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波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地理分布
  • 2篇野豌豆
  • 2篇野豌豆属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生态地理
  • 2篇生态地理分布
  • 2篇区系
  • 2篇豌豆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植物区系分析
  • 1篇区系分析
  • 1篇分布区

机构

  • 5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5篇刘云波
  • 5篇赵一之
  • 1篇李素英
  • 1篇曹瑞

传媒

  • 4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脓疮草复合体的形态性状分析与分类修订被引量:7
1998年
状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对复合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的根、茎等都是环境可塑性很高的性状,叶次之,而花部、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可塑性较小。以往划分复合体类群的叶裂程度、茎叶被毛及萼齿形态等几个鉴别性状在天然居群中连续变化,以此划分的几个“种”,不过是连续变异的极端个体。再结合地理分布的特征,将P.alaschanica、P.kansuensis和P.albescens归并在P.lanata中,同样可证明P.argyracea不存在。对22个居群11个形态性状的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与性状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复合体小坚果表面具疣与否、花冠超出萼筒的多少及花干后变色与否等是其分种性状,以此分种标准该复合体可分为2种:Panzerinalanata(L.)Sojak和Panzerinaparviflora(C.Y.WuetH.W.Li)Y.Z.Zhao.
赵一之李素英曹瑞刘云波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确认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有 1 9种 (包括 3种栽培植物 ) ,1变种 ;把 V.sativa L.和V.angustif olia L.合并 ;同意《Fl.Siber.Centr.》( vol.2 ,1 979)中将 V.venosa( Willd.) Maxim.和 V.ramuliflora( Maxim.) Ohwi合并的意见 ;归并了 V.amoena Fisch.ex DC.的 2个变种 ,以及 V.cracca L.的 3个变种 ;确定了 V.megalotropis L edeb.在内蒙古有分布 ;而 V.bungeiOhwi.在内蒙古没有分布 ;更正了《内蒙古植物志》( ed.secund.vol.3,1 989)中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 .
刘云波赵一之
关键词:野豌豆属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由于蒙古高原位于亚洲温带地区 ,广布的北温带和温带亚洲成分 ( 5种 ,占 31 .2 5% )构成了该属的基本成分 ,在蒙古高原的北部渗入欧洲 -西伯利亚成分 ( 4种 ) ,在东部渗入了东亚区系成分 ( 4种 ) ,分别占 2 5% ,反映了该属植物区系成分与西伯利亚和东亚森林区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 .亚洲中部成分 ( 3种 ,占 1 8.75% ) ,特别是达乌里 -蒙古种 ( 2种 )为蒙古高原特有种 ,这是该属植物在蒙古高原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与东西伯利亚。
赵一之刘云波
关键词:野豌豆属生态地理分布植物区系
脓疮草属的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绘制了脓疮草属的分布区图,阐明了该属的生态地理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起源,确定了该属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为蒙古高原分布属.
赵一之刘云波
关键词:分布区生态地理分布植物区系
用分支分类法探讨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被引量:3
2000年
利用最小平行进化法对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类研究 ,并探讨了该属植物 5个组的演化关系 ,其进化顺序为 :      Sect.Cracca → Sect.Ervum→ Sect.Vicia→ Sect.Oroboidea→ Sect.Faba该属的进化趋势为 :卷须退化 ,总状花序轴缩短 ,小叶对数减少 ,总状花序少花 ,花小 ,荚果肥厚等特点 .本文编制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亚属、分组和分种检索表 .
刘云波赵一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