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脊柱结核中抗结核药物浓度的研究
- 研究背景: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也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1904年在德国Heidelberg附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10000年)人的颈椎骨化石,被发现已有结核病变的存在。18世纪中叶,...
- 刘鹏
- 关键词:脊柱结核异烟肼吡嗪酰胺高效液相
- 文献传递
- 脑血管痉挛的基因发病机制及诊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占85%),而脑血管痉挛(CVS)是SAH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90%,是导致患者伤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在优先处理病因并积极清...
- 刘鹏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文献传递
- 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
- 目的:比较分析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不同的神经症状持续时间和受损程度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该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br> 方法:2003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2SHRZ/6...
- 江建明刘鹏
- 关键词:脊柱结核神经功能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术远期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式选择提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09-12月期间应用2SHRZ/6HRZ短程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初治脊柱结核患者32例.男1...
- 江建明刘鹏
- 肱骨髁间骨折的双钢板手术治疗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双钢板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 2011年3月共收治3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根据AO/Müller分类:C1型3例,C2型16例,C3型12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31例患者经12 ~ 18个月随访,术后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Cassebaum法评分:优7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7%. 结论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并发症少,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 王东栗树伟尹芸生刘亮刘鹏孙海钰
- 关键词:肱骨双钢板
- 两种手部微型皮支链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 背景 皮瓣(skin flap)是指包含皮肤和皮下组织、带有自身血液供应的组织块。外科组织瓣主要包括骨膜骨瓣、肌皮瓣、肌骨皮瓣、皮瓣等,而皮瓣是外科组织瓣中最为常用和重要的一种,是修复损伤创面、重建功能和改善外观的...
- 刘鹏
- 关键词:血管解剖
- 文献传递
- 伴神经功能受损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时机对愈后的影响
- <正>目的:比较分析脊柱结核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不同的神经症状持续时间和受损程度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该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3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2SHRZ/6HRZ短程化疗方案...
- 江建明刘鹏
- 关键词:脊柱结核神经功能受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10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行PKP);B组57例(行PV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1 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术后的椎体后凸角分别为(9.5±5.0)o和(12.2±3.5)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分别为(2.04±0.41)、(1.33±0.26) 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组的椎体后凸角改善程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P〈0.01)。结论 PKP与PVP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在后凸畸形矫正,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方面,PKP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中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 冯俊祥李晶姚建强马捷刘鹏宋文慧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Midkine、Sk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近年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很大改善,但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60%左右。因此,深入研究控制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基因表达变化及...
- 刘鹏
- 关键词:大肠癌原位分子杂交抗转移治疗预后判断
- 文献传递
- 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经单、双侧椎弓根注入椎体成形:渗漏及填充椎体的力学特征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在恢复椎体力学性能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传统椎体成形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目的:观察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经单、双侧椎弓根椎体成形的渗漏和椎体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8具老年男性尸体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建立椎体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将连续的2个椎体标本配成对子交叉分配到单、双侧组。单侧组行4mL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经单侧椎弓根椎体成形;双侧组行4mL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经双侧椎弓根椎体成形,每侧2mL。结果与结论:单侧组骨水泥混合渗漏高于双侧组(P<0.05)。两组椎体成形治疗后最大载荷与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行新型带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最好择双侧穿刺,减少每侧注入骨水泥移植材料的剂量有利于降低渗漏风险;经单、双侧注入填充椎体的生物力学无明显差异。
- 秦毅江建明朱青安瞿东滨杨勇刘鹏
- 关键词:椎体成形骨水泥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