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分析
-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栓塞或联合灌注化疗治疗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介入治疗的时机和效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01~2014.12经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病例50例,分析其血管造影表现...
- 刘鹏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
- 胃癌肝转移化疗进展后介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以肝动脉灌注化疗为主的介入治疗在胃癌肝转移治疗中的作用,并简要分析具体实施方法与预后相关的要素及关系.方法:系统回顾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之间确诊胃癌肝转移后化疗后进展的资料完整的病例72人.采用统...
- 刘鹏朱旭陈辉徐海峰高嵩朱林忠王晓东杨仁杰
-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化疗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行PKP治疗的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69例。所有患者行PKP前均行C臂CT检查,指导制订椎体穿刺计划;术中结合X线透视和C臂CT保证椎体穿刺及活检准确性;术后立即使用C臂CT检查评估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3—5d根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估PKP镇痛疗效。对VAS评分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SPSSl9统计学软件)。结果①共对154个骨转移椎体进行治疗,穿刺均获成功。②对50例患者的93个椎体行椎体穿刺活检,59个椎体获得阳性病理诊断,椎体活检阳性率63.4%。③术后C臂CT检查共发现6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3.5%。④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6.8%;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为6.9±1.6分,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0±2.3分。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臂CT在PKP前可指导制订椎体转移瘤穿刺计划,术中可引导准确穿刺及活检,术后可及时、可靠地评估骨水泥渗漏。
- 高嵩朱旭张宏志郭建海陈辉王晓东曹广徐海峰刘鹏杨仁杰
- 关键词:C臂CT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转移瘤疼痛
- 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时胆心反射的防治被引量:13
- 2013年
- 在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等胆心反射现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5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接受PTCD治疗中并发胆心反射的临床资料。
- 朱林忠赵永军朱旭陈辉王晓东刘鹏徐海峰曹广高嵩郭建海
-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胆心反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梗阻性黄疸心率减慢心跳骤停
- 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 朱旭杨仁杰高嵩朱林忠郭建海张朋军刘鹏徐海
- 肝癌是世界范围发生率第五、死亡率第二的肿瘤疾病。肝转移肿瘤的发生率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仅次于淋巴途径转移,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是切除术,但只有约15-25%初诊患者具备手术条...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药物治疗
- 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PN)后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15例因PN后出血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DSA图像及介入治疗情况,归纳总结其DSA表现、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临床表现为腹腔出血,2例为腹腔出血同时伴血尿,3例为血尿,发生出血时间为术后6 h至7 d。DSA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局部动脉管壁不光整、局部动脉分支扩张、假性动脉瘤形成、肾动静脉瘘。14例存活病例,随访6~12个月,未再出现出血。接受介入治疗的14例患者操作全部成功(14/14),止血全部成功(14/14)。1例因术中恶心呕吐窒息死亡。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酐水平分别为(76.0±11.0)、(80.0±9.0)、(76.0±9.0)μmol/L。三组间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71,P=0.058)。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尿素氮水平分别为(6.80±1.04)、(7.13±0.89)、(6.81±0.79)μmol/L,三组间尿素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2,P=0.024)。术后1个月尿素氮水平比术后1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形成、肾动静脉瘘为PN后出血的DSA主要表现。介入治疗在本组病例中安全有效,可以考虑在PN后出血情况下使用。
- 徐海峰朱旭陈辉刘鹏高钦宗
- 关键词:肾切除术出血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 72例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进展的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为主的介入治疗在胃癌肝转移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作为化疗后进展的二线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实施注意事项及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系统回顾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胃癌肝转移化疗后进展而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收集介入治疗的方法、动脉灌注的化疗方案等具体资料,对定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定性资料则采用x^2检验,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并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人组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0个月、中位生存期8.0个月,有效率40.3%(29/72),疾病控制率77.8%(56/72),与治疗效果相关的因素有肿瘤血供及染色情况、是否使用含OXA的化疗方案。在使用相同方案情况下,静脉化疗进展后的患者经介入治疗仍取得CR1例(3.8%,1/26).PR12例(46.2%,12,26),SD9例(34.6%,9/26)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方法安全有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究规范介入治疗的方法,以完善介入治疗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
- 刘鹏朱旭杨仁杰陈辉徐海峰高嵩朱林忠王晓东
-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肝动脉灌注化疗
- 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后的影像学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介入治疗尤其是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常常通过临床资料判定,现在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定。本文就X线平片、数字减影、CT、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判断动脉化疗栓塞后疗效的进展作一综述。
- 刘鹏杨仁杰
-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治疗性
- 新型温度敏感型栓塞剂用于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的初步临床试验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尝试新型温敏型栓塞剂在介入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评价其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温敏栓塞剂针对HCC动脉栓塞治疗的前瞻性、单臂、开放性、单中心的临床研究。经临床确诊的晚期不可切除HCC患者,给予温敏栓塞剂血管内栓塞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最多不超过4个治疗周期。术后(30±7)d,按照m 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观察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生存期(OS)。安全性评估:NCI-CTC 3.0版标准观察和判定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结果试验共入组10例患者、23处治疗靶病灶。术后评效结果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5例,进展1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40%,疾病控制率(CR+PR+SD)90%。肝内靶病灶PFS无疾病进展期为18.4(95%CI:14.15~22.65)周,累积中位生存期m OS为46.2(95%CI:38.18~54.22)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疼痛,发热,肝功能损伤,少量腹水,腹泻等。结论新型温敏栓塞剂具有不粘管,X线下可视,栓塞效果确实,易于术后观察疗效评估等特点。该栓塞剂并非完美,也存在使用中的一些弱点和不足。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尝试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为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技术开辟更值得期待的领域。
- 曹广杨仁杰朱旭陈辉王晓东朱林忠徐海峰高嵩刘鹏郭建海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
-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北京肿瘤医院介入科29例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表现、介入治疗技术和预后。结果29例中,6例为消化道出血,21例为腹腔内出血,2例同时有腹腔内及消化道出血,出血时间为术后8h~72d。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外渗、假性动脉瘤形成、动脉管壁不光整、局限性狭窄、远端动脉扩张。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93.94%,止血成功率89.66%。3例死亡。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技术,应为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
- 徐海峰朱旭陈辉王晓东曹广刘鹏高嵩郭建海
- 关键词:手术后出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