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竹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癌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晚期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内皮
  • 3篇人血管
  • 3篇人血管内皮
  • 3篇实体瘤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评价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疗效
  • 2篇血管内皮抑素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刘竹君
  • 9篇李凯
  • 4篇王心悦
  • 2篇肖建宇
  • 2篇袁静
  • 2篇程鑫
  • 2篇王晶
  • 2篇王柳春
  • 1篇黄纯
  • 1篇陈金良
  • 1篇熊海林
  • 1篇陈鹏
  • 1篇魏熙胤
  • 1篇程新
  • 1篇郭华
  • 1篇叶兆祥
  • 1篇蒋湘莉
  • 1篇金子良
  • 1篇徐文静
  • 1篇吴春娃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体瘤疗效评价:能仅看实体吗?--伴特殊影像征肺癌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本研究比较了新的疗效评价方法与RECISTI.1标准评价有特殊影像征肺癌疗效以及预测此类PFS的能力,旨在为其选择最佳疗效评价标准。通过临床研究表明,用RECISTI.1标准评价存在基线空洞者应疗效发现,疗效为SD患者P...
杨等霞周婵王心悦孔倩刘竹君李凯
关键词:肺癌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多周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TP或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与治疗周期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25例mb~IV期NSCLC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21例,联合TP方案治疗4例,21d为1个周期,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OS)、生活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循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aCECs)的数量,并评价其与疗效和治疗周期的关系。结果全组25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R)5例(20.0%),稳定(SD)14例(56.0%),进展(PD)6例(24.0%),客观有效率(RR)为20.0%,临床受益率(CBR)为76.0%,中位TTP为8个月,中位OS为19个月。短周期治疗(周期〈4个)14例,其中PR2例,SD6例,PD6例,RR为14.3%;临床受益的8例患者的中位TTP为6个月,中位OS为18个月。长周期治疗(周期≥4个)11例,均为临床受益患者,其中PR3例,SD8例,RR为27.3%,中位TTP为17个月,中位OS为26个月。短周期治疗临床受益者aCECs平均上升(293±12)个/10^5,长周期治疗临床受益者平均下降(243±181)个/10^5。治疗周期、TTP均与治疗前、后aCECS的数量变化呈正相关(r=0.970,P=0.001;r=0.829,P=0.042)。全组生活质量改善12例,稳定10例,下降3例。全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液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均不影响继续用药,长周期组和短周期组患者3—4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TP或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能显著提高远期疗效,长周期治疗的患者rITrP和OS均较短周期者延长,且长周期治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CECs是�
李娜金子良刘竹君王晶李凯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疗法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空洞形成的意义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和NP方案(28例)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后出现肿瘤空洞的NSCLC进行临床及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活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aCECs)数量。结果NP方案组患者中见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组患者中,5例(17.2%)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其中腺癌3例,腺鳞癌1例,肉瘤样癌1例,均未出现咯血症状。CT显示,5例均为周围型肺癌,单发空洞,形态以类圆形为主,平均直径为2.7cm;3例薄壁,2例厚壁;4例位于瘤体中央,1例偏心。CT灌注功能成像显示,空洞形成患者的肿瘤内部供血处于抑制状态。5例空洞形成患者治疗前aCECs为323.2/10^5±236.9/10^5,治疗后下降至33.0/10^5±33.6/10^5。结论肺部肿瘤出现空洞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后一个较为独特的影像学表现。将其与CT灌注成像以及外周血aCECs联合观察,可能有助于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
黄纯王柳春肖建宇叶兆祥刘竹君徐文静程新王晶李凯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非小细胞肺癌功能成像细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多西紫杉醇不同顺序用药的抗肿瘤效应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时不同给药顺序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1)同时用药组:每只小鼠恩度400μg/d,第1~35天;多西紫杉醇10 mg/kg,第1~19天,每3 d给药1次.(2)先恩度组:每只小鼠恩度400 μg/d,第1~35天;多西紫杉醇10 mg/kg,第16~34天,每3 d给药1次.(3)模型组:每只小鼠生理盐水100 μl/d,第1~35天;注射用水200 μl/d,第1~35天,每3 d注射1次.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未荷瘤的正常裸鼠,8只),注射方法同模型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各组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实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裸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2的抑制剂(TIMP-2)、MMP-9的抑制剂(TIMP-1)、细胞外MMP诱导因子(EMMP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同时用药组肿瘤体积增长为39.94 mm3,先恩度组肿瘤体积增长为(99.57±74.48)mm3,二者均明显小于模型组[(217.67±95.44)mm3,均P<0.05].同时用药组、先恩度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裸小鼠外周血中CECs的数量分别为(25.86±11.77)个/104个细胞、(77.25±24.02)个/104个细胞、(14.71±11.07)个/104个细胞和(12.90±11.20)个/104个细胞,同时用药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先恩度组(均P<0.01).同时用药组和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均P<0.05),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中TIMP-1和同时用药组TIMP-2的表达均较模型组上调(均P<0.05),同时用药组EMMPRIN的表达较模型组下调(P<0.05).同时用药组和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的MVD及α-SMA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同时用药组的抑瘤效果及小
袁静吴春娃刘竹君魏熙胤李凯
关键词:恩度多西紫杉醇给药顺序循环内皮细胞肺腺癌细胞系A549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2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
熊海林刘竹君程鑫李凯
关键词:黑色素瘤预后
文献传递
实体瘤疗效评价:能仅看实体吗?--伴特殊影像征肺癌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本文研究比较了新的疗效评价方法与RECIST1.1标准评价有特殊影像征肺癌疗效以及预测此类PFS的能力,旨在为其选择最佳疗效评价标准。用RECIST1.1标准评价存在基线空洞者应疗效发现,疗效为SD患者PFS最长,其次为...
杨等霞周婵王心悦孔倩刘竹君李凯
关键词:肺癌疗效评价标准
博安霉素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肺鳞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总结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治疗并完成随访的30例肺鳞癌采用博安霉素联合多西他赛以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陈鹏王心悦郭华陈金良蒋湘莉刘竹君
关键词:多西他赛近期疗效博安霉素肺鳞癌
不可忽视的晚期肺癌化疗前后肺感染菌谱及其耐药性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晚期肺癌(ⅢB期及Ⅳ期)患者化疗前、后肺部感染菌谱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探索多周期(≥4)化疗患者的最佳抗生素使用方案。方法:采集本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18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化疗前、后痰标本共309例次进行病原菌培养,并作20种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前痰标本145例次、化疗后164例次。阳性菌株(依常见程度)化疗前、后均为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粘膜炎布兰汉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无统计学差异(Z=-0.005,P=0.996)。化疗前、后主要敏感抗生素为氟康唑、伊曲康唑、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其敏感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氨苄西林、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克罗、左旋氧氟沙星化疗后耐药性有所增加(P<0.05),而头孢唑啉与头孢西丁化疗后耐药性降低(P<0.05)。结论:1)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肺部真菌感染率较以前报道升高;2)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肺部感染病菌谱变化不明显;3)化疗对各主要敏感抗生素敏感性影响不大;4)晚期肺癌患者多周期化疗后引起部分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主要集中在二代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
刘竹君程鑫李凯
关键词:肺癌耐药
实体瘤疗效评价:能仅看实体吗?——伴特殊影像征肺癌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1981年WHO首次在Cancer杂志上发表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效评价标准[2],提出了四个判定等级: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CR+PR为有效率。在随后的几十年内,一些合作...
杨等霞周婵王心悦孔倩刘竹君李凯
文献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个案分析
2009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佳,总生存期为5~6个月,1年生存率为20%~25%,常规化疗延长2~3个月,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出现了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手段,如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及靶向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病理类型、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益处。现介绍1例经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该患者经常规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后效果较佳,并通过CT灌注成像及检测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水平进行多角度疗效评价,为建立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建立基础。
王柳春刘竹君肖建宇袁静李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血管内皮抑素CT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