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芳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控制区
  • 3篇蟒蛇
  • 3篇线粒体基因
  • 3篇线粒体基因组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2篇五指山猪
  • 2篇线粒体基因组...
  • 2篇线粒体控制区
  • 1篇蛋白质编码
  • 1篇蛋白质编码区
  • 1篇野外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遗传分化
  • 1篇异氟烷
  • 1篇速眠新
  • 1篇全麻
  • 1篇无线
  • 1篇无线电
  • 1篇无线电跟踪

机构

  • 9篇海南大学
  • 6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东盛弘蟒...

作者

  • 9篇刘雅芳
  • 8篇曹婷
  • 8篇于萍
  • 8篇张立岭
  • 5篇赵春萍
  • 4篇侯冠彧
  • 3篇施力光
  • 2篇张建省
  • 2篇刘建才
  • 1篇李治深
  • 1篇林明栋
  • 1篇赵静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缅甸蟒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与进化分析及两地方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本文首次测定和描述了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在结合其他已有蛇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基础上,对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基于12种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探讨缅甸蟒的进化地位。迄今为止,国内外还...
刘雅芳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控制区遗传分化
文献传递
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LA—PCR(10ngandaccuratePCR)、巢式PCR及TA克隆测序技术,首次获得缅甸蟒Pythonbivittat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21479)。分析结果表明:缅甸蟒线粒体全长17617bp,与其它多数蛇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相似,由13个蛋白编码区、2个rRNA、22个tRNA和双控区组成,基因间排列紧凑;与蟒属其它物种相比,缅甸蟒线粒体在氨基酸数目上存在增减现象;tRNA中tRNA—Cys长度最短,只有57bp,二氢尿嘧啶环无配对的茎区;缅甸蟒在两个控制区各存在3个相同的串联重复,可能是造成个体问相差87~89bp的原因。
刘雅芳曹婷刘建才于萍赵春萍侯冠彧张立岭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氨基酸控制区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和繁育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濒危物种,有必要利用分子技术对地方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试验采用TA克隆双向测序方法对来自海南的37条缅甸蟒和来自越南的28条缅甸蟒部分控制区II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地理群体共分为2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77±0.025,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4 76±0.000 4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676,显示缅甸蟒整体遗传多样性不高;通过比较两群体遗传多样性,发现海南缅甸蟒的单倍型多样度要高于越南缅甸蟒,但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低于越南缅甸蟒;基于控制区构建ML树和Network网络分析显示,两群体均各自形成了明显的两大分支;通过计算得到两群体的固定指数(Fst)为0.201(P<0.001),显示海南缅甸蟒与越南缅甸蟒存在极显著差异。
刘雅芳侯冠彧于萍赵春萍曹婷张立岭
关键词:控制区
蟒蛇无线电跟踪器的植入和应用研究
2014年
为了保护濒危野生蟒蛇种群,监控了野生和放生蟒蛇的活动范围、栖息地大小以及移动距离,研究和设计了应用于蟒蛇体内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及其植入技术,并观察了其野外使用的效果.实际使用的效果表明,在蟒蛇皮下埋植无线电发射器以后,发射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衰减,在开阔地带探测距离可达到1~2km,而在自然界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其探测距离缩短到0.5~1 km;在野外放生蟒蛇1~3昼夜以后,仍可以探测到蟒蛇的位置,本方法可基本满足野外跟踪和寻找蟒蛇位置的要求;在蟒蛇体内埋置跟踪器以后,未发生天线缠绕和其穿透皮肤而暴露体外的现象.蟒蛇跟踪器的埋置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并且蟒蛇的活动、摄食、消化、蜕皮等不受影响,该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蛇类等爬行动物的跟踪研究.
曹婷刘建才张立岭蒲文渊于萍刘雅芳赵春萍
关键词:蟒蛇无线电跟踪
速眠新和异氟烷对蟒蛇的全麻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试验通过使用速眠新和异氟烷两种常用全身麻醉剂对缅甸蟒的麻醉效果进行了研究。对15条蟒蛇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0.1、0.2、0.4mL/kg)速眠新麻醉剂和对6条蟒蛇使用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后,进行麻醉效果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动物2~4倍的速眠新Ⅱ注射剂对蟒蛇的麻醉效果不明显;4%的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用于蟒蛇的诱导麻醉,2.5%的异氟烷可用于蟒蛇的维持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诱导麻醉迅速、维持麻醉稳定、肌松作用好、安全性高、可控性强、苏醒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结果显示,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运用于蟒蛇的临床麻醉保定中。
刘建才曹婷于萍张建省刘雅芳张立岭
关键词:速眠新异氟烷麻醉效果
猪线粒体DNA研究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线粒体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之一,目前在进化遗传学、动物生产性能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论文简要阐述了猪线粒体DNA的基本组成和特征、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概况,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对猪线粒体DNA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于萍曹婷施力光刘雅芳张立岭侯冠
关键词:线粒体DNA分子标记
五指山猪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研究五指山猪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地位,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得到55条五指山猪线粒体控制区(mtDNA D-Loop)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发表的1条五指山猪mtDNA D-Loop全序列进行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56条序列中出现21次保守区变异,即"TTATAAAACAC"序列重复,共定义13个单倍型,发现14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838和0.00334,表明五指山猪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五指山猪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网络分析呈现两大分支,推测有两个母系起源,且与GenBank中其他23个猪种的聚类结果表明,五指山猪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猪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于萍曹婷施力光刘雅芳赵春萍张立岭侯冠彧
关键词:五指山猪线粒体控制区
五指山猪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PCR及TA克隆测序技术,获得五指山猪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KJ909516),并对其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五指山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6 689bp,碱基组成为A(34.7%)、C(26.2%)、G(13.3%)、T(25.8%),包含13个蛋白编码区,2个rRNA,22个tRNA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ND2、ND3和ND5起始密码子为ATA,ND4L起始密码子为GTG,其余均为ATG。蛋白编码基因ND1和ND2终止密码子为TAG,Cyt b终止密码为AGA,COXⅡ、COXⅢ、ND3和ND4的终止信号为不完全密码子T,其余均为TAA。22个tRNA中除tRNASer(AGY)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线粒体控制区全长1 254bp,含有22个长度为10bp的串联重复序列ACGTGCGTAC。5种中国小型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结果说明,五指山猪在ND2和ND5基因上与其他4个猪种存在明显差异,可为能量代谢差异研究提供分子学依据。
于萍曹婷赵春萍刘雅芳施力光张立岭侯冠彧
关键词:五指山猪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区控制区
蟒蛇常见病防治技术研究
张立岭林明栋赵静张建省刘建才曹婷于萍刘雅芳李治深曾纪峰
对于规模化养殖的蟒蛇,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是蟒蛇养殖中的主要疾病,占死亡蟒蛇的大多数,是蟒蛇养殖中的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导致蟒蛇呼吸困难,粘液堵塞气管和肺壁,甚至形成干酪样栓塞,消化道溃疡,肠炎等给蟒蛇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关键词:蟒蛇消化道疾病疾病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