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油菜
  • 9篇甘蓝
  • 9篇甘蓝型
  • 9篇甘蓝型油菜
  • 6篇基因
  • 4篇克隆
  • 4篇基因克隆
  • 3篇土壤
  • 3篇逆境
  • 2篇养分
  • 2篇水稻
  • 2篇同源
  • 2篇土壤养分
  • 2篇拟南芥
  • 2篇启动子
  • 2篇耕地
  • 2篇非生物
  • 2篇非生物逆境
  • 1篇稻田
  • 1篇稻田土

机构

  • 14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基因工程...

作者

  • 16篇刘聪
  • 10篇熊兴华
  • 8篇官春云
  • 5篇胡学芳
  • 4篇陈社员
  • 4篇邬克彬
  • 4篇施春霖
  • 3篇周清
  • 2篇王厚援
  • 2篇屈金莲
  • 1篇张小青
  • 1篇胡家金
  • 1篇郭亚东
  • 1篇刘少锋
  • 1篇吴尚虹
  • 1篇汪娟
  • 1篇朱玉琼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GPATs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GPATs主要负责将脂肪酰基从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或酰基辅酶A(acyl-CoA)上转移到甘油-3-磷酸的(Glycerol-3-phosphate,G3P)sn-1位置上。有些成员还具有sn-2酰基转移活性。目前已经在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了GPAT基因。这些GPAT基因编码的酶主要分为三类,它们在细胞中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内质网上。这些酶参与三酰甘油、几丁质和软木脂等多种脂质的生物合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GPAT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以及GPAT酶的亚细胞定位、sn-2酰基转移特异性、GPAT酶的底物选择性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聪肖旦望施春霖胡学芳邬克彬官春云熊兴华
甘蓝型油菜LPAT4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进一步研究油菜LPAT4基因,通过检索与拟南芥LPAT4序列相似度较高的油菜EST序列,拼接后与白菜和甘蓝的LPAT4序列进行同源比对,设计一对引物,从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中扩增全长LPAT4 CDs序列。共获得2条CDs序列,它们的长度分别为1 143,1 140 bp,分别命名为BnLPAT4-1和BnLPAT4-2。BnLPAT4-1编码380个氨基酸,所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3.29 kDa和8.74;BnLPAT4-2编码379个氨基酸,所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3.16 kDa和8.93。他们均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同属于LPLAT超基因家族。比较所用油菜序列SNP分析显示,LPAT4共存在41个多态性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7个,简约信息位点34个。这41个多态性位点中,引起同义变异的位点为23个,引起取代变异的位点18个,共导致16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分析表明,BnLPAT4-1和BnLPAT4-2为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LPAT4基因的2个拷贝,从序列组成、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以及同源建模4个方面来看,它们均具备LPLAT超基因家族的特征,为该基因家族的2个成员。
肖旦望刘聪胡学芳邬克彬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保守结构域SNP
甘蓝型油菜GPAT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sn-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 TAG)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催化三酰甘油合成的起始步骤,...
刘聪
关键词:油菜转基因酵母转基因拟南芥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WRI1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5个WRI1基因cDNA。测序结果显示,BnWRI1-1大小为1 248 bp,BnWRI1-2和BnWRI1-3大小为1 254 bp,BnWRI1-4、BnWRI1-5大小为1 242 b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WRI1基因cDNA在进化关系上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同拟南芥AtWRI1(At3G54320)同处1个分支,并且所克隆基因cDNA来自甘蓝型油菜不同的基因组;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得到所克隆WRI1基因cDNA单核苷酸变异位点40个;特异性酶切位点分析显示,来源于A基因组的BnWRI1-1、BnWRI1-2、BnWRI1-3第892位与来源于C基因组的BnWRI1-4和BnWRI1-5第880位的核苷酸发生变异,导致Bcl I识别位点的变化;酶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BclI酶可区分甘蓝型油菜的AtWRI1-like WRI1基因的A或C基因组来源。
施春霖刘聪肖旦望陈社员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CDNA
甘蓝型油菜2个GPAT6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sn-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是三酰甘油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催化三酰甘油合成的起始步骤,在植物中参与调节生长发育、脂质的合成和逆境应答等过程。本试验通过RT-PCR从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中克隆得到GPAT6基因的2个拷贝,分别命名为BnGPAT6-1(GenBank登录号为KJ000117)和BnGPAT6-2(KC106728)。它们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DNA sequence,CDS)均为1506 bp,编码501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结构N端含有一个类卤酸脱卤酶(haloacid dehalogenase-like hydrolase,HAD-like)活性结构域,C端含有一个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olipid acyltransferase,LPLAT)功能域。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B.rapa)、甘蓝(B.olerace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琴叶拟南芥(A.lyrata)中的GPAT6序列相似性最高。组织表达结果表明BnGPAT6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未成熟的胚中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BnGPAT6的表达受ABA的抑制;在干旱和6-BA胁迫下几乎同时升高;在盐胁迫下,短时间内升高,达到峰值后降低;在水渍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
刘聪肖旦望胡学芳邬克彬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逆境胁迫
甘蓝型油菜LPAT5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克隆并对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时空表达和逆境表达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结合同源克隆与半定量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甘蓝型油菜湘油15 LPAT5的1条全长1 041 bp的CDs序列,并命名为BnLPAT5。序列分析表明,它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属于LPLAT超基因家族。时空表达分析表明,BnLPAT5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茎和胚的2倍。逆境分析表明,BnLPAT5在NaCl、PEG4000、水渍、6BA和ABA的胁迫下呈现2种不同的表达模式,他们均对BnLPAT5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在NaCl、PEG4000及水渍处理下,BnLPAT5呈"骤降缓升"的表达模式,处理3 h时,达到最低表达量。对于6BA和ABA的处理,BnLPAT5却呈现"缓降缓升"的表达模式,处理12 h时,表达量最低。极差分析显示,高盐、干旱、水渍、6BA和ABA对BnLPA5基因的表达影响程度相当,相对而言,高盐对其表达的影响较大。试验首次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得到LPAT5的1个拷贝,并分析了其时空表达和逆境表达,认为所得基因为普遍表达基因,并对干旱比较敏感。
肖旦望刘聪陈社员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非生物逆境
油菜高含油量基因工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是世界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近十年来,随着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植物油来源,因此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用价值。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优化油菜品种资源的新方法。三酰甘油对种子油脂的形成十分重要,它是油菜种子最主要的储藏脂类。将三酰甘油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及一些转录因子转入到油菜组基因中,一方面增加种子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增加转录因子表达以增强糖酵解和三酰甘油形成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底物浓度和三酰甘油合成的速度,期待获得高含油量的转基因油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油菜油酯代谢关键酶基因及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提高油菜含油量的发展思路。
吴尚虹胡家金施春霖刘聪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油菜含油量三酰甘油基因工程
甘蓝型油菜GPAT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同源PCR克隆的方法,首次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6(sn-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6,GPAT6)基因长1 110 bp的启动子,并将其成功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重组载体可用于转化拟南芥,探究甘蓝型油菜GPAT6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
胡学芳刘聪肖旦望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启动子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
不同地形条件下样点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地形条件样点密度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56%~97.9%,属于中等变异;山地地区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基底效应值<25%,丘陵区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38.15%~74.45%,2种地形有效磷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88.44%~100%;根据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建议山地区采样密度为0.16个/hm2,丘陵区采样密度为0.10个/hm2。
刘聪周清屈金莲朱玉琼
关键词:土壤养分山地丘陵
甘蓝型油菜LPAT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植物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olipid acid actyltransferase,LPAT)是三酰甘油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在脂质的合成、种子的发育以及生物膜的流动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LPAT4基因的2条全长CDS,长度分别为1143 bp和1140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具有LPLAT_LCLAT1样结构域,同属于LPLAT超基因家族,并分别被命名为BnLPAT4-1和BnLPAT4-2。时空表达分析表明,它们均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其中BnPAT4-1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而BnLPAT4-2在胚中的表达量最高。逆境分析表明,BnLPAT4-1和BnLPAT4-2在NaCl、PEG-4000、水渍、6BA和ABA的胁迫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极差分析显示,ABA对BnLPAT4-1的表达影响较大,而BnLPAT4-2的表达对PEG-4000更敏感。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油菜BnLPAT4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肖旦望刘聪胡学芳陈社员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非生物逆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