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凯博文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医学人类学
  • 2篇人类学
  • 1篇信任
  • 1篇学科
  • 1篇学人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服务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学人文
  • 1篇抑郁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人文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技
  • 1篇视域
  • 1篇专业伦理
  • 1篇民俗
  • 1篇民俗学
  • 1篇民俗学研究

机构

  • 4篇哈佛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北卡罗来纳大...
  • 1篇美国科学院
  • 1篇广州市脑科医...

作者

  • 4篇凯博文
  • 2篇程瑜
  • 1篇胜利
  • 1篇龚霓
  • 1篇李德诚
  • 1篇沐楠
  • 1篇马崔
  • 1篇凯博艺
  • 1篇张文义
  • 1篇涂炯

传媒

  • 1篇思想战线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保障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类学、医学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访凯博文教授被引量:4
2016年
哈佛大学凯博文教授以自身的学术研究经历为线索,介绍了人类学与医学的结合、医学人类学的发展、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和世界大学中的位置等。凯博文教授提及医学人类学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当前人类学学科在世界和中国发展的不足之处,并对当下世界大学的走向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最后凯博文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从事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年轻学者提出了建议,指出人类学学者应加强合作,扩大在专业外的影响。
涂炯张文义凯博文程瑜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民族志医学人文
中国患医不信任的恶性循环:医务人员的观点、制度性利益冲突以及通过医疗专业精神构建信任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调查中国患医关系中的不信任现象,作者团队在中国广东省开展了一项质性研究,该研究对包括医生、护士和卫生系统行政人员在内的107位相关人士进行了半结构访谈和小组座谈。当前,医务人员陷入了一种不信任的恶性循环。患医不信任(特别是医生对患者及其亲属的不信任)所导致的医生的恐惧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剧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困难;从而不仅加重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也引发了医生强烈的不公正感和受害者意识。最终会对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病人强烈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媒体的负面报道频出,而所有这一切最终又会导致更大程度的患医不信任。这种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不仅是患医关系的危机,也是医学作为一种专业和建制(制度)的危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医疗卫生系统内部固有的利益冲突,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以创利创收为目的。这一制度性的利益冲突使医疗专业精神中的基础性原则"患者利益至上",以及中国传统"医乃仁术"的理念受到了严重损害。为了重建病人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的信任,就必须扭转这种制度性的利益冲突,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政策和实践举措推动医疗专业精神的发展。
聂精保程瑜邹翔龚霓Joseph D.TuckerBonnie Wong凯博文
关键词:医务人员专业伦理
对广东患者抑郁体验的定性研究——医学人类学对精神病学视角的丰富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目前,对中国人抑郁体验的现象学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教科书和国际诊断系统中的描述。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情绪痛苦的表达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中国在这方面还缺乏研究。为此,我们采用民俗学方法对广州地区就诊人群的抑郁体验进行了研究。方法在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采用定额取样招募40例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问及的合适的病人共43人,只有3人不同意参加。采用开放式深入民俗学访谈了解患者的抑郁体验,即让患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述患病经历。对访谈进行录音,转录为文字并译成英文。对中英文记录分别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除了西方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描述的抑郁症状外,还发现了六个情感体验的类别:本地情感语汇、具身的情绪体验、隐含的忧伤、难以言状的痛苦、情绪不良造成的人际不和谐,以及专注于失眠。结论精神病学教科书和诊断系统中的描述未能涵盖中国抑郁患者对抑郁症状的全部体验。需要进一步研究抑郁体验与生活事件的关联及其在不同文化下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作出与文化相适应的有效诊断。
李德诚胜利凯博艺马崔沐楠凯博文
关键词:抑郁民俗学研究
社会科技方法视域下养老服务的改革与发展被引量:4
2022年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与日俱增的老年照护负担成为全球性挑战。如何整合科技进步来满足许多老龄化社会面临的迫切养老需求,是一项紧迫课题。将科技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减缓照护需求冲击,促进健康老龄化,缓解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但也可能拉大社会差距、加深社会排斥,甚至引发伦理危机。作为一种全新的跨学科方法,“社会科技”运用于养老服务旨在促进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服务,整合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以改善老年照护质量。其核心主张包括: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促进跨学科对话;加强跨领域、跨部门合作;建立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共享性、促进公平正义、增进社会融合;弥合地方特色与复制推广之间的矛盾。
王杰秀安超凯博文
关键词:社会科技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