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芝凤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资助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闽台
  • 3篇遗产
  • 3篇遗产资源
  • 3篇资源保护
  • 3篇文化遗产资源
  • 2篇农业
  • 2篇资源研究
  • 2篇文化资源
  • 2篇民俗
  • 2篇民族
  • 2篇闽台农业
  • 2篇教化
  • 2篇古村落
  • 2篇村落
  • 1篇侗族
  • 1篇新经济
  • 1篇信仰
  • 1篇信仰问题
  • 1篇学理

机构

  • 19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怀化市中级人...

作者

  • 19篇刘芝凤
  • 2篇谌香菊
  • 1篇和立勇
  • 1篇徐辉
  • 1篇王晓
  • 1篇宋媛
  • 1篇朱秀梅

传媒

  • 4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中国农史
  • 2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创新
  • 1篇文化遗产区域...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年技能企业的文化坚守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厦门蔡氏漆线雕企业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21世纪是无形文化资产和理性消费的世纪,对于有着数百年历史技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面临投资与产能市场价值不对称、债务风险与项目开发、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世纪。厦门蔡氏漆线雕企业拥有悠久的漆线雕工艺历史背景,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无形文化资源非遗生产性的保护、无形文化资产传承人保护主体需要支撑点、无形文化资源创新与原真性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市场和非遗生产性保护、传统手工技艺遭遇"傍非遗"与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百年技能企业,必须把"策略可变与价值历年不变"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企业和国有非遗保护单位的生存之本,重视无形文化资产的价值领导及其影响,将无形文化遗产的资源资本产权通过分类化、标准化、知识督察化与管理体系化等方式进行传承,并利用多元创意与传播价值开辟创新文化空间。
刘芝凤张学平
关键词:老字号无形资产文化坚守
闽台农业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问题评述被引量:1
2017年
闽台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着重强调农业生产技能亟待加强传习与保护,而对生活习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应注重整体一致性。古村落保护要介入资源产权制度以充盈保护措施,而对弱经济价值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则重在宣传其深层教化作用。同时应充分拓展思路,加速利用新媒体方式留存并将民俗文化元素创意输出。当然,必须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加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律及制度化权益保障,适当增加"学术监督"。在"文化产权资本化"过程中,既注重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又要借助"司法救济机制"和"民间解决机制"等方式,辅助解决其间的侵权与纠纷,用以尊重文化资源的公权属性特质。
刘芝凤
关键词:闽台农业资源保护
关于我国海洋文化遗产濒危现状与传承人重新认定的几点建议
刘芝凤
福建长汀彭坊村凿纸龙灯生产性保护刍议被引量:4
2013年
以凿纸龙灯为代表的闽西长汀彭坊凿纸,是福建民间剪纸类手工技艺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享有"剪纸万千凿纸一家"的市场稀缺性,但由于市场意识薄弱,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等原因,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困境,生产性保护有利于其活化传承。生产性保护力求在不违背凿纸龙灯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其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整合官艺产学民的力量,在归纳整理技艺的基础上,找准市场定位,推动市场化营销,是彭坊村凿纸龙灯推行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刘芝凤朱秀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分析与评述被引量:12
2014年
一个区域民俗的形成,源于这个区域民众在共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相互磨合、影响、认同,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民俗的世代传承,规范着民众的意识与行为,如同基因一样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起着决定和遗传族群特征的作用。台湾与福建一水相依,福建籍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74%,作为以福建为主的大陆先人开拓之地,迁徙台湾带去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风俗习惯传承至今。闽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约定俗成了特殊的海洋民俗文化遗产,不论从渔业民俗、稻作文化还是民间信仰、文学艺术、节日、饮食、服饰、手工技艺等方面,在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有着太多的文化共性,为海峡两岸文化共建提供了丰富的对接项目资源。本文以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为调研对象,对其可保护性与利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刘芝凤
关键词:资源研究
湘黔桂边区少数民族稻俗与日本稻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湘黔桂交界之地少数民族稻作民俗与日本稻作民俗文化共性高,两国稻作民族民间信仰具有认祖功能、标志功能和平安心理的文化特征。同时还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规范性。日本稻作民俗无不打上湘黔桂交界之地稻作民俗的文化烙印。源于三省交界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可能是中国稻作文化最早传播到日本的主要通道之一,而湘黔桂交界之地可能是这条通道的起点。
刘芝凤王晓谌香菊
台湾民族节俗与汉人节俗中的政府行为比较——以台湾原住民丰年祭节俗与汉人祭神民俗节庆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在台湾现代生活中,节庆习俗是全台湾历史民俗文化遗产民间行为传承保护得比较完好的文化事象。但近十余年,台湾少数民族节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下,经过商业开发,许多节俗原真性的文化内涵逐步消失或正在消失。相反,自古至今一直由民间行为传承的台湾汉人民俗节日,却一直红红火火进行,且有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走势。作者带领"闽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调查"课题组两年中多次赴台考察获得田野资料,据此对台湾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民俗节庆进行对比研究,将台湾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最盛大的丰年祭与包括客家人、闽南人、光复后入台的汉族在内的汉人节庆习俗进行比较,分析台湾政府在民间民俗节庆中的定位与责任问题,探讨海峡两岸在历史民俗节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共同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芝凤
闽台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开发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闽台生产技能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为例,针对闽台生产技能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生产性开发出现的问题,探讨闽台农业文化资源生产性开发中出现的空巢现象、村官不落村现象、文化资源资本主体问题、申遗成功后的农业非遗安全保护与民俗文化资源资产产权归属问题、民俗节庆文化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归原问题、古村开发开发商与原住民产权利益问题等,并提出分析对策与方案建议。
刘芝凤王晓谌香菊
关键词:闽台农业文化资源
逆城市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研究——以闽台历史文化名村为例被引量:9
2018年
基于闽台两地多个乡村的田野调查所得,以闽台历史文化名村为例,探讨逆城市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若干问题。厘清逆城市化的理论来源,及其对当下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古村落文明在历史价值、社会组织结构及德育教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明确宗旨、学习借鉴、扶持帮助等方面提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尤其结合当下实际运作的金融借贷、互联网+等具体做法,阐述古村落在逆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多元化运营模式、自主式发展以及帮扶资金来源渠道拓展,更好地实现逆城市化进程中古村落文明的承继与发展。
刘芝凤
关键词:逆城市化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
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分析与评述
一个区域民俗的形成,源于这个区域的民众在共同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中相互磨合、相互影响、相互认同并传承于民众,规范民众意识行为约定俗成的习惯,如同骨髓一样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起着中坚力量。福建因面临东海,台湾海峡,内...
刘芝凤
关键词:资源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