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安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道德
  • 5篇主义
  • 3篇正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教学
  • 2篇道德论
  • 2篇道德社会
  • 2篇道德社会学
  • 2篇德论
  • 2篇社会学
  • 2篇实效
  • 2篇实效性
  • 2篇教学实效
  • 2篇教学实效性
  • 2篇客观主义
  • 2篇高校
  • 2篇埃尔斯特
  • 1篇道德冷漠
  • 1篇道德立场
  • 1篇道德相对主义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作者

  • 21篇刘永安
  • 2篇周荣甲
  • 1篇朱红梅
  • 1篇朱鸿翔

传媒

  • 2篇理论观察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前沿
  • 2篇理论探索
  • 2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理论界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道德主体是否可能的意识之维被引量:7
2021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体日益表现出一定的自主、自治的主体性行为特征,这催生了人工道德主体是否可能的论题。意识问题是制约人工道德主体是否可能的关键维度。目前人工智能体能在功能等价的意义上对意识的智力性认知层面予以模拟,但并不具备对于一个道德主体来说至关重要的现象学意识。人工智能体缺乏产生现象学意识的本体论基础;缺乏现象学意识第一人称的定性特征;缺乏现象学意识的情感元素和移情理性。因此,目前的人工智能体尚不是伦理自治的主体,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道德主体。
刘永安
关键词:道德主体
凯·尼尔森对唯物史观道德立场的澄清与阐释被引量:2
2012年
唯物史观是否蕴含道德相对主义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道德立场面临的一个根本性同时也是易于产生困惑的问题。加拿大哲学家凯.尼尔森对唯物史观道德思想中极易引发道德相对主义困惑的问题予以澄清,反驳和否定了唯物史观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凯.尼尔森另辟蹊径地提出了情境客观主义的解释模式,认为情境客观主义可以对唯物史观作出恰当的伦理解释,并因此认为唯物史观持有道德客观主义的价值立场。
刘永安
关键词:唯物史观道德立场道德相对主义
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探究被引量:3
2021年
对于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而言,引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有鉴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某些局限,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引入,不仅要注意其理论观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否适用的问题,也要解决和处理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应用性问题。
刘永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建构主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评析埃尔斯特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诘难
2015年
埃尔斯特认为马克思在阐释社会历史理论时运用了与方法论集体主义密切相关的辩证演绎和功能解释的方法,并据此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内在地蕴含着历史目的论的观点。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抽象、唯心的辩证演绎方法存在根本性的区别,而且功能解释方法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解读本身也存在问题和局限。因此,基于辩证演绎和功能解释方法对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社会历史观进行目的论的诘难是不能成立的。
刘永安
关键词:埃尔斯特历史目的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辩护——基于凯·尼尔森的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没有直接提出系统的伦理学理论,但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在对这些道德思想解读时,出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论与马克思主义非(或反)道德论的论争。论争双方的实质性分歧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否排斥道德在马克思...
刘永安
关键词:道德正义
文献传递
在有意义的人类控制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被引量:6
2022年
人工智能技术的“责任缺口”是从技术的社会属性中衍生出来的规范性问题,其实质是人类对基于AI技术的技术性行动不能有效控制,因而不能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的问题,而不是AI技术系统或人工智能体能不能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有意义的人类控制”理论不仅为“责任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案,而且为人工智能的负责任发展提出了规范性的指引。
刘永安
关键词:人工智能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双重维度探析
2019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分,即解释性道德与规范性道德的区分。与此区分相应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兼具解释和评价的双重维度,法权正义解释路向混淆了这一区分并最终导致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误读与曲解。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既包括道德社会学意义上的法权层级正义观,也包括规范意义上的辩证发展的等级正义观,二者并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当中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真实图景。
刘永安
关键词:道德社会学
教师主体性的重新审视与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被引量:2
2014年
主体间性范式对于重新审视"两课"教师的主体性,进而反思"两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在主体间性范式下,"两课"教师的主体性并没有被否定或削弱,而是在修正中被赋予了有限性、中介性和生成性的新内涵。两课教师只有履行好这种新主体性才能妥善地处理"两课"教学实践当中的矛盾,进而提升"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刘永安
关键词:高校两课主体间性主体性实效性
道德冷漠问题的再思考——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为视角
2012年
在思考道德冷漠问题时,人们通常把目光聚焦于个体内在的心性品质,而很少去关注和研究个体的行为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样的思考显然是片面的,它忽视了个体行为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也就不能深入地揭示道德行为缺失的内在机制,这一不足正是我们在探讨道德冷漠问题时需要再思考的地方。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对行为科学的揭示和对"环境责任"的反思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理论启示我们在思考道德冷漠问题时,不仅要强调个体的自律和责任,社会也应该在遵循行为科学和道德规律的基础上,为引导人们做出善的行为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提供外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刘永安周荣甲
关键词:道德冷漠斯金纳行为主义社会环境
本真与异化:《存在与时间》中的一个悖论被引量:1
2008年
《存在与时间》对人本真存在的认识达到了一种自觉,但《存在与时间》中一些理论的未决使得这种本真因缺少理论的支撑而陷入了与异化的悖论之中,这就使得本真的可能性成为可质疑的了。本文旨在揭示与分析《存在与时间》中本真与异化这一悖论,并以马克思思想为参照对这一悖论做进一步的思考.
刘永安
关键词:本真异化悖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