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飞

作品数:63 被引量:3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渔业
  • 13篇水产
  • 8篇渔民
  • 8篇生态
  • 8篇水产品
  • 8篇农业
  • 7篇养殖
  • 7篇长江
  • 5篇捕捞
  • 4篇水产养殖
  • 3篇调查数据
  • 3篇有机农业
  • 3篇渔业经济
  • 3篇农村
  • 3篇农户
  • 3篇转产
  • 3篇乡村
  • 3篇禁捕
  • 3篇近海
  • 3篇近海捕捞

机构

  • 50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全国水产技术...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云南省社会科...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国务院发展研...
  • 2篇浙江省淡水水...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农业农村部规...
  • 1篇新疆天蕴有机...

作者

  • 62篇刘子飞
  • 9篇孙慧武
  • 6篇岳冬冬
  • 6篇张体伟
  • 5篇刘龙腾
  • 5篇韩杨
  • 4篇赵明军
  • 4篇曹坤
  • 3篇赵蕾
  • 3篇支玲
  • 3篇赵文武
  • 3篇耿瑞
  • 2篇许英杰
  • 2篇王宇光
  • 1篇张蒽
  • 1篇蒋宏斌
  • 1篇陈晓未
  • 1篇黄开琼
  • 1篇王昌海
  • 1篇陈廷贵

传媒

  • 7篇中国渔业经济
  • 3篇中国水产
  • 3篇生态经济
  • 3篇世界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科学养鱼
  • 2篇南方农村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农业展望
  • 2篇农业部管理干...
  • 2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贫穷到全面小康:中央一号文件回顾——兼及渔业经济增长的逻辑被引量:2
2020年
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政策具有纲领性作用,为国家由贫困迈向全面小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系统分析了1982-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政策主题、文本存续、政策工具和演进逻辑,并总结了渔业经济增长的事实及政策规律。研究表明:与我国由"贫困温饱"到"全面小康"的战略阶段基本吻合,"三农"政策在中央一号文件层面经历了"均衡—间断—新均衡"、主题呈动态变化的过程,属性与周期差异使得政策文本存续长短不一,强制型、自愿型、契约型的政策工具分别偏重于体制机制改革、外部因素、财税杠杆,政策演进遵循了"四转变"的逻辑,具有随社会经济发展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具体到渔业产业,贫困和短缺阶段,以"看不见的手"为主,激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供给;解决"温饱"和总体小康阶段,以"有形的手"为主,加强治理规范以提升质量;全面建成小康和新时代阶段,渔业通过"双手并用",调整结构补短板以升级产业。全面小康后,"三农"政策将坚持服务2035年国家战略目标,聚焦资源优化配置、现代要素投入、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城乡一体化等,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可为研判包括渔业在内的"三农"发展战略,以及未来设计有效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刘子飞王宇光王宇光
关键词:全面小康中央一号文件渔业经济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历程、现状与预测被引量:26
2016年
绿色农业是农业产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生产方式,是适应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阶段的绿色产业。以绿色农业典型政策和概念提出为节点,绿色农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两期三阶段,即形成期(准备阶段)、成长期(迅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目前,绿色农业管理机制和认证体系仍需加强,绿色农业主要指标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未来10年,绿色农业发展将比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2个百分点以上,发展潜力巨大。相关部门应加强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认证体系等绿色农业发展政策环境,企业、农场、农户等利益相关者应抓住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期。
刘子飞
关键词:绿色农业
“一带一路”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与渔业国际合作展望被引量:16
2017年
中国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海洋与渔业国家之一,渔业的发展为全球食物供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渔业发展紧密相连,"一带一路"沿线国中"东盟"是中国水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一带一路"国内重点省份中多个省份是重要的渔业主产区。从贸易总量来看,"一带一路"沿线65国与中国水产品贸易总量呈现稳定增长,贸易顺差格局;从贸易国别来看,"一带一路"沿线65国中的东盟10国与俄罗斯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从贸易品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东盟10国出口以鱼类与贝类为主,进口以饲料用鱼粉和虾类为主;从国内出口贸易区域来看,相对集中沿海主产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圈定的沿海城市港口,是中国重要的一级渔港所在地。因此,我们提出,第一,科学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渔业国际化布局,因地制宜对目标国开展渔业国际合作;第二,优化中国渔业产业结构,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渔业产业间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第三,调整中国水产品结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互补性;第四,完善渔业"走出去"政策,提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渔业合作的风险资金保障。
韩杨孙慧武刘子飞马卓君
关键词:水产品渔业
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5
2017年
水产产业是市场化早、开放性强的基础产业。在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水产产业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水产加工业亟待转型升级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水产加工业集中体现在发展方式粗放、精深加工少、市场需求适应性低、品牌缺乏竞争力等四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政策取向,以及“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和为建设现代渔业做出应有贡献显得尤为紧迫。
刘子飞孙慧武蒋宏斌韩杨
关键词:水产产业渔业产业结构水产加工业产业竞争力精深加工
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综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2015年全国市级区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考察了城镇化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偏低,生态与智力是维度短板,欠发达城市是区域短板;区域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呈发达城市水平较高,但在生态维度上处于相对劣势,欠发达城市在经济、智力上处于劣势的特征;城镇化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且城镇化率为30%—60%的加速阶段这一作用最大。基于结论,全面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必须抓重点和补短板,因地制宜,注重城镇化作用。
王丹华刘子飞李铁铮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层次分析法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渔业强国建设基本思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兼谈渔业发展战略被引量:1
202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农业强国,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意见》对渔业渔政的工作部署大幅增加,涵盖更广、举措更实,重点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二是坚持以养为主,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基本盘;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以经营管理创新增添发展动能;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意见》关于渔业渔政工作的部署安排,体现了我国渔业强国建设的基本思路。
徐乐俊赵蕾李雪刘子飞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渔民家庭生产生活状况调研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渔民生产生活状况、收入增长情况受政策环境、水产品价格、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渔民入户调查数据及全国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系统分析2017年中国渔民生产生活及渔民家庭收支变化特征及渔民增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渔民家庭经营收入是渔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拉动力,但是收入来源仍然比较单一、收入结构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亟需拓展渔民增收渠道;(2)雇工费用占渔民家庭经营渔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渔民家庭福利的关键因素;(3)中国各区域间渔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基于此,从主体能力、内部机制、产业动力、外部环境角度提出提高渔民自身能力,构建渔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提高渔业产业内部增收动力,实施渔村振兴战略等促进渔民增收振兴渔业的对策建议。
刘龙腾高宏泉高宏泉
关键词:渔民收入差距增收长效机制
我国水产养殖40年: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上)被引量:7
2018年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市场化为主线的改革激励与促进下,我国水产养殖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我国乃至世界水产品供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与我国资源禀赋相符的鱼、虾、贝、藻产业结构和海陆共担的区域格局,水面要素生产率不断显著提升和现代化养殖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但是也面临着结构性供给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转型升级压力大等系统问题。笔者通过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与成效的总结和面临问题的剖析,以期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刘子飞赵文武
关键词:水产养殖业资源禀赋现代化养殖环境约束市场化
中国海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被引量:14
2017年
1980—2015年,中国海藻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海藻产品总产量从稳步增长到快速增长,生产结构从品种单一向品种多样化转变,海藻产品生产区域相对集中;二是育苗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三是海藻加工业稳步发展,海藻产品价格持续稳步提升。但是,海藻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建议未来协调各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海藻用海的一致问题;改善近海沿岸的海域环境,确保海藻育苗和海水养殖产品质量的提升;发展方式从注重产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型;促进海藻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海藻产品国际市场定价能力。
韩杨孙慧武赵明军刘子飞方辉朱泽闻关景象王亚楠
关键词:海藻产业育苗
蔬菜从生产者流通至最终消费者的问题研究——以青椒从主产区寿光至消费市场北京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城市居民蔬菜消费数量随之增加,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但仍未能实现大城市蔬菜的安全、稳定、均衡供给。本研究以中国蔬菜生产、流通的典型寿光市为例,以居民餐桌最常见的蔬菜青椒为对象,阐述了蔬菜由生产者至终端消费者的流通模式,分析了各主体的流通费用和利润分成以及北京青椒零售价格的构成,得出流通主体利润分成并非传统"中间笑,两头叫"而是"较合理"的结论,进一步对隐藏的问题扩展性的剖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刘子飞
关键词:蔬菜青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