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男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3篇植物修复
  • 3篇芦竹
  • 2篇修复植物
  • 2篇选矿
  • 2篇选矿废水
  • 2篇土壤修复
  • 2篇资源化
  • 2篇资源化利用
  • 2篇污染土壤修复
  • 2篇金属污染
  • 2篇金属污染土壤
  • 2篇景观
  • 2篇景观植物
  • 2篇废水
  • 2篇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刘亚男
  • 8篇郭朝晖
  • 6篇肖细元
  • 3篇姜智超
  • 3篇曹霞
  • 2篇柴立元
  • 2篇曾鹏
  • 1篇杨淼
  • 1篇王硕
  • 1篇梁芳
  • 1篇孙阳
  • 1篇袁珊珊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修复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芦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芦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芦竹收获物风干、破碎,在控制氧氛围条件下,加入催化改性剂,于200-800℃煅烧0.5-4h后,冷却,即得生物炭,芦竹生物炭产率25...
郭朝晖刘亚男柴立元肖细元
文献传递
植物修复收获物热解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重金属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生物质收获物,以含重金属芦竹收获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芦竹收获物中添加化学固定材料,研究其热解制备生物炭过程中As,Cd和Pb等重金属的稳定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中生物质中重金属主要富集在生物炭中,其质量分数及存在形态明显受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固定材料种类及添加量等因素影响;在250℃下添加0.5%(质量分数,下同)的Na OH、热解0.50 h,生物炭产率达到86%;芦竹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炭过程中As的稳定适宜条件为在300℃添加2%Na OH,热解2.00 h;Cd的稳定适宜条件为在250℃添加5%Fe Cl3,热解0.50 h;Pb的稳定适宜条件为在400℃添加5%Ca CO3,热解1.00 h;添加Fe Cl3热解得到的生物炭比表面积达到0.31 m2/mg,重金属固定率提高;添加固定材料Na OH后热解制备的生物炭中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添加Ca CO3,Al2O3和Fe Cl3等固定材料后热解制备的生物炭中As主要以可氧化态存在;添加Na OH,Ca CO3,Al2O3和Fe Cl3等固定材料后热解制备的生物炭中Cd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氧化态存在。
孙阳刘亚男郭朝晖侍维
关键词:植物修复热解重金属
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对污染土壤中镉的耐受和吸收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海桐对土壤中镉(Cd)的耐受和吸收特征。动态取样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中Cd含量为9.6 mg·kg-1时可对海桐生长产生促进作用,当Cd含量为24.6 mg·kg-1时对海桐产生抑制作用;海桐对污染土壤中Cd有一定吸收能力,吸收量随土壤中Cd含量增加而增加。培养154 d后,与对照处理(土壤Cd含量为3.6 mg·kg-1)相比,当土壤中Cd含量为9.6 mg·kg-1时,海桐根、茎、叶干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当Cd含量达到24.6 mg·kg-1时,海桐根、茎、叶干重分别降低了38.7%、5.2%和52.5%,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71.3%、68.2%和75%,丙二醛含量为对照处理的1.52倍。研究表明,海桐可作为Cd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在修复土壤的同时改善环境景观。
曹霞郭朝晖肖细元刘亚男曾鹏
关键词:景观植物海桐丙二醛含量植物修复
一种修复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芦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芦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芦竹收获物风干、破碎,在控制氧氛围条件下,加入催化改性剂,于200-800℃煅烧0.5-4h后,冷却,即得生物炭,芦竹生物炭产率25...
郭朝晖刘亚男柴立元肖细元
文献传递
Cd污染土壤景观修复植物筛选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香樟、圆柏、侧柏、夹竹桃、珊瑚树、四季桂、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和海栀子10种常见景观植物对污染土壤中Cd的耐受能力和富集特征。试验设置的三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外源Cd的CK处理(土壤中Cd本底值为3.6mg·kg^(-1))和添加外源Cd的T_1、T_2处理(土壤中Cd含量分别为9.6、24.6 mg·kg^(-1))。结果表明,在T_1和T_2处理下,圆柏、侧柏和四季桂的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当土壤中Cd含量范围为3.6~24.6 mg·kg^(-1)时,侧柏、珊瑚树、四季桂和金边黄杨光合作用正常;T1和T2处理下香樟、侧柏、珊瑚树、四季桂、红花檵木、金边黄杨和金叶女贞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珊瑚树对土壤中Cd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而香樟对Cd具有较强的转运能力。供试植物Cd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表明,圆柏、夹竹桃和珊瑚树可用于Cd污染土壤修复与景观美化,红花檵木、金边黄杨、香樟、四季桂、侧柏和金叶女贞可用于Cd重污染土壤中Cd的稳定。
曾鹏曹霞郭朝晖肖细元刘亚男梁芳
关键词:CD污染土壤景观植物植物修复
混凝沉淀法处理钨多金属矿选矿废水被引量:30
2014年
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和化学需氧量(COD)高、重金属浓度低但种类多等特点,难以稳定达标排放。采用含铝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助凝剂两步混凝沉淀处理钨铋钼矿选矿废水,24 h现场动态取样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法可高效处理钨多金属矿选矿废水。在废水中先后投加0.75%(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27 g/L(以铝计)的含铝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0.5%(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1 g/L的有机助凝剂,混凝沉淀4 min后,选矿废水浊度去除率达96.5%以上,COD去除率达70%左右;废水中As和Pb去除率分别达90%和97.6%以上,Be和Cd去除率几乎达100%。处理后废水浊度小于50 NTU、COD平均含量降至58 mg/L,废水中As和Pb浓度分别降至0.5 mg/L和80μg/L以下,未检出Be和Cd,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郭朝晖姜智超刘亚男王硕
关键词:混凝沉淀法
聚硅酸硫酸铝铁复配及在钨铋选矿废水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通过优化聚硅酸硫酸铝铁中铝硅铁比,配制适宜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进行钨铋选矿废水处理,为多金属矿选矿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w(SiO2)=2.0%,n(Fe+Al)/n(Si)=2:1,n(Fe)/n(Al)=1:1的适宜配比下制得的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在1.5%投加量下,可使钨铋选矿废水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处理后废水浊度为70 NTU;COD去除率达70%,处理后废水中COD含量为72 mg/L;As,Be和Pb去除率均达90%以上,处理后废水中As,Be和Pb质量浓度分别为34,0.2和13μg/L,处理后废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郭朝晖袁珊珊肖细元刘亚男姜智超
关键词:聚硅酸硫酸铝铁选矿废水浊度COD
Soil vanadium pollution and microbi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from stone coal smelting district被引量:8
2015年
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ontent, speciation and mobility of vanadium, as well as microbial response in soil from a stone coal smelting district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oil V ranged from 168 to 1538 mg/kg, which exceeded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value of Canadian soil quality for V. The mean soil V content from wasteland area reached 1421 mg/kg, and those from the areas related with slag heap, ore pile and smelting center were 380, 260 and 225 mg/kg,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V contents in the mobile fractions varied from 19.2 to 637 mg/kg accounting for 7.4%-42.3% of total V, and those of V(+5) species were between 21.9 and 534.0 mg/kg.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microbial basal respiration we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high level of soil V.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oil V pollution and potential hazardous surrounding the stone coal smelting district.
肖细元杨淼郭朝晖姜智超刘亚男曹霞
关键词:VANADIUMMOBILITY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