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绍通

作品数:34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阿尔茨海默病
  • 14篇血管
  • 11篇动脉
  • 7篇蛋白
  • 7篇血管性痴呆
  • 7篇轻度
  • 7篇痴呆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动脉狭窄
  • 5篇血管内支架
  • 5篇血管内支架成...
  • 5篇支架成形术
  • 5篇内支架
  • 5篇内支架成形术
  • 5篇PET
  • 5篇成形术
  • 4篇轻度认知
  • 4篇颈动脉

机构

  • 28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医学科...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老年医...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4篇向绍通
  • 31篇徐书雯
  • 18篇肖豪
  • 16篇陈伟平
  • 14篇黄越冬
  • 13篇胡方方
  • 10篇高广生
  • 8篇莫建伟
  • 7篇段金海
  • 5篇王宝萍
  • 4篇张霞辉
  • 4篇李东风
  • 2篇王硕
  • 2篇谢静芳
  • 2篇罗姝旖
  • 2篇黎锦如
  • 1篇汪华侨
  • 1篇刘本胜
  • 1篇肖敏
  • 1篇姚志彬

传媒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七届全国老...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被引量:1
2007年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uPA系统可通过调节纤溶酶的活性降解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及降低其神经毒性。目前研究认为Aβ神经毒作用是多种因素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共同通路。该文就uPA及其特异受体(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以及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向绍通徐书雯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
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OPN在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3例作为急性脑出血组,来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含吸烟史、血脂、糖尿病、血压、体温、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等,入院24h内对脑出血组患者完成脑出血评分,并评定组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CT影像计算出血量。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脑出血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血清骨桥蛋白[(7.81±4.97)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41±3.25)ng/mL]水平(P=0.008)。急性脑出血组中预后良好(mRS评分小于4分)37例(58.73%),预后不良(mRS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26例(41.27%)。预后不良组其白细胞数量、出血体积、脑出血评分、脑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及OPN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当OPN的截断点为7.38n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652,敏感度为0.691,特异度为0.627。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大于7.38ng/mL(OR=3.916,95%CI:1.023~15.104,P=0.031)及脑出血破入脑室(OR=5.635,95%CI:1.016~26.305,P=0.030)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OPN水平升高,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参考生物学指标。
向绍通肖豪陈安妮
关键词:骨桥蛋白质脑出血预后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AD组36例、MCI组18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AD组和MCI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左颈总动脉PSV和RI值、左颈内动脉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D组与MCI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以及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MCI和AD的发病相关。
徐书雯张霞辉高广生向绍通陈伟平肖敏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动脉超声
补体Clq对Aβ纤维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补体Clq对Aβ纤维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在一定浓度Aβ纤维刺激的基础上,向BV-2小胶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Clq,并且利用C1qA竞争性与Ap的结合以完成对比实验,利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及细胞裂解液中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在AB纤维刺激下,加入50nmol/L补体Clq后,上清液TNF-α浓度较单独加入Aβ纤维明显增加(F=1177.270,P〈0.05);但在此基础上加入补体ClqA后,TNF-α浓度降低(P〈0.05)。除阳性对照组外,各实验组上清液及细胞裂解液中IL-6浓度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体Clq可能通过促炎性因子TNF-α增强了Aα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
徐书雯张霞辉李东风王宝萍向绍通
关键词:补体C1Q淀粉样Β蛋白前体小神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浓度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变化,寻找一项对AD诊断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血清学指标,以利于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4年~2012年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记忆障碍门诊就诊及住院的AD患...
徐书雯王宝萍向绍通肖豪陈伟平黄越冬胡方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胆碱酯酶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P141L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PLAU)P141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disease,LOAD)的关系。方法采用DSM-Ⅳ诊断标准和NINCDS-ADRDA诊断标准中"很可能AD"的标准,选择67例LOAD患者,与71例年龄、性别与AD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LAU基因P141L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LOAD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8,P=0.8488);两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8,P=0.6361)。结论PLAU基因P141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LOAD未发现存在关联。
向绍通徐书雯李东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PET的改变
目的:采用PE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以了解AD和MCI患者脑代谢改变的特点,寻找脑葡萄糖代谢改变在AD疾病过程中的规律。方法:收集2004~ 2012年期间在我科住院和门诊...
徐书雯高广生向绍通肖豪胡方方陈伟平黄越冬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PET的变化特点
目的:采用PE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以了解AD和VD患者脑代谢改变的异同.方法:收集2004~ 2012年期间在我科住院和门诊的AD和VD患者及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NC)者的相...
徐书雯高广生向绍通肖豪胡方方陈伟平黄越冬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特点
目的采用PE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l)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以了解AD和MCI患者脑部区域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寻找脑葡萄糖代谢改变在AD疾病过程中的规律。方法收集2004012年期间在我科住院...
徐书雯向绍通肖豪胡方方陈伟平黄越冬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18)F-FDG PET显像特点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采用功能性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以了解AD和VD患者脑代谢改变的异同,以寻求AD早期诊断与鉴别的方法。方法收集AD和VD患者及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相关资料,用PET技术检测入选对象脑对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2-fluoro-deoxy-D-glucose,18F-FDG)的摄取,将各脑区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the average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分别与同侧小脑的SUV比较,用此比值作为评价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的半定量指标。结果 PET结果统计分析显示:AD组右侧顶叶小脑比值、顶颞后区小脑比值、额叶小脑比值、海马小脑比值、颞叶小脑比值以及双侧扣带后回小脑比值低于VD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D组双侧扣带后回小脑比值、顶颞后区小脑比值、额叶小脑比值、颞叶小脑比值均比NC组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VD组右顶叶小脑比值、右扣带后回小脑比值、右海马小脑比值比NC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左侧顶颞后区小脑比值、左丘脑小脑比值、左额叶小脑比值比NC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患者18F-FDG-PET具有一定特点,对其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徐书雯高广生罗姝旖向绍通肖豪胡方方陈伟平黄越冬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PET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