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冼静雯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菌内毒素
  • 5篇细菌内毒素检...
  • 5篇内毒素检查
  • 3篇细菌内毒素检...
  • 3篇内毒素检查法
  • 2篇动态浊度法
  • 2篇毒性
  • 2篇普通级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注射用
  • 2篇注射用阿莫西...
  • 2篇浊度法
  • 2篇榄香烯
  • 2篇榄香烯注射液
  • 2篇绿原
  • 2篇绿原酸
  • 2篇类过敏
  • 2篇类过敏反应
  • 2篇过敏

机构

  • 17篇深圳市药品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17篇冼静雯
  • 17篇王平
  • 14篇秦美蓉
  • 13篇李俊鹏
  • 13篇王晓炜
  • 5篇刘远平
  • 4篇鲁艺
  • 3篇袁慧文
  • 2篇谢天柱
  • 2篇胡建华
  • 2篇吴熙
  • 2篇徐良
  • 1篇金毅
  • 1篇徐静华
  • 1篇钟敏
  • 1篇陈宁
  • 1篇刘尧

传媒

  • 7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哌利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建立氟哌利多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该制剂在17μg/mL浓度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氟哌利多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内毒素限值可定为30EU/mg。
王平胡建华冼静雯王晓炜袁慧文李俊鹏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
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用于过敏反应检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用于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检查的适用性和灵敏性。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过敏反应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对硫酸鱼精蛋白、骨瓜提取物和卵清蛋白进行过敏反应检查,普通级豚鼠对卵清蛋白过敏反应阳性,对硫酸鱼精蛋白和骨瓜提取物过敏反应阴性,无类过敏反应;SPF级豚鼠对卵清蛋白过敏反应阳性,对硫酸鱼精蛋白有类过敏反应,对骨瓜提取物过敏反应阴性,无类过敏反应。结论:普通级和SPF级豚鼠都适用于过敏反应检查,SPF级豚鼠对类过敏反应敏感。
王平李俊鹏鲁艺秦美蓉冼静雯谢天柱王晓炜
关键词:普通级SPF级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活泼酯法合成绿原酸人工抗原及其鉴定
2015年
目的人工合成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完全抗原并进行鉴定,为制备绿原酸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活泼酯法,将绿原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进行偶联,用紫外扫描法、SDS-PAGE电泳法进行鉴定;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经紫外扫描法和电泳法检测,CGA与载体蛋白成功偶联,免疫小鼠后获得的多抗血清效价达到1×106。结论成功合成绿原酸完全抗原,可用于绿原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秦美蓉徐静华刘远平王平冼静雯王晓炜
关键词:绿原酸人工抗原
吡柔比星组胺类物质检查法建立的可行性考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吡柔比星的组胺类物质检查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化学药品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组胺类物质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该品种在0.01 mg·ml^(-1)浓度下对组胺类物质检查无干扰作用;运用建立的方法对10批样品进行组胺类物质检查,结果与降压物质检查法一致。结论:所建立的吡柔比星的组胺类物质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组胺类物质检查限值可定为1μg·mg^(-1)。
鲁艺冼静雯陈润桦秦美蓉王晓炜王平
关键词:吡柔比星
1,3-丁二醇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2015年
为研究1,3-丁二醇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可逆性,将20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灭菌水)组和低(500 mg/kg)、中(1 000 mg/kg)剂量1,3-丁二醇染毒组及高剂量(2 000 mg/kg)1,3-丁二醇染毒解剖组和恢复(染毒结束后继续观察28 d)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测定体重和食物消耗情况及主要脏器重量及其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进行大体解剖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经口和经皮染毒后,中、高剂量组大鼠出现短暂嗜睡,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各剂量1,3-丁二醇染毒组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及各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1,3-丁二醇亚慢性经皮染毒解剖组雄性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染毒28 d后恢复正常;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病理改变。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1,3-丁二醇亚慢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无有害作用水平(NOAEL)分别为2 000、1 000 mg/kg。
徐良秦美蓉李俊鹏王平陈宁冼静雯刘远平
关键词:1,3-丁二醇亚慢性毒性
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的验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验证3T3成纤维细胞中性红摄取实验检测化学物质光毒性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两种盲样对3T3成纤维细胞进行染毒,用中性红摄取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1号样品预测有潜在光毒性,2号样品预测无潜在光毒性。结论 3T3成纤维细胞中性红摄取实验可用于检测化学物质的光毒性。
秦美蓉冼静雯王平王晓炜李俊鹏
关键词:3T3成纤维细胞中性红光毒性
榄香烯注射液局部刺激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榄香烯注射液进行血管刺激性和肌肉刺激性试验研究,以再评价本品的局部刺激性。方法按《药物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相关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静脉注射本品后部分动物表现躲动、嘶叫等疼痛反应,肌肉注射后局部出现灰白色变性。结论本品对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液外渗。
鲁艺李俊鹏王平王晓炜刘远平冼静雯秦美蓉
关键词:榄香烯注射液局部刺激性
榄香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2011年
目的:建立榄香烯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该注射液在1.09 mg·ml^(-1)浓度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榄香烯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46 EU·mg^(-1)。
鲁艺冼静雯王平王晓炜秦美蓉
关键词:榄香烯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溶液放置时间和pH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研究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溶液放置时间和不同pH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影响。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该样品溶液在放置4h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有产生假阴性的趋势;在pH升至12时,有产生假阳性的趋势。结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溶液配制后需尽快测定,pH保持在稳定范围内,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才真实可靠。
王平冼静雯钟敏李俊鹏袁慧文
关键词: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细菌内毒素检查动态浊度法
独立通气饲养系统(IVC)和开放笼饲养大鼠30天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IVC和开放笼两种饲养方式对大鼠生长的影响.方法:用IVC和开放笼同时饲养大鼠,连续30天,观察动物的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IVC和开放笼所饲养大鼠均正常生...
秦美蓉李俊鹏冼静雯刘远平刘尧谢天柱王平
关键词:实验大鼠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