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灌注
  • 4篇再灌注
  • 4篇镇痛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额叶
  • 4篇病理
  • 4篇病理性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神经病
  • 3篇神经病理
  • 3篇神经病理性
  • 3篇术后镇痛
  • 3篇皮层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灌注损伤
  • 3篇额叶皮层

机构

  • 28篇武汉大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8篇冯晓波
  • 21篇柯剑娟
  • 12篇王焱林
  • 9篇张宗泽
  • 6篇陈超
  • 4篇李梦云
  • 3篇丁煌
  • 2篇陈凯
  • 2篇夏桂枝
  • 2篇颜学滔
  • 2篇郑胜利
  • 2篇占大兴
  • 2篇陈锋
  • 1篇姚波
  • 1篇饶艳
  • 1篇昌睿杰
  • 1篇王成夭
  • 1篇吴会生
  • 1篇刘茂春
  • 1篇詹丽英

传媒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医学新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术后均行常规抗凝和镇痛等于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7d开始行三氧大自血.共治疗30 d.结果治疗后30 d,观察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和低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观察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浆α颗粒膜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0 d,观察组TXA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GI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大自血疗法可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降低活性因子水平,减少DVT的发生.
夏海荣冯晓波夏桂枝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右美托咪啶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及小、中和大剂量DEX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方法建立MIRI模型。小、中和大剂量DEX组于缺血前15min从股静脉分别以2.5,5和10μg·kg^-1·h^-1输注DEX至再灌注120min;假手术组和MIRI组给予等容量等渗盐水。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结束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各组剩余的10只大鼠,于再灌注120min末取动脉血和心肌组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和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量,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及小、中和大剂量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心肌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MIRI组比较,小、中和大剂量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心肌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剂量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心肌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量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DEX能减轻大鼠MIRI,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进而减少促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有关,且DEX中剂量的保护作用最好。
莫晓飞柯剑娟冯晓波张宗泽王焱林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核因子-ΚBP65
榭皮素预先给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评价榭皮素预先给药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3只,4~5月龄,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1):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榭皮素预先给药组(Q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Q组于制备模型前3 d腹腔注射榭皮素25 μmol∕kg,2次∕d,连续3 d. S组和I∕R组分别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大鼠取脑,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对伊文思蓝( EB)的通透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质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Q组大鼠脑含水量和EB含量升高,occludin蛋白表达下调(P<0. 05),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损伤加重;与I∕R组比较,Q组大鼠脑含水量和EB含量降低,occludin蛋白表达上调(P<0. 05),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榭皮素预先给药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occludin蛋白表达有关.
金朝吴会生郭培培柯剑娟李心怡张宗泽王焱林冯晓波
关键词:黄酮类血脑屏障
术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作用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0.375%罗哌卡因20 ml组(R1组)、0.375%罗哌卡因12 ml组(R2组)和对照组(C组)。R1组和R2组麻醉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术,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和12 ml。术后均采用1 μg/ml舒芬太尼行PCIA,负荷量2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术后4、8、12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R1组和R2组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各时点血浆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与R2组比较,R1组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各时点血浆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R1组和R2组未见穿刺部位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结论术前TAP阻滞可增强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其中0.375%罗哌卡因20 ml效果更佳。
陈超颜学滔陈锋柯剑娟张宗泽冯晓波
关键词:酰胺类腹肌神经传导阻滞腹腔镜检查
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00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12),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于再灌注1、3、6、24h时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肝组织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补体C1q及其mRNA表达上调,于再灌注3h时达峰值(P〈0.05)。I/R组病理学损伤程度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补体C1q活化参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冯晓波饶艳柯剑娟王焱林张宗泽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肝移植补体C1Q
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硬膜外和脊髓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组(CTAP组),每组30例。PCEA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输注0.375%罗哌卡因,负荷剂量2 m L,背景输注2 m L/h,单次按压剂量2 m L,锁定时间15 min;PCIA组术后静脉泵注1μg/m L舒芬太尼+50μg/m L托烷司琼,负荷剂量2 m L,背景输注2 m L/h,单次按压剂量2 m L,锁定时间15 min;CTAP组术后经导管向腹横筋膜间隙内输注0.375%罗哌卡因,负荷量20 m L/侧,背景输注6~8 m L/h,单次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6~8 m L,锁定时间60 min。各组术后镇痛均持续72 h。若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则肌内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产妇术后即刻、2、6、12、24、36、48、72 h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补救镇痛率、人均曲马多消耗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双下肢抬离床面时间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与PCIA组比较,PCEA组和CTAP组术后6、12、24、36、48 h时静息和运动状态的VAS评分较低,BC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镇痛率低,人均曲马多消耗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缩短,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及CTAP组术后各时间点运动状态的VAS评分、BCS评分、补救镇痛率、人均曲马多消耗量、肛门排气时间及镇痛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AP组双下肢抬离床面时间较PCEA组缩短(P<0.05)。结论与PCIA和PCEA比较,CTAP在剖宫产术中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并发症最少。
杜鹏辉杨胜凤王正刚陈春意冯晓波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硬膜外麻醉
两种硬膜外阻滞技术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两种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均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P组作硬膜外置管,DPE组用25 G腰麻针刺破硬脊膜至蛛网膜下腔(以脑脊液流出为准)、行硬膜外置管;于镇痛前(T_(0))、镇痛后5 min(T_(1))、10 min(T_(2))、30 min(T_(3))、1 h(T_(4))及宫口开全(T_(5))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科和新生儿资料及镇痛资料;于胎儿娩出后采集脐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于镇痛前及分娩后2 h采集产妇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皮质醇浓度。结果与EP组比较,DPE组T_(1)、T_(2)、T_(4)、T_(5)时VAS评分降低,PCA次数、总药量降低,产妇分娩后2 h唾液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2组产妇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优于EP,药量消耗减少,减轻应激反应,且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李靖凡陈莹莹刘印印吴雪春冯晓波王焱林柯剑娟
关键词:分娩疼痛硬脊膜穿破
双胎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麻醉管理1例被引量:2
2019年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是妊娠期罕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母婴病死率高、麻醉管理难度大。报道1例双胎妊娠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和CPB开胸手术的麻醉和手术经过,为此类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对于此类患者,术前需充分镇痛并适当控制血压,麻醉诱导力求平稳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导致动脉瘤破裂。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BIS、脑局部血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SCO2)等监测可以很好地指导麻醉管理,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多学科合作治疗也是提高母儿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陈超杨胜凤王正刚丁煌李梦云冯晓波郭唐曦柯剑娟
关键词:妊娠主动脉夹层麻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巨大骶尾部肿瘤手术中大量输血输液1例报告
2008年
目的总结骶尾部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尤其是大量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以1例骶尾部肿瘤术中特大出血处理情况为例,对该类型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论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需要重视患者的一般情况,尤其是心肺功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和术中采取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动脉栓塞等综合措施,注意预防和处理术中大量失血,做好气道管理,避免大量失血和输血带来的不良影响。
冯晓波柯剑娟王焱林
关键词:骶尾部肿瘤麻醉大量输血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热灌注化疗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热灌注化疗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岁,体重50 ~ 70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D1组、D2组和D3组于麻醉诱导前经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分别为0.2、0.4和0.8 μg/kg,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即刻、切皮后1h、关腹后1 min和气管拔管即刻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记录术后7d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血清IL-6和TNF-α的浓度降低,POCD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可降低腹腔热灌注化疗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柯剑娟张宗泽冯晓波陈凯姚波王焱林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