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可东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现存量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森林公园
  • 1篇碳循环
  • 1篇现存量
  • 1篇小气候
  • 1篇小气候效应
  • 1篇绿地
  • 1篇绿地系统
  • 1篇景观
  • 1篇景观生态
  • 1篇景观指数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基于GIS
  • 1篇GIS
  • 1篇城市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可东
  • 3篇张庆国
  • 2篇杨春雷
  • 2篇徐丽
  • 1篇秦小林
  • 1篇严平
  • 1篇周小飞

传媒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本文以合肥市主要建成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和蜀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化方法分析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首先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依据和原则,以及研究区域的特点和研究目的,将合肥城市景观划分为:建筑体景观、水域...
刘可东
关键词:景观生态GIS城市景观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文章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从多样性、优势度、均匀性及分维数等指数对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总体多样性指数为0.969,最大多样性指数为2.897,景观破碎化指数为0.00632,各景观类型分维度均在1.2左右,可见整个区域景观比较完整,无明显的破碎化现象;但合肥市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多样性程度偏低,斑块形状比较复杂,景观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特征;由此提出调整对策以便达到城市景观生态功能最大化,为制定合肥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刘可东张庆国严平徐丽
关键词:景观指数
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凋落物现存量与组分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森林凋落物的现存量与其组分进行测定和估算,初步得出大蜀山森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大蜀山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初步估算为4 317.5 t,有机碳、N、P、K、Ca、Mg的含量分别为4 643.51、108.04、10.72、48.26、156.75、23.96 kg/hm2,可见凋落物是森林重要的营养库之一。
杨春雷张庆国刘可东秦小林
关键词:森林公园凋落物现存量碳循环
合肥市区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及其小气候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文章利用GIS、景观生态原理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合肥市各区绿地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异质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附属绿地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蜀山区达到了4.871;公园或游园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最低,瑶海区0.547为最小;合肥市各区景观优势度指数均以单位附属绿地最高,蜀山区3.654为最高。分析表明合肥市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合理,蜀山区景观结构最合理,庐阳区和包河区次之;另外,对不同类型景观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白天各景观类型的最高温度的排列次序是:林地>草地>裸地;在各时段,林地的相对湿度均高于裸地,最大幅度为20%,最小幅度为12%;研究结果为合肥城市绿地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徐丽张庆国刘可东周小飞杨春雷
关键词: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地理信息系统小气候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