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守茂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配体
  • 5篇催化
  • 4篇有机化学
  • 3篇噻唑
  • 3篇噻唑基
  • 3篇芳酮
  • 3篇不对称还原反...
  • 2篇原子
  • 2篇手性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2篇二酮
  • 2篇非天然氨基酸
  • 2篇拆分
  • 1篇毒性
  • 1篇对映
  • 1篇对映选择性
  • 1篇新课改
  • 1篇选择性
  • 1篇学习能力培养

机构

  • 12篇咸宁师范高等...
  • 7篇四川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国立中兴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 1篇武汉化工学院
  • 1篇西昌师范高等...

作者

  • 20篇吕守茂
  • 6篇谢如刚
  • 6篇周海兵
  • 4篇刘波
  • 3篇周孝瑞
  • 3篇张培志
  • 2篇杨登贵
  • 2篇祝巨
  • 2篇赵胜芳
  • 2篇周忠远
  • 2篇陈新滋
  • 1篇丁亚玲
  • 1篇张骥
  • 1篇敖波
  • 1篇孙晓霞
  • 1篇陈年友
  • 1篇杨绪红
  • 1篇俞远志
  • 1篇李艳
  • 1篇王红玲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咸宁师专学报
  • 3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合成化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和二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被引量:3
2001年
方酸与正丁醇回流生成方酸二正丁酯 ,后者与等物质量的氨基醇反应生成手性方酰单氨基醇酯 ,与 2倍以上物质量的氨基醇作用则生成具有C2 对称的手性方酰二氨基醇配体 .新合成的 2~ 6五个配体用于原位制备手性口恶唑硼烷催化前手性芳酮及二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产物手性仲醇的化学得率和ee值分别为 85%~ 98%和 35%~ 98% ,新化合物的结构已被IR、1HNMR。
吕守茂周海兵谢如刚
关键词:芳酮不对称还原反应手性配体
6-羟基喹啉合成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2000年
报道了用甘油和对氨基苯酚在对硝基苯酚、浓硫酸、硼酸和硫酸亚铁作用下一步合成 6 -羟基喹啉的合成法 .
敖波吕守茂杨占坤谢明贵
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的设计合成被引量:1
2001年
方酸与不同烃基结构的醇反应生成相应的方酸二酯 ,继而与手性氨基醇作用合成了方酸C-3位含酯氧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 .手性方酰胺正丁脂经水解或与硫氢化钠作用分别得到 C-3位含羟基和巯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 .上述新型配体与硼烷作用形成的手性口恶唑硼烷可用于前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 .所有新型配体的结构已被 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
吕守茂周海兵谢如刚
手性方酰胺配体的合成及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被引量:4
2003年
手性1,2-环己二胺和1,2-二苯基乙二胺分别与2倍以上物质的量的方酸二酯反应可得含C2对称的手性方酰胺配体4和6以及少量单取代产物5.当1,2-二苯基乙二胺与等物质的量的方酸二正丁酯的乙醇溶液在回流温度下反应时则得关环产物7.上述新配体可用于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产物仲醇的化学得率和ee值分别为45%~98%和25%~71%,所有新配体的结构均被IR,1H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吕守茂周海兵谢如刚
关键词:不对称加成反应配体
一种判断有机立体化学反应产物结构的简单方法
2003年
归纳了烯烃的加成、醇及卤代烃等化合物的β 消去、周环反应等反应产物的立体结构与反应物结构和反应历程的关系,探索出一种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推知这些有机立体化学反应产物结构的方法。
赵胜芳陈年友吕守茂
关键词:有机立体化学周环反应
确定手性分子R/S构型的简易方法
2008年
针对有机化合物分子楔形式及环状结构式中手性碳原子构型难以快速、准确判断的问题,介绍一种根据最低次序基团所处楔形式中位置的不同,通过在纸平面上直接操作的方法,方便快捷地确定出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并根据IUPAC命名原则,阐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保证了该类结构式构型判断的准确性。
吕守茂张培志周孝瑞
关键词:手性碳原子R/S构型
N-方酰麻黄碱配体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被引量:3
2001年
方酸与醇反应生成方酸二酯 ,后者与天然麻黄碱反应得到 N -方酰麻黄碱或 N -方酰双麻黄碱 .单 N -方酰麻黄碱与脂肪胺及硫氢化钠等反应合成了 C-3位含氮和含硫的系列配体 .首次将这些方酰麻黄碱配体经原位制备手性唑硼烷催化前手性芳酮及二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得到化学产率和 e.e.值分别为 85 %~98%和 5 2 .5 %~ 87.4 %的手性仲醇 .新化合物的结构已用 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化合物 4 b的晶体结构用
吕守茂周海兵张骥谢如刚周忠远陈新滋杨登贵
关键词:配体二酮
一类含噻唑环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1)
1997年
刘波吕守茂
关键词:噻唑基氨基酸
新型手性方酰胺基醇配体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方酸经酯化后与手性氨基醇反应 ,继而与脂肪胺作用合成了六个新型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 .研究了它们经原位制备成手性口恶唑硼烷后 ,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 ,得到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 (ee)值为 30 %~ 76 % .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已被IR ,1HNMR ,MS及元素分析所证实 .
吕守茂周海兵谢如刚孙晓霞
关键词:芳酮
新型手性方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被引量:7
2001年
方酸经酯化后与手性氨基醇反应,继而与脂肪胺、硫醇等作用,首次合成了11个新型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研究了它们经原位制成手性唑硼烷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的性能,得到手性仲醇的化学产率和e.e.值分别为88%~98%和42%~81%.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 1H NMR,MS及元素分析证实,4b的绝对构型经X射线衍射确认.
吕守茂周海兵谢如刚周忠远陈新滋杨登贵
关键词:芳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