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MyoD1和MyoD2基因特征及差异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MyoD1和MyoD2基因全长cDNA。结果显示,2种罗非鱼MyoD1全长均为1090bp,包括5′非翻译区(UTR)137bp,3′UTR50bp,开放阅读框(ORF)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其中第110~161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33~249个氨基酸为helixIII结构;MyoD2全长均为1478bp,包括5′UTR215bp,3′UTR471bp,ORF792bp,编码263个氨基酸,其中第91~142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12~228个氨基酸为helixIII结构。2种罗非鱼MyoD1与其他鱼类MyoD1的相似性为73%~92%;MyoD2与其他鱼类MyoD2的相似性为74%~79%。系统发育树显示,MyoD1和MyoD2分属两支,MyoD1所反映的不同鱼类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传统分类。2种罗非鱼的MyoD1、MyoD2cDNA序列之间只存在个别碱基的差别,而氨基酸序列一致;奥利亚罗非鱼MyoD1的2个内含子均比尼罗罗非鱼的长。根据MyoD1内含子2的差异构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基因混杂的标记,对形态上典型的15尾奥利亚罗非鱼、18尾尼罗罗非鱼及15尾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鉴定。结果其中1尾奥利亚罗非鱼中在MyoD1位点混杂了尼罗罗非鱼的基因,尼罗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则与预期的一致。该研究为选择基因纯合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提供了新的分子手段。
- 卢中华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阮瑞霞杨光
-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基因特征基因差异
- 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根据经济效益理论,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论文提出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期为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和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综述相关文献和构建研...
- 卢中华
-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链
- 文献传递
- 尼罗罗非鱼与奥尼鱼区分的分子标记
- 养殖经验表明奥尼鱼雄性率与亲本的纯度有着很大关系,因此,筛选区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分子标记在生产上有着实用意义。本文分离了奥利...
- 卢中华陈雪峰俞菊华
-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分子标记
- 吉富罗非鱼IGF-1基因的基因型对生长和体型的影响
- 本实验通过比对6尾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外显子1-部...
- 阮瑞霞陈雪峰卢中华俞菊华
- 关键词:IGF-1吉富罗非鱼SNP增重体型
- 吉富罗非鱼MyoD家族基因的分离、表达、SNPs位点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 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称为MyoD家族,具有一个保守的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bHLH),包括MyoD(MyoD1,Myf-3)、MyoG(Myogenin)、M...
- 卢中华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利用18S和ITS序列揭示8种鲇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被引量:11
- 2010年
- 为了探讨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鳠(Mystus guttatus)、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鲇鱼(Silurus asotus)和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6种鱼类的18S和两个内转录间隔区(包括全长ITS1-5.8S-ITS2)基因,结合GenBank中双须缺鳍鲇(Kryptopterus bicirrhis)和脂鳍胡鲇(Dinotopterus cunningtoni)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8种鱼18S的长度为1814~1842bp,同源性达97%以上,5.8S均为157bp,同源性也高达99.36%~100%;(2)8种鱼ITS1长度为335~620bp,其中,黄颡鱼的最长,为618~620bp,斑点叉尾的最短,为335~336bp;ITS2长度为265~459bp,其中,脂鳍胡鲇最长,为459bp,斑点叉尾的最短,约为270bp。ITS1序列的同源性为29.45%~88.21%,其中,革胡子鲇和脂鳍胡鲇同源性最高,鲇鱼和革胡子鲇同源性最低。ITS2序列的同源性为41.59%~94.07%,其中,革胡子鲇和脂鳍胡鲇同源性最高,鲇鱼和革胡子鲇同源性最低;(3)分别以鲤鱼(Cyprinus carpio)18S和ITS为外群,采用NJ法构建18S、ITS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鲇科与胡鲇科的关系最近,鲿科与这两科关系较远,科与另外3科关系最远。鲿科中属和黄颡鱼属的关系较鳠属更近;胡鲇科的胡鲇属和脂鳍胡鲇属是关系很近的两个属;鲇科的鲇属和缺鳍鲇属是关系较远的两属。
- 杨光俞菊华徐跑唐永凯李建林李红霞卢中华阮瑞霞
- 关键词:鲇形目ITS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