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涉江

作品数:80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地下水
  • 14篇污染
  • 12篇降解
  • 9篇硫脲
  • 9篇废水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8篇污染地下水
  • 8篇甲基叔丁基醚
  • 6篇生物降解
  • 6篇水溶
  • 6篇水溶性
  • 5篇吸附剂
  • 4篇电气石
  • 4篇提纯
  • 4篇重金属捕集剂
  • 4篇重金属离子
  • 4篇纳米
  • 4篇纳米级
  • 4篇活性炭

机构

  • 78篇天津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萍乡市新安工...
  • 2篇天津泰姆生态...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泰达绿化...
  • 1篇天津环科环境...

作者

  • 80篇刘涉江
  • 24篇李鑫钢
  • 17篇赵林
  • 17篇姜斌
  • 14篇刘秀丽
  • 10篇谭欣
  • 9篇齐云
  • 9篇毛国柱
  • 7篇黄国强
  • 5篇丁辉
  • 5篇徐世民
  • 5篇赵志远
  • 4篇许长春
  • 4篇张广庆
  • 4篇李木金
  • 3篇王申
  • 3篇孙津生
  • 3篇柳听义
  • 3篇王红星
  • 3篇张楠

传媒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天津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第二届全国化...
  • 1篇第三届重金属...
  • 1篇第三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形式支撑梁
本发明是填料塔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填料塔中的隐形式支撑梁。本发明的隐形式支撑梁是设置在填料之中。所述的支撑梁在填料塔内采用云梯梁的结构。隐形式支撑梁由两个直立的平行侧板组成,在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筋板,梁的两端设置在与塔...
李鑫钢姜斌许长春徐世民张晋军刘涉江
文献传递
甲苯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著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得到适于降解甲苯的优势混合菌,并对其在硝酸盐还原条件下降解甲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所得甲苯降解菌的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25℃,pH值7.5,C/N值15,接种量1%。混合降解菌对硝态氮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021 mg/(L.h)。采用非抑制型MONOD动力学方程,对甲苯降解过程进行拟合,得到混合菌的表观最大比增殖速率为0.0348 h-1,而甲苯的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为0.0225 h-1,半衰期为4.50 d。
刘秀丽赵林刘涉江
关键词:甲苯硝酸盐缺氧降解
基于活性炭的多孔介质水动力弥散系数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溶质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水动力弥散系数不仅反映多孔介质的介质特性,同时也是描述溶质浓度随时空变化规律的重要参数。以颗粒状活性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动力条件下的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溶质运移过程描述,并采用土柱扩散实验对其水动力弥散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可快速准确测定多孔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同时,变流速条件下D不为常量,且分子扩散的影响可忽略,其与渗流速度v之间满足D=9.328v1.796函数关系。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和D-v函数关系可为描述溶质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涉江王娟丁辉赵志远李洁
关键词:多孔介质活性炭
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产生的含有油、固体颗粒、重金属、水等的复杂组成体系,其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已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我国含油污泥产生量大,未经处理外排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各石油生产及加工企业均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含油污泥的处理,形成了热洗、热解、加温加压调理、微生物处理等技术,其中热洗具有油回收率高、残渣含油率较低、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对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标准进行了总结对比,对化学热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清洗剂种类和浓度、热洗温度、热洗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等因素对含油污泥处理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化学热洗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楠王宇晶刘涉江张凯
关键词:含油污泥工程应用
超声波法制备电气石纳米粉技术的探讨
用自制的场约束超声波聚能粉碎机,对电气石粒子的纳米化技术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粉碎时间与粒度变化的关系,探讨了限制粒度细化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场约束超声聚能粉碎的方法可使电气石粉末的平均粒度达到0.2μm...
刘涉江翟洪祥黄振莺张志力金宗哲
关键词:超声波电气石
文献传递
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被引量:4
2007年
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是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静态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不同粘性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TBE在粘性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很好描述,粘粒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吸附常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y=4.382×10-3x-0.817×10-3直线关系。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分析发现,粘性土壤对MTBE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吸附热力学推导可得等量吸附焓变ΔH与平衡吸附量无关,且ΔH<0,表明该吸附为放热过程。
刘涉江李木金姜斌李鑫钢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粘性土壤吸附热力学
甲基叔丁基醚在饱和黏土中吸附和迁移参数的测定被引量:8
2006年
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采用静态间歇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饱和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MTBE在不同黏土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描述,黏粒含量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迁移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提出利用实际渗流速度υ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DL和阻滞系数Rd的方法.与间歇实验相比,动态土柱法得到的Rd较小,仅为1.004,预示受到污染的土壤对MTBE几乎没有任何截留和净化能力.由此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为今后MTB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涉江姜斌黄国强李鑫钢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弥散系数
一种核壳结构的磁性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磁性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Sub>3</Sub>O<Sub>4</Sub>磁性内核;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得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磁性纤维素;与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反应制得的羧基改...
张利刘涉江张楠王宇晶苗辰
文献传递
开放式环境监测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式被引量:11
2011年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以该课程为改革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上彼此渗透,并将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内容充实进来,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平台。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在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迟杰鲁逸人刘涉江洪庆华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膨胀珍珠岩对甲基叔丁基醚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以探索新的水体净化剂材料为目的,对一种以二氧化硅为主体的颗粒状膨胀珍珠岩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BE在膨胀珍珠岩中的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吸附过程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分析发现,膨胀珍珠岩对MTBE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吸附热力学计算可得等量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变ΔG<0,表明膨胀珍珠岩对MTBE的吸附为一吸热过程,且可自发进行.
刘涉江李鑫钢姜斌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膨胀珍珠岩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