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兴利

作品数:76 被引量:44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血管
  • 24篇老年
  • 20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4篇细胞
  • 12篇心病
  • 12篇冠心病
  • 10篇心肌
  • 10篇血管平滑肌
  • 10篇血管平滑肌细...
  • 10篇平滑肌
  • 10篇平滑肌细胞
  • 10篇肌细胞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脂蛋白
  • 8篇蛋白
  • 8篇心肌梗死
  • 8篇介入
  • 7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76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聊城市人民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二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 1篇睢县中医院

作者

  • 76篇吴兴利
  • 41篇王士雯
  • 31篇卢才义
  • 23篇杨丁友
  • 22篇赵玉生
  • 22篇薛桥
  • 14篇张玉霄
  • 14篇刘鹏
  • 13篇杨中苏
  • 10篇陈瑞
  • 9篇刘玲玲
  • 8篇朱梅
  • 8篇高玉玲
  • 8篇晏沐阳
  • 7篇李玉峰
  • 7篇颜伟
  • 7篇陈琪
  • 7篇黄广勇
  • 6篇徐雅琴
  • 6篇李德印

传媒

  • 13篇中华老年多器...
  • 5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难题。心血管疾病作为代表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运动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群运动能力及运动量的减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存在相关性。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含量减少和(或)功能减退为表现的疾病,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紧密。本文拟总结近年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相互作用、潜在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治疗等多层面进行介绍,使上述疾病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
马铮杨新春吴兴利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共病
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以Cypher支架为标准,评价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EXCEL支架)治疗冠心病(CAD)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比研究方法,根据入选和剔除标准入选60例CAD患者,根据所置入支架分为EXCEL组(n=32)和Cypher组(n=28);相同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支架置入;以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再狭窄率、直径狭窄程度和晚期管腔丢失(LLL)为研究终点评价EXCEL支架治疗CAD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结果平均随访(6.04±2.12)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均为0;EXCEL组27例(84.38%)和Cypher组10例(35.71%)于术后平均(6.04±2.12)个月接受了定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各组再狭窄率均为0;直径再狭窄率分别为(5.98±5.52)%和(5.21±6.3)%,LLL分别为-(0.02±0.09)mm和-(0.01±0.07)mm,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雷帕霉素及其聚合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EXCEL支架治疗CAD安全有效。在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预防再狭窄和LLL方面可获得与Cypher支架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
张玉霄卢才义薛桥刘鹏颜伟吴兴利陈瑞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西罗莫司
丹参多酚酸盐对UAP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V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5)及SVL治疗组(SVL组,n=33),观察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24 h及1周,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与18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治疗前,UAP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n=18)明显升高(均P<0.01)。常规治疗组支架置入后24 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VL组支架置入术后24 h,IL-8和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IL-6的水平降低不明显;1周后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并且较常规治疗组支架置入后24 h和1周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SVL可能通过调节IL-6、IL-8和TNF-α的表达,减轻冠脉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对UAP患者及支架置入后发挥较全面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吴兴利李德印李金珉颜伟卢才义朱梅陈琪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置入术丹参多酚酸盐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004年
吴兴利高玉玲杨丁友杨中苏王士雯
关键词:伊贝沙坦疗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EH
磷酸酶PHLPP1转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磷酸酶PHLPP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基础表达及转基因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分3组处理,分别为未转染组、转染pcDNA3-GFP组和转染pcDNA3HA-PHLPP组。通过构建pcDNA3HA-PHLPP1质粒并瞬时转染HUVEC。以细胞计数及噻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 ting定量磷酸酶PHLP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础状态下HUVEC不表达PHLPP1。转染pcDNA3HA-PHLPP1组明显增加PHLPP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pcDNA3-GFP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3组的细胞增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MTT吸收度A值分别是0.134±0.015,0.133±0.014,0.137±0.016,细胞计数为(8.293±0.962)×105,(7.937±0.101)×105,8.127±0.112)×105。结论 PHLPP可能不是调节HUVEC增殖的最重要信号蛋白。
吴兴利杨丁友颜伟尚爱加卢才义许会彬王士雯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基因细胞增殖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将63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丹红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丹红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丹参多酚酸盐组的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TNF-α下降程度优于丹红组(P<0.05)。结论IL-1、IL-6和TNF-α可能不同程度参与老年UAP的病理生理进程。丹红注射液和丹参多酚酸盐均能缓解老年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所用治疗剂量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降低IL-1I、L-6和TNF-α水平,而且丹参多酚酸盐的降低TNF-α作用较丹红注射液显著,此可能是两者的免疫药理学机制及其差别之一。
吴兴利李金珉李德印杨丁友高玉玲朱梅陈琪许会彬赵玉生
关键词: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细胞因子
伊贝沙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 (Ir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兔 VSMC分 6组处理 ,即对照组 ,低密度脂蛋白组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组 ,Irb不同浓度组 ,Irb不同时间组及 Irb+ox L DL 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 TNFα,IL- 6 ,IL- 8水平。结果 :ox L DL(5 0 m g/L)对 TNFα,IL- 6 ,IL- 8分泌水平于刺激后 8h增加至 6 .4~ 8.5倍 ;Irb呈浓度 (0 .0 1~ 10 0 μmol/L)、时间 (1~ 2 4 h)依赖地抑制基础及 ox L DL 刺激的细胞因子分泌 (与对照组比较均 P<0 .0 5 )。结论 :Irb可能通过抑制基础及 ox L DL
吴兴利王士雯施伟伟杨丁友高玉玲赵玉生
关键词:脂蛋白类LDL伊贝沙坦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活素类
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Perclose血管缝合的临床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诊疗术后Perclose血管缝合止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4例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97例应用Perclose缝合器止血(称缝合组),107例应用手工压迫止血方法止血(称对照组)。分别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缝合组:缝合成功率92.8%;止血时间1.9±1.2min;下肢制动时间4.0±0.9h;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一次止血成功率93.5%;止血时间27.5±10.5min;下肢制动时间22.0±4.3h;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7%。统计学处理显示:缝合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16,P>0.05);缝合组的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止血=17.3熏t制动=29.3熏P<0.01);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缝合组(χ2=8.7熏P<0.01)。结论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处理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血管安全有效,与手工压迫止血比有以下优点:①止血时间和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因制动给患者带来的不适;②明显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缺点:Perclose血管缝合的直接费用较高。
张玉霄卢才义刘鹏刘玲玲黄广勇晏沐阳翟金月吴兴利薛桥
关键词:止血血管造影
长期β阻滞剂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测定心电图 (ECG)最大P波持续时间 (PWM)和P波离散度 (PWD)的变化 ,探讨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房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 30例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 ,测定入选和随访结束时 12导联ECG的PWM和PWD。结果 入选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脉搏(AP)、左室内径 (LV)、左房内径 (LA)、左室射血分数 (LVEF)、PWM和PWD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各参数明显降低 (LVEF除外 ,P均 <0 0 0 1)。对照组治疗后各参数 (LVEF除外 ,P <0 0 1)均增加 (AP ,P <0 0 1;LV ,P >0 0 5 ;LA ,P<0 0 5 ;PWM ,P <0 0 0 1;PWD ,P <0 0 0 1)。治疗后两组差别显著 (P <0 0 0 1)。观察组房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CHF患者PWM和PWD ,使CHF患者房颤发生率下降 。
姚恒臣孔祥泉王晓华周敏于珂吴兴利
关键词:P波离散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008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础研究及单中心临床试验已经初步观察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动物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疗效与安全性,认识其对心血管终点事件等的影响和可能的血液学等副作用,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为急性心肌梗死等相关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和思路。
吴兴利王士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促红细胞生成素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