple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961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胰头及壶腹部肿瘤施行的33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P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4%(122/335),手术死...
徐泽宽苗毅刘训良钱祝银戴存才蒋奎荣吴峻立
文献传递
动脉优先入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技术要点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利用动脉优先入路(artery first approach)早期探查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腔干以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并完成以SMA及腹腔干为轴的右侧神经及淋巴组织的完全切除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胰腺外科中心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27例实施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术前均疑诊为“胰头癌”,且术前CT判断均为交界性可切除者。8例行内引流手术,2例行全胰切除术,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5例行联合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切除,1例行肝总动脉切除,2例行扩大右侧胰腺切除术。手术时间(281.28±78.53) min (133~354 min),术中出血(352±537) mL (189~1 352 mL)。无术后死亡,无因并发症再次手术者。结论 动脉优先入路适合于术前判断为交界可切除病例,具体的入路方式需根据肿瘤位置以及侵犯情况灵活采用。
高文涛蒋奎荣吴峻立钱祝银戴存才李强苗毅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系膜上动脉
胰高血糖素瘤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提高对GCGN的认识,改善其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国内文献GCGN 25例及本院4例的诊治资料。结果 86.2%(25/29)患者有典型的GCGN特征,但几乎所有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曾被误诊。其中行胰体尾切除18例,Whipple手术及胆肠吻合各1例,肿瘤局部切除或摘除术2例,7例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病理结果示24例恶性,3例良性,2例性质不确定。治疗后多数患者短期内皮疹消退,症状改善,随访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结论 GCGN临床少见,尤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者极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及GC测定有助于诊断。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辅以化疗等措施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训良苗毅戴存才吴峻立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下腔静脉瘘1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蒋奎荣钱祝银李强褚朝顺徐泽宽戴存才吴峻立王杰苗毅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经膀胱引流全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术式 ;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 ;供体门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胰腺外分泌经膀胱引流。结果  18只大鼠移植成功 ,早期移植胰腺血供良好。
李文成刘训良吴峻立
关键词:胰腺移植动物模型
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1例报告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近期应用腹腔镜行胰岛素瘤摘除术1例。患者女性,44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符合胰岛素瘤诊断,于2004年4月全麻下行经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术中显露胰颈部上缘...
苗毅孙跃明徐泽宽吴峻立戴存才钱祝银蒋奎荣奚春华
文献传递
溶血卵磷脂对胰腺炎大鼠脱髓鞘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腺炎时胰酶的作用产物之一,溶血卵磷脂(Lysopnosphatidykholine,LPC)对胰腺炎大鼠是否有脱髓鞘作用。方法:首先将SD大鼠用Aho KJ法制成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随后从实验组大鼠的尾静应...
钱祝银刘小丰苗毅刘训良徐泽宽戴存才蒋奎荣吴峻立奚春华楮朝顺
文献传递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胰腺移植再灌注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2003年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对胰腺移植物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分为假手术组、非治疗组和治疗组 ,术后 1、 3、 6h采血测定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术后 6h测血清淀粉酶 (Ams)。 结果 :术后 6h ,治疗组ET水平显著低于非治疗组 (P <0 0 1) ;非治疗组术后NO浓度在 3h、 6h显著低于治疗组 (P <0 0 1)。 结论 :己酮可可碱对胰腺移植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文成刘训良吴峻立
关键词: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己酮可可碱血管内皮细胞血清淀粉酶
区域性和全身性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区域性和全身性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2月收治SAP67例,入选条件:①SAP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符合1996年制订的第二次方案;②发病时间在72h内;③暂无急诊手术指征。符合上述条件者共计4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组1(区域灌注组)、组2(全身给药组),病例数分别为27例和19例。组1采用改良Sheldinger法经股动脉分别插管至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及胰大动脉近端、肠系膜上动脉左右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背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两组均行深静脉置管。两组除一般支持治疗外,组1经股动脉插管持续予生长抑素14肽、抗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时间为5~7d。而组2则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给予上述药物。结果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3±2.2)d和(28.4±4.3)d,感染发生率为14.8%和52.6%,治愈率为96.3%和57.9%,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区域灌注对SAP的治愈率高于常规静脉给药,并在防止感染发生及SAP重型化方面优于全身给药组。
钱祝银刘训良苗毅冯跃良徐泽宽戴存才蒋奎荣李强吴峻立杜竞辉李麟荪施海兵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胆道疾病处理的体会
2008年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是因胆道疾病而诱发的AP,其病因主要是胆囊(或胆管)结石迁移过程中造成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或嵌顿在Vater壶腹,导致胆汁胰液逆流致胰酶激活,继而产生胰腺和全身炎性反应。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单纯由胆道疾病导致的BAP38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李强苗毅徐泽宽钱祝银戴存才蒋奎荣吴峻立高文涛郭峰陈建敏谢黎杨桂元张正伟
关键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疾病处理ODDI括约肌VATER壶腹全身炎性反应酶激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