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宏

作品数:158 被引量:623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7篇缺血
  • 31篇血管
  • 22篇脑缺血
  • 19篇帕金森
  • 16篇血性
  • 16篇帕金森病
  • 15篇多发
  • 15篇多发性
  • 15篇细胞
  • 15篇基因
  • 15篇痴呆
  • 14篇血管性痴呆
  • 14篇血管性痴呆大...
  • 14篇痴呆大鼠
  • 13篇蛋白
  • 13篇多发性硬化
  • 13篇苯酞
  • 12篇慢性
  • 11篇丁基苯酞
  • 11篇雌二醇

机构

  • 15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9篇郑州大学
  • 15篇郑州大学第二...
  • 11篇郑州大学第五...
  • 8篇新乡医学院第...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4篇渥太华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省中医学...
  • 1篇漯河市第三人...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57篇卢宏
  • 26篇王建平
  • 19篇滕军放
  • 13篇刘希
  • 13篇魏建科
  • 13篇胡文涛
  • 12篇彭涛
  • 12篇黄希顺
  • 11篇王梦涵
  • 11篇田田
  • 9篇孙桂芳
  • 9篇宋志宇
  • 8篇赵莘瑜
  • 8篇马兴荣
  • 8篇姜晓蕊
  • 8篇赵然
  • 7篇翟锴华
  • 7篇王景涛
  • 7篇郭学鹏
  • 7篇顾仁骏

传媒

  • 29篇中国实用神经...
  • 2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6篇中风与神经疾...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山东医药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脊液和血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血降钙素原在不同颅内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09—2017-09收治的59例急性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化脓性脑膜炎29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收集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脑脊液降钙素原和血降钙素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1.10±1.36)ng/mL,血PCT(1.34±2.67)ng/mL;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0.23±0.44)ng/mL,血PCT(0.43±1.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以脑脊液PCT浓度≥0.24 ng/mL、血PCT浓度≥0.17 ng/mL为阳性阈值,脑脊液PCT、血清PCT对颅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6%、79%,特异性分别为83%、80%。并联试验显示脑脊液和血清PCT联合检测诊断颅内感染的灵敏度89%、特异度70%。结论脑脊液和血PCT在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均有意义,临床价值更大。
牛瑞娜尚小平滕军放卢宏
关键词:颅内感染降钙素原脑脊液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5例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3组,同时测定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8,P<0.05)。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存在正相加的交互作用(S=1.83>1)。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关系。
李鹏辉赵莘瑜卢宏
关键词:脑卒中血管狭窄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
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患者13例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7年
抗 γ 氨基丁酸-B 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B receptor, GABAB R ) 脑 炎 是 自 身 免 疫 性 脑 炎(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 )的一种类型,临床特征为癫痫发作、近记忆减退、精神行为异常,部分患者合并肿瘤,以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 GABAB R位于细胞表面,是一种抑制性突触受体,至少通过两种途径介导突触前抑制:兴奋与G蛋白受体偶联的内流型钾离子通道使神经元超极化;抑制钙离子通道.GABAB R还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介导突触后抑制,通过降低突触前的放电频率,抑制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从而损害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1-5]. 免疫治疗对抗GABAB R脑炎,尤其是对不合并肿瘤的患者治疗反应较好. 我们总结了我院收治的抗GABAB 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随访观察,总结其预后,以求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抗GABAB R脑炎提供参考.
孙桂芳李京红袁志浩胡文涛付振强刘艳茹张博爱卢宏
关键词: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ENCEPHALITISGABABRECEPTOR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代谢和氧化应激及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C肽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抗体-IgG(Hp-IgG)。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p-IgG抗体类型分为I型组32例和Ⅱ型组11例及未感染组19例;检测三组患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复合素I(Complex I)活性、血清C肽浓度,记录运动症状评分;行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检测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厚度、视野平均缺损深度(MD)。结果Hp抗体I型阳性检出率为51.61%(32/62)高于Hp抗体Ⅱ型17.74%(11/62);Hp-IgG抗体I型和Ⅱ型组患者FBG、2 h PBG、HbA1c、UPDRS III评分、UPDRS IV评分分别为(8.57±0.58)mmol/L、(16.11±3.54)mmol/L、(8.97±1.25)%、(26.84±7.29)分、(3.38±0.89)分和(8.61±0.49)mmol/L、(16.18±3.68)mmol/L、(8.93±1.30)%、(27.03±7.25)分、(3.29±0.91)分高于非Hp感染组(P<0.05);Hp-IgG抗体I型、Ⅱ型组的MDA高于非Hp感染组,而SOD、Complex I活性低于非Hp感染组(P<0.05);Hp-IgG抗体I型、Ⅱ型组的血清C肽水平为(1.42±0.71)ng/ml、(1.45±0.69)ng/ml低于非Hp感染组(P<0.05);Hp-IgG抗体I型组的黄斑厚度、RNFL厚度、MD值与II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IgG抗体I型、Ⅱ型组的黄斑厚度为(263.87±7.56)μm,(264.19±7.92)μm、RNFL厚度(115.15±16.39)μm,(113.62±16.18)μm、MD值为(-5.30±1.53)dB,(-5.29±1.58)dB低于非Hp感染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Hp感染增强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线粒体功能,加重运动并发症程度,不利于血糖水平控制,血清C肽水平降低,加剧视网膜病变。
贺姣薛兵周玉霞杜公博卢宏
关键词:帕金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C肽水平氧化应激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结构及nNOS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元结构、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100只老龄大鼠随机分5组,应用水迷宫、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神经元结构、nNOS表达进行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在造模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在造模后变性水肿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不同剂量治疗1月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神经元变性水肿减轻,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能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元变性水肿;抑制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
孙玉华卢宏
关键词:丁苯酞血管性痴呆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CA1区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p65)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探讨NF-κB、COX-2对VD大鼠的损伤作用。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SOG)组(n=13)和模型(VD)组(n=15),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NF-κBp65、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丧失明显,NF-κBp65、COX-2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NF-κBp65、COX-2蛋白的表达增加,NF-κBp65、COX-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学习记忆障碍的原因之一。
宋志宇卢宏翟锴华赵莘瑜王兴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核因子-ΚB核因子-ΚBP65环氧合酶-2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NBP)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慢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经NBP治疗后,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NBP可以通过下调慢性脑缺血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李雁卢宏蒋超
关键词:丁基苯酞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NEUROPROTECTIVE染色观察
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患者(类烟雾病组)9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卒中组)9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94例。检测血浆Hey水平,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血浆He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相关性。结果类烟雾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eysteinemia,HHcy)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b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类烟雾病组既往卒中或TIA史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收缩压和叶酸水平与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与对照组比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优势比(oddsratio,OR)1.8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48—2.420;P〈0.001]、既往卒中或TIA史(OR3.519,95%CI1.709~7.028;P=0.013)、收缩压(OR1.099,95%CI1.035~1.168;P=0.002)、LDL—C(OR38.473,95%CI6.384~231.842;P〈0.001)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OR0.025,95%CI0.001~0.768;P=0.035)和叶酸(OR0.779,95%CI0.608~0.996;P=0.047)是其独立保护因素;与卒中组比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卒中或TIA史(OR3.280,95%CI 1.664~6.466;P=0.001)、收缩压(OR1.019,95%CI1.002~1.035;P=0.029)是类烟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OR0.845,95%CI 0.750~0.952;P=0.006)是其独立保护因�
冯丽红聂贝贝卢宏白蓉杨改清付振强王景涛马兴荣孙桂芳彭涛
关键词:烟雾病卒中颅内动脉硬化高半胱氨酸脑血管造影术
大鼠慢性脑缺血后Chat表达特征及丁基苯酞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特征及丁基苯酞(dl-butyphthalide,NBP)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对照组(假手术+溶剂);B组:单纯缺血组(手术+溶剂);C组:缺血低剂量治疗组(手术+低剂量NBP+溶剂);D组:缺血高剂量治疗组(手术+高剂量NBP+溶剂)。对照组除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外,其他的处理同模型组。C组和D组造模2月后分别按60mg/kg、120mg/kg给予丁基苯酞每日灌胃,丁基苯酞用花生油稀释至2ml,A组和B组每日给予花生油2ml,各组皆连续灌胃一个月,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皮层和海马chat的表达。结果B组皮质和海马chat表达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C组、D组和B组相比chat表达增多,D组和C组相比chat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缺血后大鼠皮层和海马chat表达减少,丁基苯酞通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chat表达增多。
沈瑞乐王兴荣吴艳芝郭铁滕军放卢宏
关键词:CHAT慢性脑缺血丁基苯酞
肯尼迪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肯尼迪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6例肯尼迪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MRI检查结果、雄激素受体(AR)基因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第一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肌酸激酶(CK)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0.8±10.5)岁;平均病程(6.0±4.7)年;5例有疾病家族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萎缩和延髓麻痹,常伴有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肌束震颤、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表现。15例患者行CK水平检查,其中11例升高;14例患者行性激素检测,其中8例促黄体生成素升高,9例垂体泌乳素升高,5例雌二醇升高,1例睾酮升高;15例患者行血脂指标检测,其中3例总胆固醇升高,11例三酰甘油升高,4例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5例患者行血常规检查,其中3例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5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其中13例可见部分运动神经潜伏期延迟,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12例可见部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所有患者可见典型的神经源性损伤。2例患者行下肢肌肉MRI检查,均可见肌肉萎缩、脂肪沉积及压脂高信号。16例患者A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第一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次数为43~64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_(s)=-0.559,P=0.024),与CK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_(s)=0.269,P=0.333)。结论肯尼迪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常伴有乳房发育、肢体震颤、肌束震颤、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表现,且第一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患者发病年龄越早。
赵璐璐余列卢宏
关键词:雄激素雄激素受体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