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丰

作品数:69 被引量:559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水稻
  • 37篇杂交
  • 19篇杂交稻
  • 11篇配合力
  • 11篇不育
  • 10篇杂交水稻
  • 10篇核不育
  • 10篇不育系
  • 9篇性状
  • 9篇选育
  • 9篇杂种
  • 9篇核不育系
  • 9篇高产
  • 8篇两系杂交
  • 7篇杂种优势
  • 7篇籼型
  • 7篇基因
  • 6篇籼型杂交稻
  • 5篇育种
  • 5篇亲本

机构

  • 67篇湖南农业大学
  • 7篇国家杂交水稻...
  • 6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湖南杂交水稻...
  • 2篇湖南人文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作物基因工程...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省植物激...
  • 1篇怀化市水利局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海南神农大丰...

作者

  • 67篇刘建丰
  • 14篇刘红梅
  • 11篇邱颖波
  • 10篇陈立云
  • 7篇范峰峰
  • 7篇刘行丹
  • 6篇孟秋成
  • 5篇康春林
  • 5篇徐庆国
  • 5篇肖应辉
  • 5篇刘雄伦
  • 5篇李春庚
  • 4篇袁隆平
  • 4篇周新跃
  • 4篇魏涛淘
  • 3篇陈杰
  • 3篇邓启云
  • 3篇唐文邦
  • 3篇吴俊
  • 3篇李绍清

传媒

  • 22篇杂交水稻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作物研究
  • 4篇湖南农业科学
  • 3篇2012作物...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湖南农学院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被引量:4
1998年
培两优余红是湖南农业大学用本校选育的晚籼品种余红1号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培矮64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较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1997年2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刘建丰康春林肖层林陈立云唐文邦
关键词:水稻两系杂交稻选育栽培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的选育及其应用被引量:10
2002年
康 2 0 1S是用安湘S与优质晚籼恢复系 12 119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良、异交特性好、配合力强等优良特性。 2 0 0 1年 3月已通过湖南省审定。配成的组合表现高产、抗寒性好、米质优良 。
刘建丰康春林陈立云唐文邦陈光辉孙君亮
关键词:籼稻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籼型杂交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6个籼型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组合的光合特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光合特性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2)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于恢复系,而气孔导度、叶绿素a+b含量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杂交稻光合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狭义遗传力,各性状主要受基因互作及环境的影响。狭义遗传力的大小依次为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类胡萝卜素和蒸腾速率,这些性状具有中等遗传力;(4)9个光合性状杂交稻F1表型值与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之和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根据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之和来预测杂交稻组合光合性状的表现,有利于高效选育高光效杂交稻组合。
刘红梅周新跃刘建丰邱颖波范峰峰徐庆国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光合特性配合力遗传力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讨论被引量:19
2000年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概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中应掌握的主要指标。
刘建丰
关键词:水稻超高产育种育种
杂交水稻糙米发芽前、后γ-氨基丁酸含量的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两用核不育系龙S和4个质核互作不育系(T98A、137A、中3A、资100A)与4个恢复系(R125、R123、28H130、R358)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20个杂交组合,以威优46作为对照,研究了杂交稻种子(F1)及杂交稻稻谷(F2)糙米发芽前、后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亲本间、不同组合F1代间和F2代间糙米发芽前、后的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糙米发芽后的GABA含量大大高于发芽前的GABA含量;糙米发芽前的GABA含量F1代、F2代均有部分组合存在超高亲优势,糙米发芽后的GABA含量F1代和F2代所有组合均表现出超高亲优势。说明具有较好发芽能力的报废的杂交稻种子及杂交稻稻谷均可作为富含GABA发芽糙米制品的生产原料。
刘行丹魏涛淘刘红梅刘建丰
关键词:杂交水稻糙米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
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以6个籼型三系杂交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RVA谱特征值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遗传差异,其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杂交稻亲本RVA谱特征值一般配合力(GCA)效应高的,其后代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不一定高;杂交稻母本RVA谱特征值GCA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远远大于父本和组合SCA方差,表明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主要受不育系的影响;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竞争优势与母本的GCA极显著正相关,且决定系数较高,表明杂交稻母本的一般配合力高,其所配杂交稻组合的竞争优势也强;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存在明显的超高亲优势;糊化开始温度存在超低亲优势;其他性状存在中亲优势。
刘红梅刘建丰范峰峰邱颖波徐庆国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杂种优势配合力
水稻叶鞘3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在褐飞虱胁迫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为阐明水稻抗褐飞虱的机制,分析了褐飞虱为害对感、抗虫水稻品种叶鞘中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苗期群体接虫方法对水稻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褐飞虱为害前后水稻叶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褐飞虱为害后,抗虫和感虫品种叶鞘中SOD活性均上升,表明无论是抗性植株还是感性植株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能力;POD活性在抗虫品种中下降,而在感虫品种中增加,表明抗性品种较感性品种具有更强的酶促抗氧化性能,从而对褐飞虱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CAT活性在抗虫品种中增加,而在感虫品种中大幅下降,这与其对褐飞虱抗性弱密切相关。
罗海平蔺万煌刘建丰
关键词:褐飞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R436与6个不育系杂交的F_(1)种子抗老化能力的差异及其与母本的相关性
2022年
杂交稻杂种优势利用极大地增加了水稻产量,但杂交稻种子普遍抗老化能力差、不耐贮藏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杂交稻亲本对F_(1)种子抗老化能力和贮藏耐性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本文通过种子人工老化法、萌发率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对恢复系R436、6个不育系母本(龙S、凤S、中丰S3、中丰S2、株712S和广8A)及其F_(1)种子的抗老化能力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未老化的种子中,R436、龙S、凤S、中丰S3、中丰S2和所有F_(1)种子活力高,株712S和广8A种子活力低;除凤S/R436种子外,其他杂交稻种子在老化8 d后的活力指数均高于亲本,暗示绝大多数F_(1)种子的抗老化能力优于亲本种子,表现出超亲优势。多数F_(1)种子老化处理前后的相对电导率皆低于母本种子;多数F_(1)未老化种子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均高于亲本种子,而老化后MDA上升幅度与母本种子基本一致。与未老化种子相比,多数老化种子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上升;其中,F_(1)种子老化处理前后SOD活性的变化模式与母本种子十分相似。基于种子老化处理前后萌发率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推测,选用种子活力高,且CAT和POD活性低,而SOD活性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可能生产出耐贮藏、抗老化的杂交稻种子。
胡颖倩刘建丰龚贤肖宇超姜孝成
关键词:杂交稻种子活力种子老化生理机制
籼型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参考籼型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以6个籼型杂交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II)交配设计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组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荧光(Fm)、实际光能利用率Φ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PQ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杂交稻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2杂交稻不育系ΦPSII和ΦNPQ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大于杂交稻恢复系ΦPSII和ΦNPQ的GCA方差,表明这些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其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其恢复系的影响。3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其狭义遗传力,其中,Fm、ΦPSII、ΦNPQ、非光化学淬灭NPQ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狭义遗传力为20%~50%,具有中等遗传力;Fo、原初光能利用率(Fv/Fm)、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O)、化学淬灭(qL)、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狭义遗传力在20%以下,遗传力较弱。4杂交稻ΦPSII的竞争优势与其母本GCA呈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且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表明杂交稻ΦPSII的母本GCA效应值较高,其杂交稻组合的竞争优势也强。在选配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时,关键应优先选择ΦPSII的配合力和表型均优良的杂交稻不育系配组。
刘红梅周新跃王伟峰陈杰李先喆刘建丰徐庆国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叶绿素荧光配合力遗传力
三系杂交稻与其亲本粒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探明水稻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千粒重的遗传关系,为大粒型杂交组合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选用粒重有明显差异的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杂交配组,对15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与其亲本千粒重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组合的杂种一代千粒重普遍超过其双亲平均值,均亲优势率2.0%~5.7%,除2个组合的超亲优势率是负值,其余组合都表现一定程度的正向超亲优势;2)父母本的千粒重与杂种一代的千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3)父母本与杂种一代千粒重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26和0.624,母本千粒重对杂种一代的影响较大.
颜庆夫刘建丰张善华彭耀光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千粒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