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志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五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淋巴
  • 9篇干细胞
  • 8篇淋巴细胞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T淋巴细胞
  • 5篇人骨髓
  • 5篇人骨髓间充质...
  • 4篇免疫调节
  • 4篇干扰素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增殖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胞增殖
  • 3篇淋巴细胞增殖
  • 3篇干扰素Γ

机构

  • 8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解放军第一五...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2篇司志刚
  • 8篇白海
  • 6篇王存邦
  • 6篇杨小亮
  • 6篇吴涛
  • 5篇王茜
  • 5篇薛智文
  • 3篇路继红
  • 2篇薛志文
  • 1篇哈小琴
  • 1篇吴冰
  • 1篇马晓慧
  • 1篇刘英杰
  • 1篇李俊
  • 1篇李俊
  • 1篇张一民
  • 1篇王琰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效应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对 T 淋巴细胞杀伤 K562细胞的影响。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 MSC,反复贴壁以纯化 MSC,尼龙棉柱法纯化 T 淋巴细胞;将 T 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基培养或与 MSC共培养3d,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单独培养或与 MSC 共培养的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检测其对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吴涛王茜
关键词:细胞杀伤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亚群
间充质干细胞影响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T淋巴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影响。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尼龙棉柱法分离外周血T细胞,将T细胞与MSCs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与MSC共培养及单独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的表达。结果表明,与MSC共培养3天后,CD4+与CD4+CD25+T细胞与单独培养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MSC共培养的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同时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结论:MSC减弱了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与反应体系中CD4+CD25+T细胞比例增多及IFN-γ、IL-4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司志刚白海王存邦薛智文王茜吴涛杨小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K562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反复贴壁进行纯化;用尼龙棉柱法纯化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观察MSCs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IFN-γ,IL-4水平变化.结果:MSCs对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MSCs亦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但可促进IL-4的分泌.结论:MSCs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影响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有关.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吴涛杨小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及其培养上清体外对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骨髓中分离培养 MSC,反复贴壁以纯化 MSC,尼龙棉柱法纯化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观察MSC及其培养上清对 PHA 刺激下 T 淋巴细胞增殖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 IFN-γ。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路继红杨小亮吴涛王茜
关键词:培养上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淋巴细胞增殖外周血免疫调节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时机对小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注时机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Babl/c小鼠为供者,于无菌条件下获取其骨髓,制成MSCs悬液及骨髓细胞悬液。C57BL/6小鼠为受者,经电子直线加速器行全身照射后,分为5组进行allo-BMT。骨髓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RPMI 1640培养液各0.2ml;联合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MSCs悬液各0.2ml;延迟输注Ⅰ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ml,3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ml;延迟输注Ⅱ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ml,7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ml;对照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RPMI 1640培养液0.4ml。记录受者存活时间及aGVHD的发生情况,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4^+和CD8^+淋巴细胞数,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死亡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受者均于移植后14d内死亡。骨髓移植组于移植14d以后出现aGVHD的表现,且均于23d内死亡。联合移植组aGVHD的发生率为30%,延迟输注Ⅰ组aGVHD的发生率为60%,两组受者的存活时间均长于骨髓移植组。延迟输注Ⅱ组与骨髓移植组间aCVHD发生率和死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者的白细胞数均于全身照射后3d降至最低,各移植组白细胞数皆于移植后回升,但骨髓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Ⅱ组的白细胞数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Ⅰ组的白细胞数均于移植后28d恢复正常。输入MSCs者,CD4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CD8^+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以联合移植组最为明显。联合移植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骨髓移植组,而IL-4水平高于骨髓移植组。各组发生aGVHD的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MSCs与骨�
薛智文王存邦白海路继红司志刚杨小亮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支持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王茜哈小琴白海吴涛路继红杨小亮司志刚薛志文
关键词: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中bFGF和IL-6的水平被引量:2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大多以骨髓瘤细胞增殖过度、浸润性破坏正常骨组织为病理生理基础,以骨性疼痛、骨折、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2]。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大多需要依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检查。作者为探讨MM患者的诊断方案,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30例MM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水平。
司志刚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目的 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培养、扩增与鉴定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观察MSCs及上清对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IL-4、IFN-γ的影响;M...
司志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干扰素Γ
文献传递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体外能够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或有丝分裂原刺激中的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06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完成。①对象:足月正常分娩产妇脐血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别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血液科提供,产妇与志愿者对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Percoll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纯化,达80%~90%融合时胰蛋白酶消化,按2.0×108L-1密度传代,取第4~5代细胞用于实验。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至1×109L-1时加入尼龙棉柱内,用培养基冲出非黏附细胞即为T淋巴细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108,1×108,0.5×108L-1组,各10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加入2×108L-1T淋巴细胞悬液100μL,再给予植物血凝素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以T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为阳性对照。③实验评估:观察体外培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MTT法测定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形态特征与表面抗原表达:原代培养10~18d形成平行排列、辐射状或旋涡状的成纤维样细胞,即为脐血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7d左右细胞达90%融合。流式细胞仪检测90%细胞稳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抗原CD13,CD29,CD44,CD166,不表达造血细胞系的表面抗原CD34,CD45。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与阳性对照比较,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植物血凝素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受到抑制,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间充质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比值为1:1,1:2和1:4�
白海王茜吴涛杨小亮司志刚薛志文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F7.GL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李俊刘英杰司志刚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