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中
-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与T细胞亚群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CD8^+T细胞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分析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T细胞亚群差异,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可能的相关性。方法不同程度的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FLD)60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50例,健康体检者(Control)20例,流式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并分析各组体重指数(BMI)、血清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HOMA-IR)情况。结果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CD3^+、CD4^+、CD8^+表达水平与健康组比较下降。CD8^+、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组。结论慢乙肝合并脂肪肝组胰岛素抵抗高于慢性乙肝组,与CD8^+T细胞下降具有相关性。
- 邵明亮苗同国刘振中吴宗耀张巍
- 关键词:乙型肝炎T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求酒精性肝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对其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病人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3克/次,3次/天。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片/次,3次/天。两组治疗期间均予以保肝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肠道菌群、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4,4.688,3.750,P=0.000,0.000,0.000);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4,4.601,4.780,P=0.000,0.000,0.000);治疗后,试验组肠球菌(4.26±0.96)LogCFU/g、大肠杆菌(6.26±0.84)LogCFU/g水平低于对照组肠球菌(6.98±1.04)LogCFU/g、大肠杆菌(7.18±1.06)LogCFU/g;乳酸菌(7.16±0.93)LogCFU/g、双歧杆菌(7.87±1.21)LogCFU/g水平高于照组乳酸菌(5.37±0.82)LogCFU/g、大肠杆菌(6.39±1.05)Lo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53,10.106,6.467,4.762,P=0.000,0.000,0.000,0.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399)。结论酒精性肝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张建集吴月红任飞边缓缓刘振中白格兰
- 关键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C反应蛋白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
- 蛇芪清毒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蛇芪清毒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9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1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次皮下注射,1次/周,疗程48周;治疗组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同时给予蛇芪清毒颗粒口服,10 g/次,3次/d,疗程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后ALT、AST水平及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24周、48周后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48周后明显低于治疗24周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24周、48周后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4周、48周后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HBeAg转阴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治疗48周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芪清毒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 吴秀颀武博荣裴艳涛刘素芬刘振中林琳魏娟王志华宁更献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
-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静脉注射川芎嗪对酒精性肝病病人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川芎嗪对酒精性肝病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病病人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病人均采用川芎嗪治疗(120 mg川芎嗪加入至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组病人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饭后口服,每次50 mg,3次/日)。两组均接受28 d的连续治疗,用药剂量依据病人年龄、症状等酌情加减。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L-Ⅳ)]、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P)]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CD3+(63.71±9.92)%与CD4+(38.99±8.26)%高于对照组(59.37±9.68)%、(35.75±6.12)%,CD8+(28.63±5.62)%水平低于对照组(31.35±6.17)%,LN(52.44±13.65)μg/L、HA(39.75±10.69)μg/L、CL-Ⅳ(69.88±14.55)μg/L、TNF-α(235.95±67.28)pg/L、TGF-β1(94.35±20.76)mg/L、IL-6(54.99±12.08)pg/L、LP(4.38±1.59)μg/L、AST(40.96±12.08)U/L、GGT(36.28±14.53)U/L与ALT(39.24±10.97)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N(52.44±13.65)μg/L、HA(39.75±10.69)μg/L、CL-Ⅳ(69.88±14.55)μg/L、TNF-α(235.95±67.28)pg/L、TGF-β1(94.35±20.76)mg/L、IL-6(54.99±12.08)pg/L、LP(4.38±1.59)μg/L、AST(40.96±12.08)U/L、GGT(36.28±14.53)U/L与ALT(39.24±10.97)U/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肝病病人在川芎嗪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可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利于控制肝纤维化,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
- 张建集白格兰边缓缓刘振中吴月红任飞
- 关键词:川芎嗪层黏连蛋白复方甘草酸苷片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门静脉血栓(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常见于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和脾静脉内,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较少见。DVT是门脉高压症患者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正在逐渐替代外科手术,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血栓形成因素,
- 李振燕杜瑞清刘振中马春华吴小霞盖芳陈勇良
-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的7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及观察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CD_(4)^(+)/CD_(8)^(+)),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AST、ALT、G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ST、ALT、GG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CD_(3)^(+)、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升高,CD_(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肠球菌、大肠杆菌均较治疗前降低,乳酸菌、双歧杆菌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指标低于对照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实施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肠道菌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张建集吴月红任飞边缓缓刘振中白格兰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还原型谷胱甘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肠道菌群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120例NAFLD合并CHB患者和60例CHB患者血生化指标和体质特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ALOKA21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诊断脂肪肝,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NAFLD合并CHB患者与CHB患者血清ALT分别为[(72.74±10.14)U/L和(56.25±5.43)U/L,P<0.05],AST分别为[(77.84±10.38)U/L和(54.28±6.53)U/L,P<0.05];血TG分别为[(3.51±0.35)mmol/L和(2.76±0.29)mmol/L,P<0.05],TC分别为[(5.77±1.43)mmol/L和(4.28±1.13)mmol/L,P<0.05],空腹血糖分别为[(5.92±1.15)mmol/L和(5.31±1.07)mmol/L,P<0.05];NAFLD合并CHB患者与CHB患者体质量分别为[(70.1±10.2)kg和(5.31±1.07)kg,P<0.05]、BMI分别为[(26.0±4.1)kg/m2和(5.31±1.07)kg/m2,P<0.05],WHR分别为[(0.91±0.04)和(0.79±0.02),P<0.05]。结论 NAFLD合并CHB患者血生化指标和体质指标显著高于CHB患者,可能给治疗带来困难,需注意鉴别和针对性的处理。
- 刘素芬武博荣刘振中吴秀颀魏娟林琳董金红张彦芳董正洪李兵顺郑欢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体质指标
- HBV感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生化及免疫学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HBV感染对NAFLD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60例NAFLD合并CHB患者根据HBV DNA的检测结果分为NAFLD合并HBV DNA阴性组和阳性组,每组180例。每1组中根据血糖、体重指数和血脂分为不同的亚组。分别对组间以及组内亚组间患者的ALT和AST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同时,对NAFLD合并HBV DNA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外周血中不同种类T淋巴细胞的表达频数进行比较。结果 2组内,随着患者的血糖、体重指数和血脂升高,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间体重指数≥28.0 kg/m2的患者,NAFLD合并HBV DNA阳性组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NAFLD合并HBV DNA阴性组患者(P<0.05)。相对于NAFLD合并HBV DNA阳性组,NAFLD合并HBV DNA阴性组患者外周血各类T淋巴细胞表达量均有降低,但CD+3和CD+4表达量降低明显(P<0.05),CD+8和CD+4/CD+8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合并CHB患者的血糖、体重指数和血脂与肝脏损伤程度正相关;NAFLD合并HBV DNA阳性组中高体重指数的患者,肝脏损伤程度重,肝脏在受到二重打击时易发生进一步的损伤,这部分人群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NAFLD合并HBV DNA阳性组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进行抗病毒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刘素芬武博荣刘振中吴秀颀魏娟林琳董金红张彦芳董正洪李兵顺郑欢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体重指数
- 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8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乌丹降脂胶囊口服,2.5 g/次,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口服,0.2 g/次,3次/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C、TG、C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ALT、AST、TC、TG、C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丹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且优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常规西医治疗。
- 吴秀颀武博荣裴艳涛刘素芬刘振中林琳魏娟王志华宁更献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水飞蓟宾葡甲胺
- 复合磷酸酯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复合磷酸脂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复合磷酸脂酶片和水飞蓟宾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损害均有改善,且复合磷酸酯酶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复合磷酸酯酶相对于水飞蓟宾在临床上治疗NASH具有更好的疗效。
- 刘素芬冯爱东武博荣魏娟林琳吴秀颀刘振中董正洪张彦芳李兵顺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水飞蓟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