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炜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修复拇指
  • 2篇指腹
  • 2篇指腹软组织缺...
  • 2篇入路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术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桡神经
  • 2篇桡神经浅支
  • 2篇胫骨
  • 2篇疗效
  • 2篇邻指
  • 2篇邻指皮瓣
  • 2篇拇指
  • 2篇关节
  • 2篇关节内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冯炜
  • 8篇俞立新
  • 7篇吴群峰
  • 6篇傅一峰
  • 5篇郭松华
  • 5篇于健
  • 5篇李俊杰
  • 4篇陈学强
  • 3篇杨雷
  • 1篇范启申
  • 1篇崔光彬
  • 1篇陈学强
  • 1篇李恒
  • 1篇李飞
  • 1篇焦俊杰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兵器装备工程...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夹层装药的EFP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运用AUTODYN软件对单一装药和不同复合装药的EFP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装药结构可以改变EFP的成型过程,并提高EFP的速度、长径比和密实度,并且随着L的增大,药型罩各个点的压垮速度差减小,速度达到相同的时间越来越晚,使其长径比越来越大。该研究成果为EFP复合装药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曹鑫崔东华冯炜焦俊杰
关键词:数值仿真
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对小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X线、Micro-CT、ABH染色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观察海螵蛸配伍鸡内金提取液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12周龄C57小鼠40只,在无菌条件下胫骨横形骨折造模并髓内钉固定,术后胫骨X线正侧位片剔除不合格小鼠,余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并随机分为3个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予海螵蛸鸡内金提取液灌胃,对照组予以七厘胶囊水溶液灌胃,于干预后第1周、2周、3周取样,X线观察骨折愈合大体情况,Micro-CT测量ROI骨痂总体积(BV)、总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结构模型指数(SMI),并对样本进行组织形态学染色及血清学检测评估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X线显示两组在骨折后1周两组骨折线清晰,在骨折后2周、3周治疗组骨折线较对照组模糊;MicroCT显示虽然两组间TV、Tb.Th在骨折后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BV、BV/TV、Tb.Pf、Tb.N和SMI在术后2周、3周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组织ABH染色发现,治疗组早期软骨骨痂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小鼠血清在术后3个时间点VEGF、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X线、Micro-CT、组织形态计量学及血清学检测,发现海螵蛸配伍鸡内金在骨折早期可促进血管新生,且在骨折中期有利于骨性骨痂生成,促进骨折的愈合。
俞立新吴群峰董卫芹陈学强陈学强郭松华于健冯炜杨雷傅一峰
关键词:骨折海螵蛸鸡内金MICRO-CT小鼠
带桡神经浅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29.4岁。拇指指腹创面最大面积为...
郭松华俞立新吴群峰于健冯炜陈学强傅一峰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皮瓣拇指软组织缺损
文献传递
内淋巴囊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ELS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对患者随访并观察肿瘤预后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病灶主体位于颞骨岩部中后方的血供丰富的软组织肿块,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内残存骨质;MRI表现为T_(1)WI/T_(2)WI均呈混杂信号,抑脂序列信号未见减低,其内可见血管流空,增强后呈欠均匀明显强化。结论ELST较罕见,其有特定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CT及MRI检查可对ELST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依据,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飞冯炜安攀崔光彬
关键词:内淋巴囊肿瘤磁共振成像
带桡神经浅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被引量:9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的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治疗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29.4岁。拇指指腹创面面积最大为3.0cm×2.1cm,最小为2.3cm×1.8cm。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上述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术后拇指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桡神经浅支示指背侧邻指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质地、厚薄合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既有效地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又同时完成拇指指腹感觉功能重建。
郭松华俞立新吴群峰于健冯炜陈学强傅一峰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外科皮瓣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两种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比较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组(采用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和B组(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4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评分、跟骨影像学指标和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6.38±4.72)个月。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少)于B组(P<0.01)。术后3个月骨痂生长评分、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影像学指标:两组术后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改良“八”字切口内固定更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冯炜李俊杰吴群峰韩瑾傅一峰杨雷俞立新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内固定关节内骨折手术入路
闭合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第一、二掌骨间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24例,Ⅰ型(Bennett骨折)12例,Ⅱ型(Rolando骨折)6例,ⅢA型(关节外横行骨折)5例,ⅢB型(关节外斜行骨折)1例。结果24例术后均获得随访12-32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2±0.04)分;ATM系统评定法评价掌指关节功能:优16例,良7例,中1例,总体优良率为95.8%;Eaton—Littler分期评估创伤性关节炎:Ⅰ期16例,Ⅱ期7例,Ⅲ期1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第一、二掌骨间平行克氏针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及费用低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冯炜李俊杰俞立新
关键词:掌骨骨折
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的基础与临床
2014年
目的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例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及6例新鲜标本上观测距腓前韧带起止点及行径,第2跗跖背侧韧带的解剖形态与起止点,在新鲜标本上模拟重建手术。结果第2跗跖背侧韧带位置恒定,解剖层次表浅,切取方便,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长度(4.1±0.4)cm,距腓韧带长度(2.4±0.5)cm。(1)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具有足够的长度,可形成移植供体;(2)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复合体两端分别与骨创面固定,容易成活和恢复功能;(3)临床应用12例,全部病人随访4月~2年,重建后距腓前韧带可纠正踝内翻畸形,骨瓣愈合时间为2~3个月,踝关节功能满意,无再断裂并发症。结论骨瓣修整后的背侧韧带重建距腓前韧带有术式简单,重建韧带结构接近正常,受区损伤小等优点;采用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具有可行性。
俞立新范启申陈学强吴群峰郭松华冯炜于健
关键词:距腓前韧带
舰炮末敏弹反水面无人艇群射击效能仿真分析
2022年
针对舰艇反水面无人艇群问题,提出采用“舰炮+末端敏感弹药”的方案,使用舰炮发射末敏弹打击无人艇群目标。基于舰炮发射末敏弹打击无人艇群的作战过程及原理,构建了舰炮末敏弹反无人艇群射击效能仿真评估系统数学模型,用Unity3D平台编制可视化效能评估仿真软件,以耗弹量为评价函数,仿真分析了目标几何尺寸和目标间距等因素对末敏弹射击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舰炮末敏弹在反无人艇群作战中具有较高效能,无人艇几何尺寸对耗弹量影响较小,无人艇集群内各目标间距对耗弹量影响明显。
曹鑫崔东华冯炜周源孙世岩
关键词:射击效能软件设计
两种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髌下入路组(30例,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和髌旁入路组(30例,行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髌旁入路组短(少)于髌下入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及术后膝前痛例数髌旁入路组明显少于髌下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旁入路组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未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髌下入路组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术后3周切口愈合。结论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效果良好,但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二次移位发生,降低术后膝前痛发生率。
冯炜李俊杰吴群峰吴群峰郭松华于健傅一峰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