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萍

作品数:130 被引量:72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海岸
  • 28篇沉积物
  • 17篇海岸带
  • 13篇表层沉积物
  • 11篇地质
  • 10篇海底
  • 8篇泥沙
  • 8篇泥质区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8篇海岸侵蚀
  • 7篇污染
  • 7篇陆架
  • 7篇近岸
  • 7篇沉积环境
  • 6篇矿物
  • 6篇海底滑坡
  • 6篇波浪
  • 5篇湿地
  • 5篇水沙

机构

  • 79篇青岛海洋地质...
  • 40篇中国海洋大学
  • 27篇国土资源部
  • 2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2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同济大学
  • 8篇青岛大学
  • 7篇浙江省水文地...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130篇印萍
  • 23篇刘金庆
  • 13篇高飞
  • 12篇曹珂
  • 10篇陈斌
  • 8篇段晓勇
  • 8篇贾永刚
  • 7篇刘晓磊
  • 7篇高飞
  • 6篇张勇
  • 5篇叶思源
  • 5篇刘健
  • 5篇年廷凯
  • 5篇张道来
  • 5篇孙永福
  • 5篇夏东兴
  • 5篇杨守业
  • 5篇刘冬雁
  • 5篇李梅娜
  • 4篇吕京福

传媒

  • 30篇海洋地质与第...
  • 18篇海洋地质前沿
  • 5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海洋学报
  • 4篇海岸工程
  • 3篇黄渤海海洋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山东国土资源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知识就是力量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第十四届海峡...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年份

  • 11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13篇2018
  • 10篇2017
  • 19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对物源的指示被引量:6
2018年
对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WHZK01孔(孔深25.1m)岩心开展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WHZK01孔主要以普通角闪石(22.1%)、磁铁矿(20.0%)和绿帘石(17.7%)为主,晚更新世以来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矿物组合带。氧同位素3期晚期河流相沉积(DU3)主要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末次冰后期河漫滩-河口湾相沉积(DU2)主要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褐铁矿。全新世滨-浅海相沉积(DU1)主要矿物组合为磁铁矿-绿帘石-片状矿物-自生黄铁矿。重矿物物源判别表明,DU3和DU2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山东半岛南部沿岸河流输入。DU1层沉积物主要来自沿岸流输运的大量黄河细粒物质,沿岸河流物质和岛屿侵蚀物也有少量贡献。
刘金庆宋红瑛印萍印萍曹志敏
关键词:重矿物物源判别泥质区
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22年
我国先后开展了多轮海岸带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海岸带资源环境生态状况。自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以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陆海统筹”为指导,陆续开展了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大幅提高了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统查明了海岸带基础地质背景、自然资源状况、典型城市地质条件、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重要生态区生态地质环境等,有效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的过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未来海岸带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方向。
肖国强王福王福胡云壮
关键词:海岸带陆海统筹地质调查
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被引量:17
2015年
海岸带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位于海陆相互作用的交集地带。海岸带地质工作是海岸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布局、海岸带土地利用和海洋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布局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应急、地质资源开发规划、地质科学发展等都迫切需要加强海岸带地质工作。通过海岸带海域综合地质调查、海岸带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立、海岸带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中心建成,将取得一批服务于海岸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调查成果、一批服务于各级政府决策的专题性成果和破解重大地质问题的技术创新示范性成果。
张训华孙晓明印萍刘健叶思源夏真王忠蕾
关键词:海岸带地质调查
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5
2016年
对威海南部近岸泥质区WHZK01钻孔(孔深25.1m)岩心开展粒度分析、AMS14 C和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合地震地层特征以及周边钻孔对比,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框架,揭示出该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过程:(1)氧同位素3期晚期(MIS3a)的河流沉积,水动力环境动荡;(2)氧同位素1期(MIS1)早期河漫滩与河口湾沉积,动力环境总体较弱;(3)全新世滨海—浅海沉积,沉积环境弱而稳定。海平面变化是影响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尤其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随着黄海暖流的形成和黄海环流格局的建立,大量黄河物质在山东半岛沿岸流作用下输运到研究区,使得威海近岸泥质区得以快速发育。
刘金庆印萍陈小英曹志敏王松涛吴振宋委
关键词:粒度沉积环境泥质区
现代海洋甲烷循环过程观测及研究进展
2022年
当前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心以及获取能源资源的需求,甲烷日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海洋中聚集了巨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与甲烷有关的多种重要生化作用,支持了海底繁盛的化能自养合成生物群落,有效调节了进入大气的甲烷通量,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同时,因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活动造成的甲烷泄漏是岩石圈向外部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输送的重要途径,对海洋环境有着深远影响。系统介绍了现代海底甲烷泄漏的地质控制因素、沉积物和水体对富甲烷流体的消耗、海洋甲烷循环模拟研究以及全球典型海域甲烷观测及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海洋甲烷循环研究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了环境、生物和技术因素对海洋甲烷循环的影响和限制,从一个地质工作者的视角对阶段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审视,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借此引发全社会对与甲烷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海洋观测技术的重视与支持。
孙治雷印萍徐思南曹红曹红张喜林耿威孙伟香耿威张栋翟滨吴能友周渝程曹又文陈烨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效应海洋观测技术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植被的特征及演化被引量:50
2009年
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植被进行了分类、分布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自然湿地植被有2个植被亚型、7个群系、51个群丛,分盐生植被、水生植被和湿生植被3类。盐生植被、水生植被和湿生植被分别包括10、19和22个群丛类型。盐生植被和湿生植被的面积各约23万hm2,各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4.76%,水生植被约7.83万hm2,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10.48%。湿地植被的分布受距海远近、黄河河道摆动和人类活动的制约,盐生植被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外缘潮间带滩涂和潮上带外缘的微斜平地,湿生植被、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潮上带中上部的微斜平地、黄河入海河道2侧及古河道、决口扇形地间的河间洼地。受三角洲新生湿地不断形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湿地植被发生顺行演替;受海岸侵蚀、黄河断流、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植被发生逆行演替和次生演替。湿地植被的顺行演替和次生演替使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增强,逆行演替使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减弱。
张绪良叶思源印萍陈东景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植被群丛演替
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和施测被引量:3
2003年
介绍了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 ,以及该仪器在破波带泥沙垂直分布、破波带泥沙搬运机制和海岸带泥沙输运速率和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
印萍王景川吕京福丁明祥边淑华吴碧君金永德
关键词:泥沙运动海洋工程
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小河流沉积物源汇过程被引量:17
2018年
山地小河在地球环境变迁和大陆边缘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受人类活动干预影响越来越明显。相比世界大河而言,中小河流多具有瞬时大通量、快速物质转换、易受极端事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且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等特点,但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很薄弱。目前迫切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路来重新审视中小河流在圈层相互作用中的角色,加强中小河流地学的系统研究,尤其是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与采样分析,积累较长期的实时连续现场水文泥沙等多参数观测资料;同时利用多学科交叉和多方法集成的研究手段,重点研究在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世界主要大陆和岛屿地区代表性的中小河流入海物质的通量与组成,向边缘海和全球大洋的物质输运、埋藏与循环过程,以及对不同尺度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物质循环的响应和影响;重点揭示不同纬度、地带性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小河流代表的源汇体系特征,及与世界大河源汇体系的差异,深入理解地球表生过程和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的机制。
杨守业印萍
关键词:中小河流沉积物自然环境
海底泥流的流变试验及强度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海底泥流是海底斜坡发生失稳滑动后,经复杂的水土交换作用演变成的稀式海底滑坡体,表现出土体和流体的双重特征,而现有的测试方法难以获得低剪切应变率下连续变化的强度值,不能很好地揭示其综合强度特性。利用新型全流动贯入仪和RST流变仪,对模拟海底泥流在不同剪切应变率下的流变和强度特性进行了多组试验研究,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排水剪切强度、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与含水率的相关性。基于剪切稀化理论,提出分阶段拟合模式来描述海底泥流从低剪切应变率到中高剪切应变率的流变关系;通过多种常规流变模式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出新流变模式的适用性和优势。考虑强度软化的影响,建立了全剪切应变率范围内海底泥流的不排水剪切强度模型,为海底泥流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灾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范宁年廷凯赵维鲁双宋雷印萍
关键词:海底滑坡
滦河口水文环境要素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动力响应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2013年夏、冬季的最新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滦河口海域温度、盐度、Chl a、浊度和DO等水文环境要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季节性差异较大,夏季呈现近岸向远岸递减之趋势,冬季与夏季截然相反,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增之趋势;冬季水体的盐度要高于夏季,河口南部近岸存在向南流动的低盐水舌,夏季的范围大于冬季;冬季水体的浊度远高于夏季,且在河口以北和以南海域存在高值区,表现出"夏储冬运"的输运特征。冬季水体的Chl a和溶解氧也高于夏季,反映了Chl a、DO与温度的负相关性。各水文要素与潮汐潮流之间具备一定相关性。温度、Chl a、DO的变化极有规律,涨潮期间,温度、Chl a和DO减小,落潮期间增大,单周日内表现出双峰结构,且峰值不同。水体浊度在周日内也出现两次峰值,均出现于两次较大流速发生时刻。
陈斌印萍高飞刘金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