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婉娇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对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法和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对36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体内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检验测试,并同32例健康人做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与健康人组相比较,治疗前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P<0.01),血清M-CSF和MMP-2水平相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治疗后体内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与正常人相比较仍存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自身免疫调节系统功能较差,免疫调节异常,患者体内血清SOD、M-CSF、MMP-2水平的变化是衡量治疗后预后和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
- 曾碧冰李丹王鲁梅张静卢婉娇
- 关键词:白癜风超氧化物歧化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调控机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并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且具有较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70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筛选抗-Hp阴性和抗-Hp阳性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抗-Hp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中抗-Hp阳性和抗-Hp阴性者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患者组中抗-Hp阳性患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298.74±35.46)pg/ml和(251.31±29.98)pg/ml,低于抗-Hp阴性患者的(322.45±50.02)pg/ml和(214.45±51.01)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4、P=0.034,t=3.569、P=0.028);慢性荨麻疹患者IFN-γ及IL-4水平为(122.74±81.36)pg/ml和(297.12±79.14)pg/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9.46±34.56)pg/ml和(1 512.12±151.2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4、P=0.016,t=1.072、P=0.03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导致Th细胞亚群失衡,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程度加重。
- 王鲁梅卢婉娇莫瑞玲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
- 东莞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与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与认知状况,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东莞市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痤疮患病情和感染危险因素认知情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大学生痤疮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4.75%(202/816),患病率为37.82%(253/669);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2,P>0.05),不同年级、学科和生源大学生痤疮危险因素知晓率和患病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其痤疮感染危险知晓率呈明显负相关(r=-0.896)。结论:东莞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知晓率较低。加强大学生痤疮健康教育和提高对痤疮危险因素的认知度可能是降低痤疮患病率的有效途径。
- 张峰刘建波林雪香卢婉娇
- 关键词:患病率痤疮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8例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多种因素可导致GPP发病,其中感染、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诱发和加重GPP的主要因素。发热是其最常见、突出的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升高、血沉升高者占多数。采用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阿维A)、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MTX)、阿维A联合糖皮质激素、MTX联合糖皮质激素四种治疗方案治疗GPP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四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治疗GPP。采用何种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复发情况、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副作用和耐受情况个体化而定。
- 曾碧冰陈明春王鲁梅李俊杰张静石宏英黎凤娟卢婉娇
- 关键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 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5(IL-25)和白细胞介素-7(IL-7)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116例为观察组,按病情分为进展期组和稳定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科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25和IL-7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病情分期、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25、IL-7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期组血清中IL-25、IL-7含量较稳定期组明显增高(P<0.05);患者血清IL-25、IL-7表达水平与VASI评分呈正相关(r=0.478,P<0.001;r=0.585,P<0.001);复发组患者血清中IL-25、IL-7含量明显高于非复发组患者(P均<0.05);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25、IL-7表达异常增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患者再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卢婉娇王鲁梅李俊杰李盛锟
- 关键词:白癜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7
-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5、白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5(IL-25)、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门诊确诊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20例作为白癜风组,同期选取体检科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并测量所有患者皮肤受损面积,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与白癜风患者皮肤受损面积的关系。结果:白癜风组患者外周血中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IL-25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683,P<0.05),IIL-17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576,P<0.05);TGF-β的表达水平与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IL-25、IL-17、TGF-β的高表达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与患者皮肤受损面积呈正相关关系,IL-25、IL-17、TGF-β的表达水平变化提示患者病情状态。
- 王鲁梅卢婉娇袁景桃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白癜风IL-25IL-17
- 白癜风患者血清白介素-25和白介素-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5(IL-25)和白细胞介素-7(IL-7)在白癜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初诊白癜风患者共65例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I)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的IL-25和IL-7的表示水平。比较分析IL-25和IL-7的表达水平与白癜风的疾病分期、皮损面积和病程的关系。结果IL-25和IL-7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白癜风患者中,稳定期患者的IL-25和IL-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患者(P<0.05)。IL-25和IL-7表达水平与白癜风患者的皮损面积成正相关(R^2=0.4832,P<0.0001和R^2=0.4864,P<0.0001),但与患者的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05)。IL-25和IL-7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0.4755,P<0.0001)。结论 IL-25和IL-7都参与了白癜风发病的免疫机制,且都与疾病的进展相关,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王鲁梅卢婉娇莫瑞玲张斌李俊杰
- 关键词:白癜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7
-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水平的检测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含量及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AD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含量,并与AD疾病严重程度作相关性分析。AD疾病严重程度用SCORAD评分标准判断。同时以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D组外周血中IL-17的含量为(36.23±8.66)p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11±2.25)pg/L(t=13.38,P<0.01);其含量与SCORA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AD组外周血中IL-23的含量为(52.78±8.56)pg/L,高于健康对照组(24.86±3.12)pg/L(t=19.02,P<0.01);其含量与SCORA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93,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含量增高且与病情的正相关性,提示过量表达的Th17细胞调控因子IL-23可能激发Th17细胞处于功能活跃状态,Th17细胞分泌过量的效应因子IL-17促进AD发病发挥一定作用。
- 曾碧冰陈明春王鲁梅李俊杰张静卢婉娇
-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雄激素性秃发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雄激素型秃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雄激素型秃发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结合以往研究的影响因素并统计临床一般统计学资料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雄激素型秃发的指标。然后得出通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预测该病患者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该病患者相关性的预测能力并找到最佳分界值及效能。结果两组性别、高血脂、LDLC、Lpa及DH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RD5A2的基因型与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对雄激素性秃发可能有影响(P <0. 05),LDL-C、Lpa、DHT、SRD5A2的基因型与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相关性分别为0. 048、0. 057、238. 719、5. 395及1. 02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最终雄激素型秃发的概率预测模型为P=1/[1+e^((34. 091+3. 027SRD5A2+2. 857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5. 475LDLc-1. 685Lpa-0. 024DHT))],新变量P的AUC为0. 992,此时诊断效能最好。敏感性为95. 00%,特异性为96. 20%。结论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联合AGA相关因素的回归模型能够提高对雄激素型秃发患者的预测效能,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卢婉娇王鲁梅裴小平李俊杰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ROC曲线动脉粥样硬化
- 果酸联合迪维霜治疗毛周角化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评估果酸联合迪维霜治疗毛周角化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果酸联合迪维霜治疗90例毛周角化病患者,每2周1次果酸治疗,每次果酸治疗3天后外用迪维霜,每晚1次,4次果酸治疗为1个疗程。自身前后为对照。结果:基本痊愈16例(17.78%),显效56例(62.22%),有效12例(13.33%),无效或者无明显变化6例(6.67%),总有效率为80%。结论:果酸联合迪维霜治疗毛周角化病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曾碧冰杨婷李俊杰卢婉娇王鲁梅张静林雪香
- 关键词:毛周角化病果酸迪维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