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小康

作品数:111 被引量:70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39篇哲学宗教
  • 36篇社会学
  • 23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1篇社会
  • 36篇心理
  • 31篇会心
  • 25篇医患
  • 23篇心理学
  • 23篇心态
  • 23篇社会心态
  • 19篇社会心理
  • 18篇理学
  • 12篇医患关系
  • 10篇医患信任
  • 10篇社会心理学
  • 7篇心理健康
  • 7篇信任
  • 7篇社会治理
  • 7篇潜规则
  • 7篇躯体
  • 7篇躯体化
  • 6篇社会学
  • 6篇文化心理学

机构

  • 105篇南开大学
  • 7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商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经济科学出版...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10篇吕小康
  • 33篇汪新建
  • 5篇张慧娟
  • 4篇刘颖
  • 3篇王丛
  • 2篇陈子晨
  • 2篇钟年
  • 2篇朱振达
  • 2篇武迪
  • 1篇刘洪志
  • 1篇汪新建
  • 1篇史梦薇
  • 1篇王俊秀
  • 1篇周明洁
  • 1篇彭凯平
  • 1篇范会勇
  • 1篇伍承聪
  • 1篇朱金香
  • 1篇甘怡群
  • 1篇李会杰

传媒

  • 11篇南京师大学报...
  • 9篇西北师大学报...
  • 9篇心理技术与应...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6篇心理科学
  • 5篇南开学报(哲...
  • 5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城市观察
  • 3篇心理学探新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社会心理...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心理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社会科学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社会学研究
  • 2篇应用心理学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

  • 10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西方家庭治疗领域的新趋势被引量:17
2007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本流派林立的家庭治疗领域出现了一种整合性的理论思潮和实践取向。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对整合性理论的构建,二是技巧层次上的整合,三是对促成疗效的共同因素的综合。整合模式注重理论的多维性与情境性,注重实证研究与经验积累,并强调来访者自身的作用,其长处在于它的综合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但也由此带来治疗价值的冲突等深刻问题。治疗者应更注重整合策略,并关注治疗中的文化、性别、价值观及职业道德问题,以达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判断一个整合模式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
汪新建吕小康
关键词: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来访者
智能时代的社会心态及其治理:以ChatGPT引发的心态危机为例
2023年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发社会结构的变革与社会心态的变迁。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网络空间中社会心态与社会行为的边界日渐模糊,网络行为的主体除了真实的网民外还逐渐嵌入包括ChatGPT在内的各类基于算法驱动的非人类智能体,人机关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以突破人类对语言能力的垄断,加剧了人类对自身作为地球上唯一“智能体”的价值忧虑,进而引发全人类对自身之本体存在感的心态危机。为此,智能时代的社会心态治理与社会机制设计,应以更充分地保障人类自身的主体价值为根本旨向,使未来的美好生活能够容纳人类自身的存在。这也召唤着一种充满人性的社会心理学的复兴。
吕小康杨婷婷
关键词:智能体
逻各斯与反逻各斯: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不同气质及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被引量:3
2016年
对心理本质的不同理解是造成中西方心理学传统的主要分野之一。受西方哲学中追求理性和逻辑的逻各斯主义影响,西方主流心理学着重刻画人类心理的理性一面。中文语境下的心理学传统则存在明显反逻各斯立场,它更重视心理的情感一面,力图通过情感的体验而说明自身心理的真实存在,重视发挥自身心理的作用,通过其功能来认识心理。中国本土心理学应注重传承这一本土传统,建立人文主义导向的理论视角,直面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主观性"主题,以对自身文化心理充分信任的姿态展示中国人的心理世界并与世界同行进行平等的交流。
吕小康王丛汪新建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理论心理学
《中国住房企业改革与环境保护》简评
1999年
吕小康
关键词:住房改革国有企业环境保护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应用心理硕士(MAP)的发展方向被引量:4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存在三个基本趋势:远程心理干预成为应急心理健康服务的主导模式,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成为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的基础需求,多元交叉、协同融合成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基本方式。反观当下承担心理学职业化人才培养重任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存在体量小、对口少、门槛低、与学术硕士的培养界限模糊不清、以及忽视了国家治理需求等问题。为此,还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对接市场需求与治理需求,鼓励差异化的培养模式;统筹协调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招生导向与培养规模,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教育、校地融合等多元化培养模式,从而推进专业硕士学位的长远健康发展。
吕小康童笑男伍承聪伍承聪汪新建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从工具到范式:假设检验争议的知识社会学反思被引量:5
2014年
统计工具的建构与运用不能脱离知识生产的情境脉络,其中渗透着建构者和运用者的个人主张与其所在学科的整体价值追求。原假设显著性检验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最为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其流行并非因为方法论本身的精确无误,而在于它虽存有争议并因此招致严厉批评,但仍简洁有效地满足了研究者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与确定性、以期将自身所在的学科塑造为一门科学分支的主观期待。因此,这一方法就从一个普通的统计工具上升为一种学科范式,起到了收敛学科的精神指向、提供模式化的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科内部知识较快发展的功能。
吕小康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范式科学知识
时尚消费:意义表达与自我建构的工具被引量:10
2005年
本文视时尚消费为一种文化现象,并在麦克莱肯的意义转移模型基础上提出意义互动模式,强调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地位和时尚消费的创造性功能,指出消费者不仅接受着文化内涵,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解构和重构积极地进行着意义和自我的建构。作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消费就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意义表达和自我建构的工具。
汪新建吕小康
关键词:文化现象
消费不平等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
2018年
为研究社会地位在消费不平等与社会信任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居民个人和家庭社会地位的中介效应显著,消费差距通过降低社会地位进而影响社会信任水平。在消费差距大的地区,居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较低,消费差距显著降低了家庭的社会地位水平;高社会地位的人有着更高的社会信任水平,低社会地位的人有着较低的社会信任水平,从而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社会信任水平。
吕小康付鑫鹏武迪
关键词:社会信任社会地位
数学信息线索下论文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2015年
数学模型的使用会影响个体对陌生论文的学术水平评价,并受个体的专业背景、对数学模型的态度、文本内容及心理距离的影响。通过在文理科背景的论文摘要中分别加入有无解释的无关数学模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论文评价存在差异,人文历史背景被试对数学模型态度更为消极;无关解释和文本内容交互影响论文评价,数学模型解释对于文科性质论文的影响更大;不同心理距离下,论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吕小康高树青
关键词:论文评价
中国失业问题初探
当今世界,失业已日益成为一个受各方面广泛的关注的话题。21世纪,对 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综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失 业情况,50~60年代曾经是欧美就业的黄金...
吕小康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