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株洲市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 2篇外伤
  • 2篇颅脑
  • 2篇颅内
  • 2篇脑外伤
  • 2篇减影血管造影
  • 2篇CT血管造影
  • 2篇DSA
  • 1篇电图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夹
  • 1篇动脉瘤夹闭
  • 1篇心电

机构

  • 5篇株洲市一医院

作者

  • 5篇韩德清
  • 5篇刘宇超
  • 4篇孙亦明
  • 3篇陈玉光
  • 3篇罗伟
  • 2篇郑维
  • 1篇孙培永
  • 1篇邱志华
  • 1篇郭海军
  • 1篇邹武
  • 1篇朱卫华
  • 1篇黄永凯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A、DS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对4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行CTA检查,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分析动静脉畸形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部分动静脉畸形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CT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100%。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治价值,临床疑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CTA可作为动静脉畸形术后复查的方法之一。
罗伟韩德清陈玉光孙亦明盛英武刘宇超郑维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分析动脉瘤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所见比较。部分动脉瘤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DSA确诊56例动脉瘤患者,发现68个动脉瘤。CTA显示51例(63个)动脉瘤,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100%。CT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动脉瘤夹闭情况。结论 DSA目前仍然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检查的"金标准"。CTA对于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但不适合动脉瘤术后的复查。
罗伟韩德清陈玉光孙亦明盛英武刘宇超郑维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瘤夹闭
探讨颅脑外伤导致心肌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所致心肌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74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的严重度对患者立即进行动态ECG检查,并对住院患者即刻检测心肌酶谱及血清肌钙蛋白I。结果通过研究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表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心肌相关酶谱及血清cTnI水平的变化显着升高,且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且与其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刘宇超韩德清罗伟
关键词:颅脑外伤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
126例脑外伤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造成颅脑外伤患者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12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严重脑损伤、恶性颅内高压、脑疝导致原发或继发中枢衰竭和失血性休克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尽早解除脑部病变,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并发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指征,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
孙亦明韩德清刘宇超郭海军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症
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59例大面积脑梗塞分别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或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以Barthel指数(BI)和Rankin修订版评分(R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术后1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17.9%,BI26.9±21.4,RS4.1±2.3;改良组死亡率16.1%,BI43.6±22.7,RS3.2±1.6。术后6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28.6%,BI38.7±29.5,RS3.8±2.4;改良组死亡率19.4%,BI57.1±34.8,RS2.1±1.9。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能极大提高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其中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韩德清黄永凯孙亦明陈玉光邱志华朱卫华刘宇超邹武孙培永
关键词:脑梗塞大骨瓣减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