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利丹

作品数:40 被引量:1,33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2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人口
  • 10篇儿童
  • 9篇留守
  • 9篇流动人口
  • 9篇教育
  • 8篇留守儿童
  • 6篇农村
  • 5篇人口流动
  • 5篇家庭
  • 4篇人口普查
  • 4篇农村留守
  • 3篇义务
  • 3篇义务教育
  • 3篇人口迁移
  • 3篇迁移
  • 3篇流动儿童
  • 2篇第六次全国人...
  • 2篇第六次人口普...
  • 2篇学龄
  • 2篇照料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4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33篇吕利丹
  • 20篇段成荣
  • 4篇王宗萍
  • 3篇刘涛
  • 2篇郭静
  • 2篇杨舸
  • 2篇秦敏
  • 1篇刘涛
  • 1篇邹湘江
  • 1篇哈巍
  • 1篇宋全成
  • 1篇靳永爱
  • 1篇刘小珉
  • 1篇秦敏
  • 1篇王非

传媒

  • 9篇人口研究
  • 4篇南方人口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社会治理
  • 1篇人口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37
2013年
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括和分析全国流动儿童的人口学特征、迁移特征和受教育状况等关系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情况。流动儿童规模庞大、增长迅速、且分布高度集中,多数来自农村;跨省流动儿童约占三分之一;他们作为父母的随迁者已属于长期流动的人口;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有所好转,但情况依然不乐观,仍然有2.94%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分析结论期望能为流动儿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的依据。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
关键词:流动儿童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受教育情况
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人口变动基本事实和发展挑战被引量:21
2018年
文章以2000、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我国儿童人口基本特征及其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分析我国儿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人口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包括儿童规模止降趋稳、城镇儿童规模稳步增长、农村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少数民族儿童占比增加、无子女家庭比例增加、多子女家庭比例持续降低等。当前儿童生存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和留守儿童规模仍然巨大且城镇留守儿童规模日趋壮大、儿童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凸显、父母照料缺失日益严重、义务教育仍面临挑战等。文章最后从提升贫困地区儿童福利、促进儿童照料市场化、改善教育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吕利丹阎芳段成荣程梦瑶
关键词:家庭照料义务教育性别结构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儿童
人口流动与儿童教育:基本事实与解释被引量:7
2017年
文章利用重庆市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描述和初步解释人口流动与儿童教育的关系,特别比较父母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同住的农村儿童和流动到城市的农村儿童在在校率、教育完成率和教育递进率上的差异。通过使用更大的样本和更精细的儿童类型定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人口流动与儿童教育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在校率和教育递进率上,农村留守儿童最高,与父母同住的农村儿童其次,流动到城市的儿童最低;在教育完成率、特别是初中教育完成率上,3类儿童的相对大小完全相反。3类儿童教育状况的差异随着儿童性别、父母教育程度和户籍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收入效应、亲子分离效应和制度隔离效应可能是3类儿童教育差异的原因。
吕利丹王非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儿童教育制度壁垒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35
2013年
依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文章对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展现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减弱、家庭化进程已完成第二阶段并开始向第三阶段过渡、流向仍呈现向沿海地区集中但已展现出分散趋势、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等一系列明显特征;流动人口面临的失业增加、社会保障缺失、子女教育、社会融入等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问题。流动人口将扎根城市并大量存在,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制定应该以此为基础,关注新生代和流动人口子女、重视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福利、加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口普查流动特点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被引量:42
2017年
对流动人口形势的不同判断,会在流动人口相关服务管理规划、制度安排及政策引导方面引发不同的社会结果,关系重大。为此,我们组织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等机构二十余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围绕流动人口减少568万这一“历史事件”反映的流动人口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影响等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的总体形势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
关键词:专业团队
迁徙中国视野下我国县域人口流动状况与发展挑战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从跨县流动和县内流动两方面,系统地梳理了2000年以来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县域人口跨县流动活跃性正迅速增强,净流出活跃型县域数量迅速增加,跨县流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跨县流出人口的中老年化趋势明显、省内流动占比增加、流动原因趋于多元。与此同时,净流入活跃型县域和跨县流入人口的增长缓慢,跨县流入人口中,老年人占比有所下降、省内人口占比不断提高、社会型流动占比有所降低。我国县内流动人口规模止升趋降,乡城流动稳占主流,县内流动儿童和老人规模持续扩大,家庭、教育和宜居成为县内流动主要原因。我国县域已由乡土时代步入迁徙时代,人口流失加快了县域人口负增长转变,区域分化提升了分类治理难度,流留儿童带来学校教育和亲情双重挑战,流留老人增加提高了养老公共服务需求,人口流动重塑了县域家庭结构。基于此,要妥善应对县域人口流失、强化县域的分类施策和公共服务多样化供给。
段成荣盛丹阳吕利丹邱玉鼎梅自颖
关键词:县域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被引量:99
2019年
从人口转变的历史过程来说,人口转变经历了从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再到以人口迁移和流动为主导的变化过程。当死亡率和生育率均已下降到很低水平时,人口迁移和流动就自然而然地步入人口舞台的中央,成为影响人口形势的关键因素(顾宝昌,2010)。然而,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却大多以生育和死亡转变为中心,较少关注到人口的迁移流动转变。事实上,人口变动不仅包括生育和死亡的自然变动,同时也包括迁移流动变动。一定意义上来说,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只是生育、死亡的自然变动理论,尚不是完整的人口转变理论。
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
关键词:人口迁移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人口形势人口变动
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统计口径、分类和基本趋势被引量:5
2019年
文章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历年人口普查数据等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文章在老年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分类和关于中国老年迁移人群的基本特征描述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使用针对"老年人口"而言更适用的口径界定出四类老年迁移人口--劳动迁移者、失能迁移者、健康退休迁移者和家庭供养迁移者,对四个老年迁移群体的规模、结构和主要经济社会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老年迁移人口快速增长,老年人口的迁移行为与其健康状况、经济社会地位、代际关系密切关联;退休迁移者规模最大,失能迁移者增长最快,劳动迁移者也在增长,家庭供养迁移者规模小幅下降;四类老年迁移人群的经济社会特征截然不同,对应不同养老支持和服务需求。
吕利丹杨舸付晓光
关键词:失能
我国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各项基础信息也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15-17周岁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针对大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重点阐述了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家庭关爱和引导状况等。
段成荣杨舸吕利丹
关键词:大龄农村留守儿童
我国农村留守人口规模、家庭结构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2000年、2010年全国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三个年份的农村留守人口及家庭户规模并判断其发展趋势,进一步甄别农村留守家庭居住类型得出:两代或三代人共同留守仍是主要类型,其中三代人共同留守比例增加,独自留守的比例锐减,与其他人留守的比例大幅上升,体现出留守家庭及成员的生存发展策略。据此研究进一步提出理论思考:依托农村社会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家庭建设;在“结构与行动”框架下理解农村留守问题;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应当嵌入家庭视角。
秦敏吕利丹
关键词:人口流动家庭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