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储层
  • 4篇雷口坡组
  • 2篇岩溶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四川盆地西部
  • 2篇盆地
  • 2篇盆地西部
  • 2篇缓蚀
  • 2篇缓蚀剂
  • 2篇古岩溶
  • 2篇不整合
  • 2篇不整合面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条件
  • 2篇储层特征
  • 2篇储层预测
  • 1篇地震解释
  • 1篇地质
  • 1篇旋回
  • 1篇岩溶储层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西南油气分公...
  • 1篇武汉华科特新...

作者

  • 10篇冯霞
  • 6篇宋晓波
  • 6篇王琼仙
  • 4篇许国明
  • 4篇隆轲
  • 3篇石国山
  • 3篇蔡左花
  • 2篇李素华
  • 2篇邓强
  • 2篇朱兰
  • 2篇朱兰
  • 1篇丁蔚楠
  • 1篇庞河清
  • 1篇卢齐军
  • 1篇隆轲
  • 1篇刘俊
  • 1篇淡永
  • 1篇何仕碧
  • 1篇刘诗荣

传媒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潜力被引量:67
2013年
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期蒸发膏盐湖盆主要分布在邛崃—成都—德阳一带,发育多套碳酸盐岩、石膏、硬石膏岩及盐岩的沉积旋回,油气勘探实践证实,蒸发岩沉积旋回与油气的生聚成藏关系密切。为分析该盆地雷口坡组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从气源分析、蒸发岩盆地生烃机理、盆地模拟研究3个方面,论证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局限—蒸发台地深水澙湖相沉积的富藻碳酸盐岩具有成为大中型气田主力烃源岩的有利条件,估算雷口坡组天然气的资源量介于9 839×108~1.201×1012 m3。结合储层条件、成藏条件等的分析成果,认为雷口坡组发育台缘滩和台内滩裂缝—孔隙型储层,其顶部发育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型优质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的发育与雷口坡组在"暴露""深埋"两大阶段中发生的后生成岩作用有关。结论认为:该区雷口坡组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条件,在川西坳陷中央的新场构造带,龙门山前鸭子河隐伏构造带及成都、梓潼凹陷周缘斜坡区,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巨大。
许国明宋晓波冯霞隆轲王琼仙石国山朱兰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世溶蚀作用成藏条件
川西地区海相古中生界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
川西海相古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控制多期不同规模的烃源坳陷形成及演化,孕育多套烃源岩;控制不同地史时期台棚过渡带的形成及演化,发育的多层次的台缘礁滩相带是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印支晚期构造运动改变了晚三叠世以前扬子西缘川西克拉...
石国山宋晓波李素华卢齐军冯霞朱兰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系统
文献传递
川西坳陷XC构造带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储层预测被引量:8
2014年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XC构造带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地层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任何单一的技术方法皆难于准确预测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洞缝型储层的分布。在明确沉积储层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储层地震响应特征,采用波形分类、地震属性、相干体分析、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技术方法进行储层有利相带预测,建立了一套适合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洞缝型储层的预测技术方法序列。预测结果表明,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洞缝型储层主要分布于XQ构造—XC构造—WX构造一带,综合评价为储层发育有利区;其次分布在HXC构造—FG构造一带,综合评价为储层发育较有利区,其余地区储层相对较差。
蔡左花冯霞刘诗荣宋晓波王琼仙隆轲庞河清
关键词: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储层预测地震解释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近年来,川西地区在雷口坡组顶部钻遇优质储层,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录井、测井、常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资料的分析,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雷顶储层受不整合面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彭州地区雷顶发育裂缝型灰岩储层,储层发育不受不整合面影响;新场地区雷顶发育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有改善作用;回龙地区雷顶发育石膏溶蚀孔、洞型岩溶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发育起控制作用。岩性和微古地貌是影响川西地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回龙地区广泛发育的规模性岩溶储层是川西雷口坡组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王文楷许国明淡永宋晓波王琼仙冯霞张露
关键词:雷口坡组不整合面古岩溶
川西新场构造带雷口坡组—马鞍塘组勘探建议被引量:2
2011年
新场构造带是川西坳陷内近东西向展布的较大型三级正向构造单元,其中发育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等次级构造,构造圈闭条件优越;该构造带的海相沉积雷口坡组—马鞍塘组发育碳酸盐岩滩相储层,雷口坡顶发育不整合面缝洞型储层;成藏匹配条件优越;川科1井已在孝泉构造马鞍塘组获得天然气突破,在雷口坡组见良好天然气显示。通过成藏条件综合研究和储层精细预测,提出了探井部署建议。
许国明冯霞朱兰王琼仙
关键词:雷口坡组储层特征成藏条件
川西地区雷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预测技术与攻关方向
2018年
近年来,川西在雷四段潮坪相白云岩领域取得一系列油气发现。研究表明,该储层具有“层控”、“相控”、“非均质性”等特征。针对川西雷四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与特征,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川西该类储层的预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分步预测,总体评价的思路展开,预测结果有力支撑了川西海相勘探。该技术具体包括:应用地震相分析技术预测雷四3亚段地层展布,应用高分辨地震地层分析技术预测白云岩展布,应用高分辨率处理与反演相结合识别薄储层,应用正演模拟与多属性相结合判别储层多解性的方法技术系列。同时认为,如果能在连片、高保真及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这两方面取得突破,将大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这也是本区下一步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的攻关方向。
冯霞隆轲李素华蔡左花朱兰丁蔚楠张聪玲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预测
一种Mannich碱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评价
合成了一种Mannich碱缓蚀剂,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缓蚀剂在18%盐酸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盐酸中能很好的吸附在钢片表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60℃18%盐酸中加入0.3%时,缓蚀率达到96.16%,但温度...
刘俊冯霞刘晶姝洪喆丁文成何金杯王江顺陶利佳付朝阳
关键词:MANNICH碱缓蚀剂缓蚀性能
文献传递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被引量:44
2013年
受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早期的影响,川西地区中三叠统碳酸盐岩普遍受到剥蚀和岩溶作用。通过多口井和多个露头剖面的岩心、岩屑观察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古表生岩溶特征明显。古岩溶作用为雷口坡组顶储层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雷口坡组上部发育了一套岩溶孔隙型储层,主要分布于四段上亚段,在新场地区储层段累计厚度达38~75m,岩性主要为微—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藻)砂屑白云岩及(藻)砂屑灰岩等,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认为该套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岩性组合、微古地貌及埋藏期岩溶作用控制。
宋晓波王琼仙隆轲许国明石国山冯霞邓强蔡左花
关键词:雷口坡组岩溶作用岩溶储层储层特征四川盆地西部
改性环烷酸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以环烷酸和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在二氧化碳条件下具有良好缓蚀性能的环烷基咪唑啉季胺盐缓蚀剂。在饱和二氧化碳3%氯化钠溶液中,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250℃范围内,50 mg/...
王江顺冯霞刘晶姝何金杯陶利佳洪喆刘俊丁文成程鹏付朝阳
关键词:CO2腐蚀咪唑啉缓蚀剂
文献传递
川西地区雷顶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特征与分布被引量:3
2013年
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表明,川西地区雷顶岩溶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白云岩、亮晶砂屑白云岩、藻屑砂屑白云岩等,孔隙类型以晶间溶孔、粒间溶孔、溶蚀扩大孔为主;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到碳酸盐岩白云岩化重结晶叠加早期暴露溶蚀和晚期深埋溶蚀作用的控制。岩溶储层地震相表现为复合相位,断续或连续分布,能量减弱,具有在高阻背景下的相对低阻特征。综合预测认为,川西雷顶不整合面岩溶缝洞型储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总体由东向西增厚,在川西探区文星—新场—马井—金马—鸭子河一带最厚,大于50 m,最大可达80 m。
邓强宋晓波何仕碧王琼仙隆轲冯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