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兵

作品数:109 被引量:449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8篇血吸虫
  • 98篇吸虫
  • 98篇虫病
  • 96篇血吸虫病
  • 96篇吸虫病
  • 44篇疫情
  • 29篇监测点
  • 16篇钉螺
  • 15篇血吸虫病疫情
  • 15篇疫情分析
  • 6篇血吸虫病防治
  • 6篇疫情控制
  • 5篇疫情监测
  • 5篇国家级监测点
  • 4篇血吸虫病传播
  • 4篇血吸虫病流行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传播阻断
  • 3篇血吸虫病疫情...

机构

  • 108篇湖北省疾病预...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湖南省血吸虫...
  • 6篇安徽省血吸虫...
  • 5篇江苏省血吸虫...
  • 5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公安县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地方病...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108篇刘建兵
  • 65篇蔡顺祥
  • 35篇涂祖武
  • 34篇肖瑛
  • 33篇陈艳艳
  • 31篇单晓伟
  • 30篇苏正明
  • 26篇周晓蓉
  • 24篇黄希宝
  • 21篇张娟
  • 19篇朱红
  • 18篇范宏萍
  • 16篇戴裕海
  • 16篇何汇
  • 13篇杨军晶
  • 13篇代凌峰
  • 10篇李博
  • 10篇刘汉成
  • 10篇朱惠国
  • 9篇刘斯

传媒

  • 39篇中国血吸虫病...
  • 19篇公共卫生与预...
  • 16篇热带医学杂志
  • 14篇热带病与寄生...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全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血吸虫病控制达标考核结果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考核200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控制达标情况。方法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的国家标准,对武汉市洪山、蔡甸、汉南、黄陂、江夏、东西湖和江岸等7个区开展人畜查病和螺情调查。结果20042006年全市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06%、0.93%和0.56%,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数分别为14、10和4例;耕牛感染率分别为0.88%、1.39%和0.67%;有螺面积分别为1 351.301、1 343.916和1 341.829万^m2。2007年,洪山、蔡甸、汉南、黄陂和江夏等5个疫情控制考核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0.67%,耕牛感染率0.69%。东西湖和江岸2个传播控制考核区居民血检阳性率分别为3.47%和1.71%;粪检未见阳性病人和耕牛;螺点调查未见感染性钉螺。结论2004年以来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洪山、蔡甸、汉南、黄陂和江夏等5个区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东西湖和江岸2个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范宏萍苏正明刘建兵涂祖武朱红蔡顺祥黄希宝戴裕海
关键词: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晚期血吸虫病是指出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症,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性增殖的血吸虫病患者。临床分型为4个类型,即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厚型和侏儒型[1],2004年以来,湖北省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对晚期血吸虫患者进行救治,共救治晚血患者26 798人次,其中腹水型患者占总数的70.00%左右[2,3]。
周晓蓉杨军晶陈莉刘建兵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生长发育障碍门脉高压肝纤维化肉芽肿性
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病情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病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要求,在湖北省13个地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设立207个村开展监测工作,并将6年的人群病情监测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年207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1.30%下降到2014年的0.17%,降幅为86.92%。不同流行类型以垸内型居民感染率最高。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高呈逐步上升趋势,50~岁组居民感染率最高。各职业人群中,农民、渔民居民感染率最高。结论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降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下一步应提高监测点各年龄组的查病覆盖率,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做好渔民粪便管理工作。
单晓伟蔡顺祥周晓蓉陈艳艳张娟刘建兵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2012年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2012年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30个村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疫情控制地区监测村居民感染率为0.8%,耕牛感染率为0.57%,活螺平均密度为5.1只/m2,阳性螺平均密度为0.0002只/m2,钉螺感染率为0.01%。结论 2012年疫情控制地区人畜病情及螺情疫情指标较2011年有明显下降。
单晓伟蔡顺祥苏正明涂祖武周晓蓉陈艳艳利国张娟刘建兵
关键词:血吸虫病
湖北省2015-2016年血吸虫病人群病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人群病情的时空分布特点,为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湖北省2015-2016年的人群病情数据;通过省级下发统一调查表,收集疫区各地...
朱红涂祖武吴家利李博肖瑛唐丽涂珍刘建兵蔡顺祥
关键词:血吸虫病空间流行病学
2006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74个行政村为监测村,对监测村≥6岁的常住居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阳性者以尼龙绢集卵孵化法作病原学检查;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对监测村耕牛进行检查;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对监测村进行螺情调查。结果居民感染率为2.77%,40~岁和50~岁年龄组的居民感染率分别为3.90%和4.07%,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农民、渔民感染率分别为3.31%和3.76%,高于其他职业居民感染率。耕牛感染率为8.83%,活螺平均密度为0.73只/0.1m2,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20只/0.1m2。结论40~岁和50~岁年龄组居民、农民和渔民是频繁接触疫水的人群,要加强健康教育和个人防护。耕牛是主要的传染源,要加大耕牛管理力度。同时要加强查灭螺工作。
苏正明刘建兵蔡顺祥涂祖武代凌峰何汇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我国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0
2017年
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受环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等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等影响,仍然存在导致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发生的风险,影响我国寄生虫病控制成效、甚至可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部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处置的特点,提出了在构建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中应具备的组织框架和响应流程,并指出今后应强化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应急响应的体系建设和措施落实,实现突发寄生虫病事件的早期介入和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寄生虫病传播风险和危害。
曹淳力孙乐平洪青标许汴利钟波刘建兵林丹丹李石柱肖宁周晓农
关键词:突发事件寄生虫病
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通报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通报了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截至2014年底,全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24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9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省共有流行村5 450个,流行村总人口996.26万人;2014年全省推算血吸虫病人数34 455人,比2013年减少34.58%;查出粪检阳性病人4 509人,比2013年减少54.99%;未发生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省疫区耕牛存栏数73 392头,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牛;全省现有钉螺面积76 165.12hm^2,比2013年减少320.58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环境及新发现钉螺环境。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要达到《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2014-2018年)》目标仍有很大压力,应继续加强防治和监测工作力度。
肖瑛钟晨晖张娟单晓伟蔡顺祥刘建兵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武汉市7区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和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武汉市7个区进行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和传播控制达标考核。方法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对武汉市洪山、蔡甸、汉南、黄陂、江夏、东西湖、江岸7个疫情未控制区开展人畜查病和螺情调查。结果洪山、蔡甸、汉南、黄陂、江夏5个疫情控制考核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5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为0~2.74%;东西湖、江岸2个传播控制考核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3.47%和1.71%,粪检未查到阳性病人及阳性耕牛。2个传播控制考核区所抽取的螺点均无感染性钉螺。结论2007年武汉市洪山、蔡甸、汉南、黄陂、江夏5区各项疫情指标已达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东西湖、江岸2区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范宏萍涂祖武刘建兵杨光斌苏正明刘汉成朱惠国蔡顺祥黄希宝戴裕海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控制
2015-2019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资料,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指导今后监测工作。方法按《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要求,在全省13个地市设立207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常规监测、监测点监测和风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本地居民及流动人群病情监测、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监测。对各年监测数据收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居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由2015年的2.75%(4470/173558)下降至2019年的2.09%(2169/103885),血吸虫感染率在2015年为0.07%(120/173558),之后年份均为0,五年来均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流动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由2015年的1.06%(98/9249)下降到2019年的0.79%(100/12602),血吸虫感染率在2015年为0.02%(2/9249),之后年份均为0。五年间累计开展家畜查病7880头,其中耕牛5325头,未发现感染血吸虫。累计开展钉螺调查面积94297.8 hm 2,查出钉螺面积34263.05 hm 2,共捕获活螺876392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由2015年的0.2915只/框下降至2019年的0.1241只/框,有螺框出现率由2015年的9.54%下降至2019年的6.19%。累计开展野粪监测2035份,未发现阳性。累计在49处水域开展钉螺扩散监测,并打捞漂浮物6942 kg,未发现漂浮物携带钉螺。对252处有螺环境开展风险监测,发现有阳性野粪的Ⅰ级风险处共12处。结论2015-2019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疫情已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风险监测仍发现个别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不容忽视,需重点加大对现存耕牛的管控力度。
单晓伟肖瑛刘斯刘建兵苏正明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